关灯
护眼
字体:

继室子的为官路(140)

作者: 戚华素 阅读记录

谢笙明白从自家外祖父这里,是问不出什么关于这件事情的更多内情,只能肯定这绝对是真实的消息,可这已经足够。毕竟在他们的计划之中,也没包括什么内情啊。

谢笙也不客气,选了一支自己用惯了的笔,也写了一段兰亭集序的句子。

“结构已经成熟,只是字上下的苦功还不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翰林看着很不满意,“你这样拿去考举人勉勉强强,若日后考进士之时还是这个样子,就实在差强人意了。”

谢笙自然只能说受教,毕竟他近些日子事情多,的确荒废了不少功课。如今想起来,面上竟有些羞愧之意。

李翰林也不是非要把谢笙说得无地自容,只是按着以往的惯例敲打他两句,让他别把尾巴翘上天去。

末了,李翰林到底还是说了一句:“不管此时你和六皇子关系有多么要好,日后,你还是要注重身份,以及和他之间的距离。”

“您放心,我都晓得的,”李翰林已经不是第一个和自己说这种话的人,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谢笙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对的,甚至这也算是自己和二郎之间关系的必然趋势,心里也还是有些不得劲。

“叩叩叩。”

就在谢笙和李翰林还要说什么时,门被敲响了。

“叩叩叩。”

外头人见并没有人回应,就又敲了一回。

“是谁?”李翰林的话才说完,门就直接被人从外头推开了。

“祖父、小满哥哥,你们怎么这么久才出声啊,”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琛琛。

琛琛今儿穿着一件淡粉色的衣裳,她的头发已经长得很长了,恰被梳成两个双丫髻。不过她的发髻上除了同色发带之外,还被人巧心的点上了一些细碎的小首饰。虽然大都是米珠和碎宝石,却十分得琛琛的喜欢。

“小满哥哥你瞧琛琛今天好不好看?”

“当然好看,我们琛琛是这个世上最可爱的妹妹!”

琛琛骄傲的点了点头,而后兴奋地问:“那小满哥哥你快猜猜,是谁给琛琛梳的头?”

第87章 双更

“让我猜猜, ”谢笙故意做出一副想了很久的模样道, “是三舅母?三舅母手巧,一直喜欢亲手把琛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谢笙搁下了手里的笔。

“不是的,小满哥哥再猜,”琛琛垫着脚往桌子上看了一眼,“祖父在教小满哥哥写字吗?”

“琛琛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李翰林将琛琛搂在怀里, 坐在了谢笙特意让出来的太师椅上。

“昨儿下雪琛琛没能回来呀, 今儿就早些回来给祖父祖母问安。”

琛琛奶声奶气的话, 让李翰林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化了。

“我们琛琛最好了, 又知礼又孝顺,”李翰林又问琛琛,“琛琛要不要学字?以后写得像你小满哥哥一样好哟!”

“要!”

琛琛立刻兴奋起来, 完全忘记自己的问题谢笙还没有回答:“琛琛要好好学字, 等弟弟出来, 琛琛就能教弟弟啦!而且琛琛不要写和小满哥哥一样的字, 要写和小寒姐姐一样的字。”

这还是第一次, 琛琛抛弃了自己崇拜的谢笙, 被别人拐走。

“琛琛这么说,小满哥哥好伤心啊,”谢笙一手捂住自己的心口的位置, 做出一副忧郁的模样。

琛琛见状立刻慌了,忙道:“小满哥哥别伤心,琛琛还是最喜欢你的。只是琛琛是女孩子, 肯定不能学男孩子的字啊,小寒姐姐是琛琛见过的女孩子里面写字最漂亮的啦。”

“胡说,”李翰林忍不住反驳道,“你姑姑写的字也好,而且你姑姑的诗也好。”

“那琛琛和姑姑学字好不好?”琛琛看向一旁的谢笙,眼睛湿漉漉的。

谢笙凑到琛琛跟前道:“不管琛琛要跟谁学字,琛琛都要好好学,以后写得要比小满哥哥都好,这样小满哥哥也不会伤心了,你说好不好?”

“琛琛写得好,小满哥哥就不伤心吗?”

“不止不会伤心,还会夸琛琛哟。”

“那琛琛一定会好好学的!”琛琛高兴的从李翰林怀里跳了下来,“小寒姐姐来我家玩啦,我先去找小寒姐姐学字!”

等琛琛跑出去两步之后,才突然警惕的看了回来:“琛琛才没有告诉你们,是小寒姐姐给我梳的头发呢!”

琛琛说完,和谢笙四目相对,谢笙无辜的眨了眨眼睛。

等琛琛跑出门之后,谢笙才看向李翰林,两人眼中都带着笑意。

两人当然注意到琛琛话里透露出来的,温瑄到李家来玩的事情,只是两人都没太过在意。

谢笙这些日子已经耽搁了不少功课,明年春天,就要再回祖籍去参加乡试。那会儿谢笙要是再有什么问题,可没有李翰林或是周老爷子再给他实时解答,所以自然是学业更加重要。

即便能半月送一封信,可浪费人力物力不说,等谢笙收到回信之时,说不得已经过了好些时候。有可能信还在路上,谢笙自个儿就想通了,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李翰林在教授之余,免不了和谢笙闲谈。

他道:“若不是你自己争气,院试之时拔得头筹,得了个案首,只怕我也要叫你此时多草拟一些诗词,到时候好在交际时用了。”

“如今外祖父你就不用再担心了,”谢笙道,“那边的文会,我到时候随意择选一两个去上一回便是,何况便是不去,他们也不能说什么。”

“和你爹学来的任性妄为,”李翰林说了这么一句,却也只道,“不过那些地方的文会,你也确实没有太大的必要去。等回京之后,进了国子监再说吧。”

谢笙并不在当地就读,当地士子对他并不熟悉,为了避免麻烦,谢笙为自己营造一些名气出来,到时取中之后,也就会少一些是非。

不过他今年已经中了小三元,到时候也不会有太多别有用心之人。何况他的家世也摆在这里呢,对于很多人来说,他师从周、李两家,若考不中,才是堕了两家名声。

“如今你还在家中,等你要走了,我再给你列一封书信,”李翰林道,“虽你老师教了你一些,到底这些年你常年出入宫闱,对普通民间之事了解不够。”

“上次你去的虽早,可见识是永远不会嫌多的,这一回你出去,依旧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去经历和历练。”

“孙儿明白,”谢笙点头应下。

这祖孙俩解答完问题,就在书房聊了起来,还叫底下伺候的下人以为两人正在谈论什么大事,惊动了李老夫人亲自过来。

李老夫人来时,四下都静悄悄的,没什么响动,便也将自己带来的下人留在了院子里,自己来到了书房门口。

她走到门前,正好听见自己丈夫正在和小满谈话。

“我上回出行时听人说起,在某地有一种奇特的树木,可长到数百米高,经雷电、野火焚烧而不毁。反倒是它们经历过烈火之后,种子反而会被催发。听说最老的那棵树,起码经历了八十多次大火或是天灾了。”

“果真?”

“是不是真的我倒不知道,我只知道,你们要是再不快些开门,我们琛琛就要饿肚子了。”

当李老夫人的声音响起,谢笙和李翰林才惊觉他们似乎完全忘了时间,不过周围静悄悄的,在琛琛走后,也没有任何人过来打扰过他们。

谢笙赶忙站起来,快步走向门口,将门打开。

“叫个下人过来传话就是,怎么劳动您亲自走这一趟,”谢笙去握李老夫人的手,把她往屋里让,“这么冷的天,您瞧瞧,手都有些凉了。”

李老夫人被外孙的贴心暖的心里都热烘烘的,哪里还会觉得冷,就连责怪的话都说不出口,只能道:“还不是你们,说了这么久的话,都没半点动静,底下人一个个的,都不敢来打扰,哪知道就说了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