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继室子的为官路(144)

作者: 戚华素 阅读记录

“恭喜大姐,”二姐儿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她这也是最正常不过的反应。

“传我的话,家中上下没人多发三个月的月钱,沾沾喜气。”

李氏的话让一干伺候的下人都不由得喜笑颜开。

“恭喜大姐儿,贺喜大姐儿。”

“恭喜夫人,大姐儿觅得一佳偶,您新得一佳婿。”

这一日整个谢家都有些热闹,这可是发三个月的月钱呢,没有哪一处不欢喜。

府里的动静太大,就连安安静静的姨娘们,以及在小佛堂念经的老夫人也注意到了今日的不同寻常之处。

“这是怎么了,”她们都在问。

等得知了是什么原因之后,这些个侍妾也都开心起来,不为别的,自然也是为了银子。而老夫人则是真的为家里出了一个王妃而开心了。

至少五皇子现在还是皇帝的儿子,以后更是未来皇帝的兄弟。

此时家里出了板上钉钉的亲王妃,这对日后的谢家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阿弥陀佛,”老夫人念了一句佛号,“你亲自去,将我之前就收拾出来的东西给送过去。”

“是,”老嬷嬷应了一声,就要下去执行老夫人的话。

“也罢,再等等,过些日子我自己再添几样进去。”

此时,京西的枇杷山下,一个身材壮硕的身影慢慢上了山。

因山上积雪不少,这人踏雪而行,没过多久,就只留下一串脚印在雪地上,人却不见了踪迹。

这人是山脚下某个村子的猎户,原本他家里靠着他打猎的收入,也还算过得去。可打从枇杷山里开始闹一些灵异事件,他就没再进山。

本来今日他也不想进山的,只是家中余粮已经不多了。要是再不进山,家里米缸见底,这样寒冷的天气,也没处寻野菜填肚子,可是要死人的。他虽然没什么大本事,可养家的责任感还是有的。

起初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他还收获了几只野味。

可就在他为了做一个陷阱,想要挖洞的时候,不小心挖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他直接掉进了一个地道里。

一双手从背后伸出来,堵上嘴,紧接着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股巨力袭向颈侧,他很快失去了意识,直接拖进了黑暗里。

没有多少挣扎,下手的人太快了,让这个原本身为猎户的人都没有什么反抗的机会。

很快,就来了几个人将这一处被这个猎户挖掉的地方重新填补上。

土还是新土,就连上面的雪都堆得不怎么走心。但是这两日天冷的厉害,只要等到夜里,天上自然又会下雪,到时候大雪就是这一处最好的伪装。

“娘,我爹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他说了要给我们带好吃的回来的,”孩子们才分食了一个从火堆里扒拉出来的红薯,有些担心自家许久不见的父亲。

猎户妻子的眸光一闪,她自然是知道所有计划的,她心里其实也很紧张。

虽然那人先前就已经将所有的可能都说到了,她却还是有些担忧。其实这样的事情,她也不想让当家的去。

只是抛开眼下的困境不说,几个孩子都慢慢大了,总不能让孩子们也跟着做猎户。老大有一把力气,老二只躲在学堂外头的大树上,都能把三字经给念完了,老三虽然是个女娃娃,可她如今的嫁妆,只有一根红头绳。

都说是富贵险中求,只要这次事成,他们家就能发一笔横财,到时候他们不管是远走他乡,还是就在本地,至少几个孩子是不必担忧的。

只盼相公能够平安无事的回来。

这一夜,不少人辗转反侧,都没了睡意,谢侯更是早早的就醒了,睁着眼睛直到天明。

谢笙依旧是到了平日的时辰,才睁开眼,打了个哈欠。

“果然是懒了,像之前进宫时,这会儿起来,都是精神抖擞的。”

“少爷,您醒了?”捧墨听见里头的响动,赶忙进来悄悄问了一句。

“进来吧。”

今日不必上课,谢笙自然也就不需要穿儒衫。只是先前皇帝找的理由是为先帝祈福,那么自己进宫时,也就不能穿颜色太鲜亮的衣裳。

谢笙最后挑了一件月白色的锦袍,已经是成人的款式。谢笙身量高挑,稍显纤细,就像是个衣架子一样,可以完美的撑起所有衣裳。

且谢笙身上自带一股子文气,冬日里手上虽然不能拿折扇,可他腰间的羊脂玉却也为他更添了几分儒雅。

谢笙没有到束发的时候,往日穿儒衫,戴头巾或是帽子,头发也就有了去处,今日他只是任由它们在自己背后披散着。谢笙面容更像李氏,十二岁的少年正是生的雌雄莫辨的时候,几乎没什么棱角和侵略性。

捧墨很少会见到谢笙这样的打扮,只看了一眼就不由觉得有些脸红。

谢笙的皮相是没得挑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贵女,从来没和他接触过,就喜欢上他。甚至因为他的不近女色,背地里还有一个高岭之花的绰号。想要雄心勃勃将他拿下的女孩子,可不止高三娘和云小姐。

“捧墨,你知道你这样像什么吗,就像是个娇羞的小娘子。”

“谁叫少爷您生的太俊俏了。”

谢笙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日日看还没看惯,倒来怪你们少爷我太俊俏,是什么道理。”

谢笙见捧墨害羞的再不理会自己,也不再逗他,时间已经有些迟了,快些进宫才是正理。

谢笙赶得巧,才刚在朱王妃处坐下,就听到前朝方向响起了不规则的鼓声。

咚!咚!咚!

第89章 双更

天子坐于高堂之上, 群臣分列其下, 大殿上安安静静,钱公公正要喊退朝。

“这是什么声音。”

当鼓声响起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想起,这到底是什么声音。

“皇上,这……好像是登闻鼓。”

“哦,登闻鼓啊。”

“你说什么?登闻鼓!”

登闻鼓, 多少年没有响起来过了。本朝国泰民安,也没什么巨大的冤屈,谁会想到要去敲登闻鼓呢。

不止是皇帝, 就连朝堂上的百官都惊讶了起来。唯有立在下头的谢侯心里道了一句, 可算是来了。

似乎在登闻鼓的鼓声响起来的时候,谢侯躁动不已的心才安定下来。

“去, 叫人去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皇帝下令问原因,底下人自然不敢有任何耽搁。

钱公公见状,给自己的一个徒弟使了个眼色, 让他亲自去了。

“回皇上, 敲响登闻鼓的是一名村妇, 她的丈夫上了山, 一夜未归, 那山上似乎有些奇异之处,她觉得府衙管不了这些神怪,认为皇上身为上天之子, 一定能够管束这些,就跑来敲了登闻鼓。”

等那个内侍说完话,底下不少官员脸上的表情都有些一言难尽。

有些个大人差点直接骂出来,指责这些内侍为了讨好皇上,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听听,皇上是天子,就是上天之子,纯属扯淡。

不过正如这些人所想的,皇帝直接笑了起来。

“既然如此,就让刘子新去查吧。”

刘子新是皇帝信任的人,人比较有能力,只是身上没有什么功劳,一直没能升迁。

如今遇到这样的事情,皇帝把他拉出来,也是为了给他一点政绩,何况找人也不是什么难过的事情,刘子新手底下还带了些人呢,找个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皇帝的命令刚刚出口,就立刻有人去找刘子新传话。

“可说了是在什么地方失踪的没有?”

“回皇上,是在一座叫枇杷山的山上。”

枇杷山?周尚书心下大惊,握着牙笏的手险些不稳。

若是换了平常,就想着满朝文武一样,谁也不会在意一个叫枇杷山的小地方,可是这个地方对于整个高家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不止是高尚书,另外几个和高家关系很好,知道这件事的大人,也都有些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