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子的为官路(268)
温瑄来谢家的次数也不算少,对谢家自然也很熟悉,不过再怎么熟悉,近三年未曾踏足的地方,到底是有些拘谨。
她摇了摇头道:“去你的书房,你信里不是说带了礼物?我想看。”
温瑄这要求并不难,谢笙当然不会拒绝,便引着温瑄去了自己那儿。只是礼物还没见着,便先见了放在书房里头,保养得宜的一个书箱。
“怎么还留着,”温瑄一眼便认出这是旧年自己遣人送来的旧物,如今摆在书房好几年,除了不能抗拒的时光沉淀外,上头竟没留下旁的痕迹,显见谢笙多上心的叫人保养着它。
“怎么能不留?”谢笙反问了一句,自己却先笑了起来。
温瑄看着面前的谢笙,一时又想起方才谢岫的事情,不免带上几分歉意:“其实谢大姐姐的事情我知道,只是她写了信来叫我瞒着不许说,我便……”
“无妨,我都懂的,”谢笙握了握温瑄的手。谢岫不肯叫谢家知道,除了已经有人帮忙之外,更有原因是怕因着她的缘故打乱谢家的计划。如今这时候说出来,是提醒,是告知,更是撒娇。
谢家常常能收到京城的消息,对这事儿却只是听说五皇子添了两个边缘化的侍妾,这本身就很奇怪,能瞒成这样,必然逃不过谢岫自己的授意。
只谢岫越是如此,谢笙心里便越是憋着一股劲儿。
五皇子很快就要封郡王,可便是郡王又能如何?宗室一代代下来可不少,可又有几个是永远体面的?反倒是世家,往往绵延数代。
谢家和真正的世家比起来,算是泥腿子出身,如今在安城洛城一代也有了些世家的名头,却也算不上真正的百年世家。
“总有一日,我会成为你们的后盾,叫人不敢欺负了你们!”
第190章 一更
这事儿到后来, 还是被原原本本告诉了谢侯和谢麒, 只是谢笙因此而起的豪言壮语,却只是放在了心里,再没提过。
不出谢笙所料, 在知道这件事之后, 谢侯两个也的确恼了,给了五皇子些许颜色看, 只是也仅限于此了。
若以普世的价值观来看, 五皇子纳妾, 也的确算不得什么,何况还只有两个, 甚至都还没从侍妾的位置上抬上去若是一个侍妾都无, 只怕某些人还要疑心谢岫是不是善妒了。
谢笙偶然想起这事,也只是对着自己手上书本有些出神。这么多年,他到底还是没将过往忘个干净。有些思想总是学不来, 他自觉也算是件好事。
“少爷,您已经看了一个时辰了,歇歇再看。”
捧墨从外头进来, 发现谢笙还在用功, 忙悄悄上来劝告:“您不是说了吗,学习这事儿, 得用水磨工夫,才能学得通透,您往日的工夫到了, 此时也不必争这一时半刻。反倒是身体更要紧些,到时候考试,一连数日都得在号房里呆着,若您这时候病了,岂不是难过?”
“何至于这样就病了的,”谢笙有些哭笑不得,却也还是依言放下书本,起身踱步。
走了一阵,谢笙问捧墨:“我爹点卯去了?”
捧墨自然应是:“今儿一早就走了,眼下年关将近,事情必然多得很,老爷早先便传话叫各院自己用饭,不必等他回来。”
谢笙点了点头,看了看外头天时,才又道:“派人悄悄去母亲那儿说一声,我这就过去。”
这是准备去陪李氏用饭了,只是谢笙暂时不准备告诉李氏,也算是给李氏一个小小的惊喜。
捧墨点头应了一声,便出门去。谢笙也简单收拢了桌上书本,回了卧房,预备换一身衣裳。
谢家归京后,安静蛰伏了一段时日,彻底理顺了京中的关系。而后便举办了盛大的除服礼。
帝后和太子悄悄出宫,不算什么秘密,何况是皇帝本就想要告诉外人。所以谢家除服礼那日来了不少人,皇亲国戚、勋贵清流,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有头脸,都叫人送了礼。甚至当日,皇帝对谢侯的任命就下来了,仍叫他做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悬空三年,没想到竟是特意留给谢侯。
知道这个任命之后,世人皆感叹皇帝对谢侯的宠幸,不过也有嗅觉敏锐的人觉得,皇帝这是不满云尚书如今隐隐形成的只手遮天之势,欲借着这个机会,把谢侯重新抬起来,平衡云家势力。
这个想法并不算错,不过谢侯离京三年,重新走马上任,有许多东西需要再上手熟悉过,这几日便很是忙碌,有时连饭食都来不及回家用。
谢笙很快换了衣裳到了李氏处。门外的丫鬟看见谢笙满是惊喜,正要行礼,被谢笙制止,轻手轻脚的进了门。
原该是摆饭的时候,李氏却闭着眼半歪在榻上,身边还站这个拿着美人捶的小丫鬟。
谢笙走过去,接了丫鬟手上的美人捶,轻轻为李氏锤肩。
感受到肩上力道换了,李氏睁开眼,却见了谢笙,面上露出些惊喜神色。
“好端端的,怎么做起这些事来,既要过来用饭,怎么也不先遣了人来说一声,若是我先用了,你再过来,又要吃什么?”
谢笙没说自己已经遣人来说过了,只道:“我若来的迟了,娘难道就不给我饭吃了?”
谢笙顿了顿又道:“这些事又怎么了,伺候我亲娘,难道不对?”
“你这孩子,”李氏心里熨帖,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到底舍不得谢笙辛苦,只由着谢笙再给自己锤了几下,便叫人收了美人捶,“已经够了。”
谢笙如何不晓得是李氏心疼自己,却也只能顺从的搁下东西。
“前几日你去看了姑姑、姑父,他们可还好?”李氏问起了周祭酒夫妇,“转眼姑姑没几年就该到告老还乡的时候,先前姑姑与我通信时还说,他们老家也没什么人在,过两年要到蜀州去住。”
“这事儿我也听说了,姑祖父自个儿倒是说过,他们当初成亲的时候,和老家的人起过嫌隙,恐回去后那些人给姑祖母脸色看,倒不如就去蜀州住着,左右曾在蜀州住过几年,姑祖母对蜀州也熟悉,便依旧回去。”
谢笙说着又道:“我想着若他们回老家去住着不顺心,倒也不如去蜀州。红玉姐的弟弟也在蜀州呢,到时候便请她修书一封回去,请他多看顾着些就是。”
“说的也是,”李氏叹了口气,道,“虽说没几年了,到底也还远着,到时候真怎么做,也是说不准的事。”
李氏说了这么一句,便也丢开不想,又问起谢笙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叫厨房加菜。谢笙这才说已经把自己的份例和点菜的牌子一道送到李氏这边的小厨房去了。
李氏放了心,便不再过问这些,只和谢笙说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等到吃饭时,李氏才想起自己还有事情没有告诉谢笙。
“昨儿你爹回来,说是今年宫宴,咱们阖家都得进宫去。你身上还担着太子伴读的名头,到时候定然还得和太子殿下一道的。”
谢笙闻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若换了之前,谢笙必定要想法子不和严瑜一起出席的,如今经过了谢岫的事情后,他却有些改了想法。
一个人的出身,是最不能改变的一个东西,既然他生做侯府次子,也没必要全盘否定,这其中的好处他早就享受过了,这时候否认也没什么意思。倒不如把这个身份的好处发挥到实处。
总归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便是人家有再多的阴谋诡计,在面对绝对的实力的时候,一切都只能算是纸老虎。
见谢笙听了这话,只是点头表示知道,并没多说,李氏就也没再多问。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没什么生命危险,李氏都不会去制止。何况谢笙一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过两日咱们到庄子上住着去,”李氏帮谢笙理了理衣裳才道,“庄子上多草木,也清净。”
“怎么突然想起到庄子上?”谢笙有些疑惑,“我瞧着这几日给娘您递的帖子,都快赶上外头的雪花片儿了,去庄子上岂不耽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