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继室子的为官路(45)

作者: 戚华素 阅读记录

“高家又怎么了,仗着家里出了个太尉,这些年横行霸道,肆无忌惮。京城里谁家不是听说高家子出行,恨不得能立时躲起来。高家小爷要是看上了什么东西,要是不主动奉上,都是要抓到牢里去的。”

“快噤声,要是被人听见该如何是好?我可听说了,今天一早,就有好几家王府都去了谢家,如今怕是已经到了。”

“希望谢侯爷可要顶住压力的好,高家擅权已久,高家子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言谈之间肆无忌惮……”

“若是李翰林还做着左都御史就好了。”

谢笙听了一耳朵,便忙回头看向谢侯:“爹,咱们快回去,家里有人去了,大哥和祖母在家,可应付得来?”

“你放心,”谢侯笑道,“正是因着家中有客人,我才带了你躲出来的。你爹我不在家中,那些人顶多只是说嘴,若我在家,只怕什么招数都要使出来了。”

谢侯没敢对儿子提自己嘱咐给林管家的那些话。

“可不是说那是王府吗?”谢笙听着谢侯的意思,跟说泼皮无赖没什么两样。

“谁说王爷就讲道理了,”谢侯的回答彻底打破了谢笙的认知。

谢侯悄悄对谢笙道:“日后你出门交际,说不定还能看见堂堂亲王耍酒疯,就地打滚呢。”

这可真是,世界观都颠覆了,哪家王爷酒品差成这样?

李家和谢家住的比较远,马车一路走过了闹市,才进了一条街。

这街上住的都是清贵人家,环境清幽,就连行道树都长得十分雅致,显然是被人特意修剪过的。

马车继续向前,停在了一座府门前。

谢笙下了马车,便见这府门上头挂了一个简单的牌匾,上书李宅二字。字迹苍劲有力,配上木质牌匾,显得厚重大气。

谢侯下了马车之后,就整个人都绷紧了。他对谢笙道:“小满,敲门去。”

我?谢笙有些不敢相信的看了看谢侯,又看了看旁边跟着的小六子一眼,还是决定听亲爹的。

谢笙稍稍撩起衣摆,快步上了台阶,按着以前周老爷子教的方式,有礼的叩响了门环。

第37章 双更

“是谁呀, ”一个带着几分朦胧睡意的声音喊了一声, 把门打开了一条缝儿。

那是个半大的小子,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 生的白白净净的, 他头一个就先看到了站在台阶下的谢侯,而后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视线下移,看到了站在门前的谢笙。

那小子想了想, 问道:“你们找谁啊。”

“请问李大公子在家吗,”谢侯到底是没敢说自己来寻李翰林。

那小子摇了摇头:“大公子今日当值, 不在家中, 你们若是有事,改日再来吧。”

“那李洵可在家?”既然李家长子李泽不在,次子李清又在外任, 谢侯便只能寻李洵了。

那小子疑惑的看了看谢侯,又见他们的马车和身上的穿戴俱是不凡, 这才点了点头:“三公子倒是在家,你们又是什么人?可有拜帖?”

谢侯憋了半晌,到底是说:“你去告诉李洵,就说我带着小满来了, 他必定是知道的。”

那小子半信半疑的又看了谢侯一眼, 到底还是有礼道:“请您稍待,我这就去寻三公子。”

那小子又关上了门。

谢笙看着眼前这一幕,感觉有些奇怪, 这根本就不像是正常走亲戚的模样啊。

“爹,你为什不不直接告诉他你是谁,还这么婉转的说啊?要是今天三舅舅也不在家,我们是不是就进不去了?”

谢侯面对着谢笙的疑惑,不敢说话。

难道他还能说,若是直接说了我是定边侯谢宁,这李宅的门能关上一天不给进?他之前也不是没有试过直接闯进去,然后被打出来的经历。所以这回,不管怎么说,好歹得找到个人带自己进门,到时候李翰林的怒火也就有人分担了。

“三公子,”那小子锁好院门之后,很快就来到了李洵的院子里。这会儿李洵正在复习备考,只要去他书房,准能找着人。

李洵正好把一本《中庸》通览了一遍,就听见有人敲门,便喊了进来。

“鉴书?今儿你不是在门房当值吗,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鉴书忙笑着走到了李洵的书桌前:“这不是外头有人找您吗。”

“哦,是谁?”李洵漫不经心的问着,手里还慢慢翻着书页,显然是没把鉴书的话听进心里。

“也不知道是谁,”就在李洵看过来的前一秒,鉴书忙道,“那人没有拜帖,也不说自己是谁。先说是想要找大公子,可大公子今儿在宫里当值呢,哪里在家,我就叫他改日再来,没想到他转头就叫出了您的名字,问您在不在家。”

李洵放下了自己手里的书,总觉得这样的询问方法似曾相识,却又一时想不起来到底什么时候听到过了。

见李洵似乎有些印象,鉴书连忙加了一句:“最后那人说,只叫我告诉您,他带着小满来了。三公子,小满是谁啊?”

李洵手一顿,小满?这个名字他熟悉啊,爹娘每回收到姐姐的信,都会念上三五遍的名字,怎么可能会不熟悉呢。

“来的那个男人,是不是比常人略高,身量在三十岁上下?”见鉴书点头,李洵又带着些期待问,“那你看没看见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孩儿?”

鉴书立刻回答:“有啊,就是那个孩子敲的门。”

“那还等什么,”李洵直接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走,告诉我娘去。”

“不对,找人告诉我爹娘,咱们去接小满。”

“三公子?”鉴书有些糊涂,“小满到底是谁啊。”

“我姐的小儿子,”李洵直接跑了出去。

三公子的姐姐?那不就是定边侯夫人吗!那刚才在门口的男人就是定边侯谢宁?

鉴书连忙跟在后头去回禀了李翰林和李老夫人。

李翰林听了这事儿,第一句话就是:“门只许开个缝儿,把小满接进来,大人都给我扔外头去!”

李老夫人听了这话,瞪了他一眼:“胡闹,都多大年纪了,还和女婿置气。感情当年这婚事不是你自个儿答应的?别见着我闺女过得好些了就做糟心事。”

李老夫人说得李翰林一张老脸都没地方放,自己才对鉴书道:“去开门把人迎进来,只把小满带进来就行,其他人就留在院子里。另外,再叫人去宫门外守着,等你们大公子出来了以后,叫他快些回来。”

李翰林听着觉得不对,这话和自己方才的话,也没太大区别啊。

李老夫人慢悠悠道:“女婿现在和女儿感情好了,自然要给他留点面子。门都不让进怎么能行,左右他呆在院子里也不会有外人知道。”

“听夫人的,”李翰林满意的捻着自己的美须,人情世故上头,还是夫人厉害。

李翰林说完这话,就赶忙催促还站在自己面前的李洵和鉴书:“还站在这里做什么,快去把小满接进来。”

得,直接忽略了谢侯了。

李翰林整了整自己衣裳,问老妻:“我这模样如何?瞧着可和善?”

李老夫人轻轻扶了扶自己发间的乌木簪:“都橘子皮的老脸了,还能吓着小满不成?”

李翰林他还真不能说自己老妻说的不对。

谢笙在外头等着,只觉得时间似乎分外难捱。不是在自己家里,也没带什么玩具,也就只能和自家亲爹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好在李洵他们动作快,谢笙其实也并没等多久。

谢笙身后的门开了,出来的是一身月白色衣裳的男子,瞧着和李氏有几分相似,先前开门的小子恭恭敬敬的跟在他后头。

谢笙猜,这应该就是他的小舅舅了。

李洵看见谢笙之后,眼睛一亮,恨不得能直接把谢笙搂进自己怀里,面上却还是扮做十分和善的模样,似模似样的对着谢侯拱手道:“姐夫好,方才家中下人不识姐夫,有所怠慢,还请姐夫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