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宜一边吃一边感慨,“唉,饭店里炒的菜就是要比自己家炒的好吃。因为饭店里的灶眼儿火猛,大多数小炒就是要猛火急炒,这样才好吃。”
“咱家的煤气炉没这么猛的火,否则我也能炒出一样好吃的酸辣土豆丝来。”
饭店里的服务员听到了舒宜的话,朝着舒宜看了好几眼。
舒宜能读懂服务员脸上的表情——现在的小孩儿都这么能吹牛了吗?怎么小孩儿的妈妈听到这句话也不管一管呐?
舒宜当做没有看见,低头趁热吃菜。
两道菜的分量都很足,米饭也是冒尖儿的一大碗,舒宜和妈妈全都吃完之后,走出小饭店已经撑得不行了。
果然,吃完饭结账,一顿饭才花了24块钱,酸菜鱼18块,酸辣土豆丝5块,一碗米饭五毛钱,舒宜和妈妈一人一碗。
舒宜拿出刚在银行取出的三张十元纸币,想要递给服务员,却被舒宜妈妈一把拦下来,“怎么能用这三张钱呢?你的第一笔稿费,肯定要留着的呀!”
妈妈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二十五块钱,递给服务员,然后对舒宜说道,“回头这三十块钱,找本书平平整整地夹起来。”
舒宜:???
“不是……崭新的十块钱不都长得一个样吗?留着这三张十块钱有什么用?”
“要是想留作纪念,刚才干嘛去银行取钱啊?直接留着汇款单作纪念不就行了?那上面还有字儿呢,不是更有纪念意义?”
舒宜妈妈:!!!
“现在回银行,把三十块钱还给银行,银行还能把汇款单给我们不?”
舒宜:……
舒宜只是和妈妈出门去了一趟银行,吃了一顿饭,回家之后,舒宜习惯性地朝着卧室窗外一望,整个人都定住了。
窗外的小燕子破壳了!!!
舒宜第一次见到刚破壳的小燕子,一共五只,都很小很小。眼睛全都闭着,大概是还睁不开,身上几乎是秃的,只有一点点灰扑扑的绒毛,完全覆盖不住下面的粉色皮肤。
每只小燕子都闭着眼睛张着嘴,嘴巴是嫩黄色的,张得格外大!嗷嗷待哺!
舒宜蹑手蹑脚地把妈妈叫过来,妈妈看到全部碎掉的蛋壳和五只破壳的小燕子之后,懊悔地直抓头发,“怎么这么不巧啊!”
“要知道它们今天破壳,打死我都不会和你出门取稿费吃饭啊!”
“一只破壳的过程都没看到……唉……”
舒宜也没想到小燕子破壳这么快,她跑到家里的日挂历前看了一下,妈妈用红笔在两周前的日子上圈了一个圈,那是燕子下蛋的日子。
从下蛋到孵化,一共只用了十四天,比舒宜想象中要快很多。
舒宜妈妈看到懊悔到无以复加的妈妈,再一次觉得,如果现在是上辈子——妈妈退休了、有朋友圈了、能在网上随手搜出来燕子的孵化时间了,妈妈肯定会从第十二三天开始,天天抱着手机守在燕子窝旁,势必要把小燕子破壳而出的瞬间拍到小视频里。
还好现在没有朋友圈这种东西……否则依舒宜看,妈妈的懊悔还要加倍!
六一儿童节转眼就到。
在儿童节文艺汇演的前几天,班主任就领着大家进行了几次彩排。
舒宜不知道班主任从哪里借来的她们这个年纪小孩子的尺寸的戏服、道具,还请来了会画脸谱的专业人士,给要上台唱戏的几个学生画脸谱。
仅仅是彩排,就让全班同学都兴奋不已!
而且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也要和大家一起上台!
虽然数学老师只唱两句,英语老师只唱一句吧,但两位老师会参与这件事,就让同学们非常满足了。
同学们自然也要起哄,让班主任上台一起参与,然而无论大家好说歹说,班主任就是死活不肯,说自己五音不全,跑调能跑到天上去。
最后同学们也没办法,只能作罢。
儿童节文艺汇演当天,不仅要上台唱戏曲选段的学生都装扮了起来,就连舒宜她们这些在后面整整齐齐站着合唱的同学们,也都被请来的擅长化妆的几个同学家长按在椅子上,挨个儿给他们化了妆。
主持人报幕,大家紧张地上台,按照之前排练了许多次的样子,开始表演。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舒宜班上的几个同学轮番上台——戏服、装扮全都漂漂亮亮,姿势、动作也都像模像样,吐字、唱腔也能听个热闹——台下自然是掌声雷鸣。
儿童节文艺汇演的舞台,不过是在操场上搭建的,自然不是那种台上亮台下暗,站在台上完全看不见观众的舞台。舒宜将下面观众的反应尽收眼里,无论是学生和老师都在鼓掌叫好,不少学生都从自己的小板凳上站了起来,伸长脖子仔细看。
按照彩排时的顺序,几段戏曲唱完,舒宜心中计算着该到她们的合唱了,然而却迟迟不见指挥齐鸿远起手势。
舒宜正纳闷着,看到一个人踩着小碎步上了台,用尖尖的细细的高高的声音唱道,“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免,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
舒宜的目光一路追随着踩着碎步移到舞台中央的人。
全场的目光——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全都被舞台中央的人牢牢地吸引住。
舞台中央的人,头戴华丽璀璨的头面、身穿色彩艳丽的戏服、拿着扇子、甩着袖子、捏着嗓子……
展现出独属于一百九十斤的娇媚。
第97章
舒宜惊呆了。
全班同学都惊呆了。
全校师生都惊呆了!
刚才台下鼓掌声、叫好声从未停歇,现在却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整个操场鸦雀无声。
舞台中央甩着袖子捏着扇子的“杨玉环”, 从头到脚扮相无一不华丽精致。而且这一小段《贵妃醉酒》的难度系数, 绝对比之前学生唱的“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为救李郎离家园”, 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舞台中央的人竟然唱得像模像样。
而且不仅唱得好, 动作、姿势、表情……也一样都不马虎,时不时眼波流转, 朝着台下抛出一连串的媚眼儿。
但显然,扮相越是华丽精致、唱腔越是像模像样、姿势表情越是妩媚妖娆……这些要素集齐在一百九十斤的、又高又壮又黑、像座铁塔一样的中年男人身上, 就越是惊掉人们的下巴!
在鸦雀无声的几秒钟之后,操场上迸发出一阵爆笑, 舒宜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响亮的笑声。
“哈哈哈哈那是一班的班主任吧?”
“是他们班班主任吧?还真是诶!”
“一班班主任可真能豁的出去!这以后怎么面对他们班的学生啊?”
舒宜站在舞台的后方,也忍不住大笑起来,身边的同学们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完全顾不上自己正站在台上。当然, 台下的观众也没有人会注意他们是不是在笑,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黏在班主任的身上。
戏曲里的反串虽然是自古就有的, 但男扮女, 都是以美为追求目标的,班主任今天的“反串”,追求目标显然不是美,而是够反差、够吸睛、够劲爆、够笑死人不偿命!
如今李玉刚还要几年后才能出名,反串, 尤其是这种恶搞的爆笑的反串,如今还是让人们觉得很新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