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伪装者]何以家为(103)+番外

作者: 水荷澹澹 阅读记录

阿诚的声音越来越低,后半句在丁薇的眼神压力之下被吞了回去:“大嫂,你能不能——”

“不能。”丁薇打断他,却又停顿了一下,“除非你实话实说。”

阿诚想,于曼丽方才叫住丁薇,应该就是王天风抵沪的消息。在已知王天风抵沪之后,被猜出他和明楼今晚有约,对丁薇来说,不算是件难事。而方才,那突然的问题,分明就是试探。对别人,阿诚还有信心,对丁薇……阿诚知道,自己的微反应足够说明一切——毕竟,丁薇最擅长的就是捕捉他人的微反应。

想到大哥,阿诚决定打个太极,求个软:“大嫂,你别为难我嘛,今天我才挨了大哥一顿骂,你就……行行好,你猜到了,自己去问大哥呗!”

“我偏要问你呢?”

“大嫂,大哥不让我说。”

“他当年还不让我追呢!结果现在呢?”

“大嫂,我们能说正事吗?”

“这就是正事!”丁薇说,“我有重要的事情,和疯子谈。”

敲门声就在此时响起。

于曼丽端了咖啡和点心进来,放在桌子上。

“等等,”于曼丽走到门口的时候,被丁薇叫住,她走到于曼丽身边,压低了声音,“安排一下店里的事情,你现在回面粉厂,我要知道王天风晚上要去哪。”

“啊?”

“这是命令。”

“我这就回去。”

阿诚不肯说,明楼不会说,可是郭骑云和王天风,却未必能将于曼丽瞒得死死的。

阿诚隐约听到了几个字,待于曼丽走后,他苦着脸关上门:“大嫂,你就不能……”

“行了,我不为难你,你也别阻止我。我知道地方是你选的,我已经可以筛选出最可能的几家俱乐部,如果你想继续这个话题,我就继续。一家一家排除给你听。”

一家一家,根据阿诚的微反应,就算丁薇不能锁定某一家,也能把范围缩小到两家以内,甚至直接锁定。

阿诚是清楚丁薇本事的,她现在的态度很明确,她一定要见王天风。如果真的让她一家一家试……大哥那边他实在是没法交代。让于曼丽去,总比从自己这里泄露出去好。况且……于曼丽也未必能拿到地点。

阿诚识趣地顺着丁薇换了话题:“大嫂,吴淞口那艘船……”

“你心知肚明,何必再问?”

“大嫂,我不是在和你打哑谜。”

“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告诉你,这是纪律。”

纪律,这两个字从丁薇的嘴里说出来,阿诚当即停下了追问:“这件事……”

“我现在能告诉你的是,昨晚,萧坚牺牲了。”

阿诚愣住。

“我已经锁定了嫌疑人。”

“是谁?”

“孙娜。”

阿诚惊讶:“和明台相亲的那位孙小姐?”

丁薇突然换了法语:“对,是她。”

阿诚看向门口,并没有人偷听,那为什么丁薇突然换了法语?而且,还是发音那么奇怪的法语,像是……靠近意大利那一带的发音。

“你的反应是正常的,”丁薇停顿了一会,解释道,“在中文的环境里,突然有一两句法语,对于能听懂的人来说,虽然会有刹那的愣神,但很快会听懂。我的发音虽然奇怪,可我说的确确实实是法语,口音重一些而已。”

“孙小姐的反应?”

“她的反应,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完全不懂法语,另一种,她习惯了。可是资料上,孙小姐是在南特留学的,那里更靠近西班牙。所以,我倾向于第一种。”

“只凭这一点……是不是太牵强?”

“明台相亲那天,天气如何?”

阿诚回忆了一下:“天气晴朗。”

“不仅那一天,前一天天气也是晴朗的。”丁薇说,“可是孙小姐的裙角,是湿的。我注意到她的鞋子上有泥点,才干没多久,鞋底还有一点淤泥。两天没有下雨,天气干燥,哪里会有这样湿润的泥土?”

阿诚:“公园?清晨会有露水,那两日昼夜温差有点大。”

丁薇点点头:“大姐告诉我,孙小姐不是和孙太太一起来的,孙太太先到,孙小姐才来,说是早上去了一趟百货公司。”

“孙小姐为什么撒谎?”

“你不问,孙小姐到底去了哪里?”

阿诚等着丁薇解惑:“大嫂知道?”

“你知道我那天见了谁。见面的地点附近,正巧有一个公园。萧坚离开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一闪而过的身影,不过,那个身影穿着外套,我并没有看清是谁。”

阿诚在脑中迅速勾勒出地图:“会是凑巧吗?”

“后来,我觉得孙小姐的身影有些熟悉,于是跟了几步,没想到跟着她进的一品香,知道了她的身份。当然,仅凭这些,可能是我太敏感了。但当我闻到她身上极重的香水味时,我发现了问题。”

“香水?”丁薇对香水的味道很敏感,当年阿诚替明堂调的那款最畅销的香水,就有她的功劳。

“我很确定,香水味,是为了掩藏她身上的另一种味道。”

阿诚问:“是什么?”

“鸦片。”

公园旁边,有好几家烟馆。

鸦片诞生已久。

在欧洲,吸食鸦片在文学家和艺术家中甚至一度是常态。歌德、柯尔律治、华兹华斯、司各特、雪莱、拜伦、德.昆西等,他们相关作品的创作可能都多少与鸦片有关,有些作家还患上了鸦片瘾。最可笑的是,许多作家在患上鸦片瘾之后,才创作出了最着名最好的作品。德.昆西曾经在他的作品中用大量篇幅描写自己吸食鸦片后的奇妙感受,并写下了着名的《鸦片颂》:

哦!公平的强大的鸦片啊!对于穷人和富人你一视同仁,你为那些永远医治不好的创伤和“那诱使精神反叛”的苦闷带来了减轻痛苦的香脂——雄辩的鸦片啊!……你在黑暗的中心,运用头脑幻想的心像建造了城市和庙宇……其富丽堂皇的程度超过了巴比伦和希卡托比罗斯;“从杂乱无章的睡梦中”把那久埋地下的美人和亡故的家庭成员的面孔,在洗净了“坟墓的不光彩”之后,都召回到光天化日之下。只有你才能把这一切礼物赠给人类,只有你才掌握着天堂的钥匙。

鸦片战争前,中国处在贸易顺差,是白银流入国。当时,西方的白银大批流入中国,让西方人极其不满。资本主义渴求货币,需要资本,而不是物资。于是,为了扭转,英国通过在殖民地印度种植鸦片,走私中国,赚取暴利。逐渐地,贸易顺差,变成了贸易逆差。大量的真金白银,开始流入西方。

与此同时,鸦片在中国泛滥,吸食鸦片成瘾者不计其数。

鸦片,一度和金银一样,在中国是一般等价物。

然而,1909年起,世界各国逐渐开始抵制鸦片等毒品贸易,并相继制定一系列国际公约。国际联盟通过鸦片咨询委员会承担起了协调毒品控制的任务。该委员会于1924年至1925年冬天,在日内瓦制定了《国际鸦片公约》。于是,在国际上,鸦片贸易逐渐被认定为非法。

东北三省沦陷之后,日本在东北大量栽种鸦片,并逐渐扩展为在沦陷区有计划地栽种鸦片,并就近销售。他们设置鸦片工厂,进行生产制造,通过鸦片来榨取巨额经济利益,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日本,早就取代了英国,成为向中国输入毒品最多的国家。

1932年到1935年,蒋公曾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鸦片贸易控制体系。在此基础上,1935年4月,国民政府宣布了清除鸦片和毒品的六年计划。该计划期望通过将鸦片贸易及其利润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并减少中国鸦片吸食总量的方式来净化国家。

可惜的是,1937年,在日本人主导下,伪满洲国制定了“十年断禁政策”;同年10月,伪满政府正式公布《断禁鸦片方案要纲》,声称要“兴起国民禁烟运动”。然而,《断禁鸦片方案要纲》所规定“禁烟三期设施项目”,基本内容是取缔私人经营鸦片,进一步明确日伪经营鸦片的垄断权利:可谓借禁烟之名,行对种烟、收烟、卖烟的直接经营管理之实。实际上,所谓十年断绝鸦片,不过是用禁烟的招牌来欺骗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