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悍女(314)

茶树和桑树都已长出了小小的新叶,再有一个月应该就能制新茶了,到时要陈沐风帮她去洛阳请几个制茶师傅回来。

还有那些桑叶,很快就能长大,能养蚕了。

采薇又顺道看了看陈沐风的果园和茶园,也都长势不错,因为采薇也偷偷地给他家的果园还有茶园洒过空间的泉水。

回到家里,采薇把孵蚕子这件工作交给了小满,告诉她,只要把蚕子贴身放着,每天观察,上面有小黑点在移动就是蚕子孵出了蚕宝宝。

前世读小学时采薇和班里的女生也想过蚕,就是用这种方法孵出蚕宝宝的,不过楚地气候相对辽东很暖和,辽东到现在还在穿薄棉饫。

七八天之后,小满和小梅两个丫头孵出了蚕宝宝,恰好桑叶也长得更大了些,养刚孵出的幼蚕正合适。

蚕宝宝还小,先用几个大纸盒养着,等大了再移到蚕房去。

蚕房采薇已经准备好了。

这时也只剩几天就到清明了,采薇母女从田家分离出来虽然不用再祭拜田家的列祖列宗,但是林氏父亲的坟还是要拜拜的。

古代讲究男尊女卑,像清明祭祖这种大事是不允许女子祭拜的,但是女人可以在家里准备烧给死人的纸钱。

普通人家都是买回来那种做纸钱的黄纸在家里自己叠元宝或者用一种印纸钱的工具在黄纸上用锤子敲出铜钱的纹路,这是个力气活儿,所以这种代表阴间的铜钱的纸钱林氏是直接买杂货铺里现成的,元宝就是自己母女三个动手折。

这天吃过早饭,采薇从镇上巡查完店铺回来,娘儿三个都坐在林氏的起居室折元宝,采薇一面折着元宝一面笑着道:“元宝可是比铜钱值钱多了,咱们外公外婆收到这些元宝肯定开心死了。”

林氏也笑了:“这么大还贫嘴!”

珍珠进来禀道:“夫人,有两位自称是夫人的娘家兄弟的人求见。”

林氏吃了一惊,问道:“他们有没有说他们叫什么?”

珍珠禀道:“一个叫林世江,一个叫林世河。”

林氏激动起来,一叠声道:“快请进!”又回到对两个女儿道:”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我那两个庶出的娘家兄长,你们也跟着娘去迎接两个舅舅。”

采薇奇怪的说道:“年前陈哥哥不是托人帮我们打听过两个舅舅的下落,两位舅妈的娘家人都说断了联系,怎么现在舅舅们又突然回来了?”

林氏道:“咱们见过你们舅舅知道原委了。”

采薇姐妹两个下了炕和林氏急急忙忙迎了出去,林世江兄弟两个已经在丫鬟的带领下走到了后院。

兄妹经年不见,现在见了面都忍不住红了眼圈。

林氏叫了声:“哥哥!”便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林世江两个到底是男人,虽然眼睛湿湿的,但没像林氏那般哭起来,反而劝慰林氏:“咱们兄妹好不容易见面,应该高兴才是,妹子怎么哭了。”

林氏就笑了起来,不好意思的擦了眼泪:“多年不见,现在猛然见到两位兄长,实在是太高兴了!”回头要采薇姐妹与两个舅舅相认。

采薇姐妹两个上前福身叫了声:“二舅舅,三舅舅。”

林世江兄弟两个惊喜的瞪圆了眼睛:“这两个就是妹子的两个女儿?”

林世江指着采薇道:“这个肯定是采薇。”然后又指着小满道:“这个是小满。”

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可真快,当初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采薇才只有五岁多,小满也就四岁的样子,现在都长成大姑娘了!还一个比一个水灵,都随妹子你。”

“哪里,也就看的过眼罢了。”林氏谦虚道。

林世河笑着道:“你看你我兄弟两个两鬓都斑白了,孩子们当然都长大了。”

☆、第三百九十七章倾诉(第九更)

林氏看了一眼林世江兄弟两个的衣着,是极普通的粗布布料,而且还是半新的,两个人的脸上也都是沧桑,想必在外面的这些年应该过得不好,不禁悲从中来,可是拼命忍住,怕两个哥哥见了心伤。

她强撑起笑脸:“都别站在外面说话,咱们进屋说去!”

林世江也道:“是,都进屋说,现在虽然天气暖和了,可是风还是很硬,咱们没关系,别把妹子的两个女儿吹坏了。”

一行人到了后院上房堂屋里。

林世江兄弟两个在炕桌的一侧炕沿上坐下,林氏就在炕桌的另一侧的炕沿下坐下,采薇姐妹两个是晚辈,因此侍立在林氏身侧。

林世江兄弟两个见了笑着说道:“两个外甥女也都坐下,舅舅又不是外人。”

林氏也道:“你们舅舅叫你们坐下,你们就坐下好了。”

采薇姐妹两个这才告了座。

林氏命令丫头:“把前些日子大小姐才买回来的毛尖泡了茶端上来。”

丫头屈膝应了一声退下去泡茶去了。

林氏扭头歉意的笑着对林世江兄弟两个道:“这里没有好茶,这就是家里最好的茶了。”

林世江也笑着道:“妹子休要太客气,一家骨肉不用讲这些虚礼的。”

林氏便问道:“年前我们托了人去寻两个哥哥,听两位嫂子娘家人说跟你们断了音讯,怎么突然回来了?”

丫头端了茶和点心进来,放在炕桌上就退下了。

林世河拿了一块点心狠狠咬了一口,脸上隐含着怒气道:“妹子休要再提起你两个嫂子的娘家,二嫂的父母在我们离开之前就都先后过世了,虽有两个兄弟,可是都嫌弃他姐姐没有嫁到好人家,很是瞧不起我们,自岳父岳母过世之后我们就跟他们断了往来,自然书信不通。

至于你三嫂,她自幼丧母,家里的那位老太太是她的继母,你三嫂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她继母就对她各种折磨虐待,和我成亲之后我们也没怎么和他们来往,后来离开辽东之后,路途遥远,我们就慢慢跟他们完全断了,所以他们不知道我们的下落。

我们初到江浙的时候,也给你写过几封信,可是都石沉大海,想必是你的婆家把信都截下来了,你收不到,所以我们后来就没有写了。”

林氏点点头:“原来如此。”又问:“两位哥哥在老家过得怎样?”

林世江端起茶来喝了两口,长叹一声:“说来话长。”

原来自从兄弟两个离开辽东之后,就拖家带口去了江浙,想要在那里扎下根来,再把林老爷子的坟迁回去,让他和林氏的娘在九泉之下团聚,然后把林氏一家也接到江浙定居,远离公婆和小姑,生活一定会美满幸福起来。

去的头几年,兄弟两个虽然没赚到大钱,可是一切顺风顺水,小钱总有赚的,两家的小日子也都过得去。

可五年之后,他们就像得罪了财神爷似的,干什么亏什么,几年下来,之前赚的那点钱也都慢慢的赔进去不少。

“既然这样,那两位哥哥怎么前几年不回来?”林氏不解的问道。

林世江苦笑道:“我们当时就像中了魔,就像赌场输红了眼的赌徒,越是输就越想翻本,所以我们又留在江浙折腾了几年,眼看就要把手里的积蓄全都赔进去了,是你俩个嫂子哭着叫我们住手,我们才停了下来,把仅剩的钱集中起来,扶着老太太的灵柩回来了,省得她老人家一个人孤零零的在江浙,连个烧纸钱的人都没有。”

“真的!”林氏高兴的叫了一声。

“嗯。”林世江点点头,“昨天我们刚回来,还没来得及请阴阳先生看地方把老太太和老爷子安葬在一起。”

林氏沉吟着道:“两位哥哥把我母亲的灵柩扶回来不容易,安葬费就我来出吧。”

林世江微微抬头环视了一遍屋内,笑着道:“虽然我们是预留了老太太的安葬费的,可是看妹子现在过的不错,我们也就不跟妹子客气了。”

林世河也笑着道:“昨天我们回来就有邻居告诉我们,说是妹子母女几个从田家分了出来单过,我们听了还都很担心,想着妹子拖着两个女儿怎么过活?后来又听邻居说妹子家发达了,还特意派人来打听过我们。

上一篇: 锦食小农媳 下一篇: 太师请入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