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悍女(349)

千错万错,都是你姑姑和采薇的错,为什么要给珠儿单独做馅饼?这不是挑剔咱们家的矛盾吗?”

珠儿悠悠的说了一句:“姑姑心疼我,难道心疼错了?这话要是叫乡亲们听到了,还不知怎么议论呢!”

华氏赶紧闭嘴。

六月过去了半个月,不论谁家的庄稼都绿油油的长势喜人,田家几个女人就立刻到处搬弄是非,说采薇故弄玄虚,谎报今年有大旱,庄稼长这么好,气温也不高,而且半个月前才下过雨,怎么看也不是干旱的天气,却害得他们这一片地区的百姓都只种了红薯和土豆,损失巨大,要是这一年平平安安的没有干旱,就找采薇算账。

许多村民听了田家这些话,都没有回应他们,一来是这村民许多人都受惠于采薇家,对采薇只有感激的份,即便是采薇做错了事,他们也不忍心背后说她的短儿,再说即便现在看着庄稼都长得很好,可并不表示不会干旱,毕竟已经有半个月没下雨了,如果再持续半个月没下雨,那肯定就是干旱天气了。

陈沐风又接着跑洛阳的生意,采薇得知了,叫他把春生也带到洛阳去,让他协助大力管理新开发的那一千亩田庄。

采薇向春生承诺,现在先让他一个过去,等今年冬天就一定在那里置办房产,让他带着家眷过去,在那里安心干,并且还要陈沐风去洛阳给她预定一些田庄里的花生,她答应过大尾巴和小尾巴,她会买一些花生来帮助它们和它们生活在同一个山头的松鼠们渡过干旱难关,那就要说话算话。

别说采薇向春生承诺这些福利,即便没有这些福利春春也是愿意过去的,一个月五百文的工钱在辽东根本找不到这样的活儿!

至于大力和于管事采薇已经把他们两个的月钱提到一两银子了,包管家刚提到了二两银子,王氏和包氏是五百文,柱子接替大力的工作负责管理所有作坊,也是每月五百文钱。

家里其他下人的月钱也都跟着相应水涨船高,下人们心里痛快,干活就更卖力,而且也对采薇母女三个更加忠心,总之,一切都很和谐。

又是半个月没下雨,这样就已经连续一个月,辽东地区滴雨未下,干旱终于来了!

好在府城这一片区家家户户在苏三爷的强硬手段下都种了足够自己一家三口吃的红薯和土豆,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

特别是采薇周边的村庄,全都种的是红薯和土豆,乡亲们去田地里挖红薯和土豆时,个个都喜笑颜开,跟着采薇走算是走对了,灾荒年不用挨饿了,而且红薯的藤蔓还可以喂家里的牲畜,没一点浪费。

这都进七月了,再喂几个月猪就长大了,可以卖钱了。

大灾之年,百姓不见忧色见喜色,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

☆、第四百四十二章稳定物价(第四更)

苏三爷奏折一本,把这里的情况白当今圣上说明,并着重指出,今年之所以能有惊无险地渡过灾荒年,全靠了民女采薇。

半个月后,家家户户的红薯和土豆都从田地里收成了。

采薇家的地多,收获的红薯和土豆就格外多,不过在偏院建的地窖够大,还是放的下的。

为了以防红薯坏掉,她特意在地客里洒了两滴泉水,又装着去参观陈沐风家的地窖,在他家的地窖里也洒了两滴泉水。

采薇这里才收了红薯和土豆,就传来相邻两个府城干旱缺粮的消息,当地县令已经将灾情写成折子报于知府,知府又胆战心惊上奏给圣上,等着朝庭拨粮救济。

相邻两个府城的百姓饥饿难忍,听说辽东人人都种了不少红薯,就想买点红薯充饥。

白米白面好吃,可是即便是丰收年百姓也不一定吃得起,何况是这灾荒年!

再说红薯并不难吃,又便宜,只要能填饱肚子渡过这个灾荒年就行。

往年红薯一文钱一斤都还卖不出去,可现在价格一路飚涨,都卖到十文钱一斤了!

采薇最见不得发这种灾难钱,于是联合陈沐风一起把两家的红薯只留了口粮就全拿出来三文钱便宜卖给灾民。

因为两家的红薯地采薇都洒过空间的泉水,所以亩产惊人的高,一亩都有三千斤左右。

光采薇一家的红薯低价投入到市场就足以稳定价格,何况还有陈沐风助攻!

与此同时,苏三爷推出强硬措施,谁恶意抬高红薯、土豆价格,斩无赦。

那些之前还破口大骂采薇和陈沐风断了他们财路的人们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全都闭了嘴,要不是采薇和陈沐风在苏三爷出台铁血政策之前稳住了红薯、土豆的价格,只怕他们还要继续哄抬红薯和土豆的价格,只怕这时项上人头难保。

这还真是采薇第二次救了他们。

相邻两府的灾民有辽东府百姓低价红薯和土豆的支援,安然渡过了一个月的饥荒,等来了朝廷的救济,而辽东府的许多百姓却靠着卖红薯和土豆,都小赚了一笔,随便一亩田地都能赚好几两银子。

采薇的两个舅舅因为红薯田地里都被采薇洒过空间的泉水,所以产量极高,除了留有足够的口粮,还都各卖了一百多两银子,再加上之前卖酸芦笋的钱,都有三百多两的积蓄,两家都磨刀霍霍,想再买些田地回来哩!

华氏家,虽然珠儿也种了不少红薯,可采薇后来并没有在她家田地里洒空间的泉水,因此收成平平,留下一大家子人的口粮,也只卖了二十几两银子,珍儿为此一直在背后骂珠儿懒,没让家里种的红薯大丰收,不然自己的嫁妆还要丰厚!

采薇和陈沐风家田地多,又加上她在两家的田地都洒了空间的泉水,两家红薯和土豆都大丰收,靠卖红薯和土豆采薇家赚了三千多两,陈沐风家也赚了一千多两。

田家因为只种了够自家吃的红薯和土豆,其他的田地都是种的小麦,所以一文钱的卖红薯和土豆的钱都没赚到,而小麦也都渴死了,村里家家户户都欢声笑语,他们田家一家大小全都阴沉着脸,像家里死了人似的。

田老汉两眼虚望着某处,不停地抽着旱烟,采薇难道真是大富大责的命,不然赚钱跟捡钱似的?而且凡是跟她沾边的都发了小财!

干旱季节庄稼种不成,庄稼人都闲了下来。

采薇和陈沐风却各自在离桂花村十里的地方各买了三千亩和一千亩的荒地,要请人来开荒,顿时这一片地区的百姓都沸腾了,要是能去他们两家干活儿也能赚点钱,并且一身力气也不会白白浪费掉。

两家都给的统一工钱,一天五文,虽是开荒,可两家安排的活计强度都不是很大,所以干活儿的人也不是很累,大家心里都很开心,在这灾荒年,最不值钱的就是劳力,他们不仅找到了活儿干,东家还这么仁慈,对他们这么好!

采薇的两家舅舅有几个表哥也都来她家里打工赚钱。

采薇并没有优待他们,只是让两个舅舅当了小头目管理短工们,一天工钱是十文,至于几个表哥,和短工一样干活儿,吃的也和短工们一样,玉米馍和酸白菜。

做玉米馍的玉米面全都是从北方进回来的。

采薇私下里打听了好多次,两个舅舅并没有因为做了小头目而仗势欺人,反而对人都很亲切,不过谁要是干得不好,两个舅舅就都冷面无情,直接赶人,并且亲力亲为,他们每天自己也下地劳动,因此众人都服他们两个。

几个表哥也并没有因为是采薇表哥的缘故而偷滑耍懒混工钱,反而比一般的短工干起活儿来都要卖力,按他们的说法是,他们这些至亲都不肯给采薇卖力,那些短工们就更要有样学样了。

林氏母女三个暗地里对两家舅舅的为人都表示满意。

干旱越来越严重,许多人家种的蔬菜都快渴死了。

采薇家的疏菜也都减产了,只种了刚刚够自家和家里的酒楼以及饺子馆需要的蔬菜,多的菜地就先让它空着,就连沈昌德找上门来,想高价收购采薇家的菜,采薇都爱莫能助。

上一篇: 锦食小农媳 下一篇: 太师请入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