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悍女(440)

那丫头的脸更是红透,嗔道:“我什么身份,哪里配得上举人老爷!”说罢,一甩袖子离去。

珍儿躲在暗处思忖了一番,心有所悟,抬脚往三楼走去,回到自己的坐席上。

她虽然有个当举人的哥哥,但是跟这些夫人小姐比起来,身份还是极低微的,所以跟她同桌的都是那些乡绅地主的小姐。

她一面吃着酒菜,一面放眼四望,不见梁茹芸的身影。

心想梁茹芸出身高贵,自然不可能和她一样坐在大堂里吃,肯定是在哪间包房里吃酒宴。

酒宴从午时一直到申时方才结束,那些乡绅土壕自是看不上酒席上吃剩下的酒菜,酒宴结束后和主人家告辞就直接走了。

可那些乡亲们可都看得起这些酒菜,别说他们平常吃不到这么好的饭菜,就是逢年过节也吃不到这么好的酒菜!

普通庄户人家办酒席,凡是剩下的酒菜都会折罗,留着自个儿吃或者送人,不会浪费的。

所谓折罗,就是把几个剩菜折合在一个盘子里。

那些乡亲要折罗,陈沐风肯定是让折罗的,不然这些酒菜白白扔掉也是浪费。

一楼大堂安排的是桂花村的众乡亲们的坐席,因为是来喝林氏的喜酒,那些乡亲们都知道采薇家和陈沐风家合办的酒宴肯定安排的丰盛,所以前来喝喜酒的村民们至少都带了一个孩子来赴宴。

他们要是去别家赴宴,是不会带孩子的,一般人家的酒饭是可着人数做的,多带一个孩子,主人家就得多准备一份饭食,增加主人的开销。

庄户人家谁手头也不宽裕,总不能出一份薄薄的份子钱,拖家带口的把本吃回来还有赚的吧,那不是叫人瞧不起吗!

所以一般一户人家出一份份子钱,就只去一个人赴宴。

但是采薇家本意只是想请众乡亲们来热闹一下,根本就没打算靠收取份子钱赚上一笔,所以他们才都带了一两个自家的孩子前来打牙祭。

因此尽管一楼酒桌上的菜肴和二三楼酒桌上的菜肴一样非常丰富,可还是吃了个精光,那些村民们就都到二楼、三楼去折罗,想带些剩菜回去给自家人吃。

采薇就叫伙计把剩菜剩饭分成许多份,用油纸包着,发给那些乡亲们。

陈沐风的大伯和两个叔叔三家人也排在领折罗的队伍里嚣张地大叫:“那个伙计,我跟你说,我们是陈沐风的大伯和叔叔,你趁早把那只烧鸡那只烤鸭还有那几个猪脚都给我们包好!不然我跟我们家阿风说,叫他让你滚蛋!”

那个分配折罗的伙计微微皱了皱眉,淡淡的瞟了一眼陈家大伯一行人,根本就不理会他们的话,该怎么了分配就怎么分配。

陈大伯和陈三叔、陈四叔三家人气得吹胡子瞪眼。

彩云看着那许多折罗,也想带些回去给男人或留着自己的孩子慢慢吃,于是叫自己最小的孩子去排队领一份,被陈沐风拦住:“大姐,厨房里还有好多根本没上桌的菜,采薇会给你留一份的,你别去领折罗。”

彩云听了这才作罢。

这次喜宴采薇请了不少乡绅土豪作为女方的宾客,因为担心有些乡绅土豪不请自到,所以不论哪样菜肴都准备的绰绰有余,因此喜宴结束之后厨房还剩不少。

采薇给彩云打包了不少卤菜和整只的烧鸡烧鹅烤鸭让她明天带回去。

里正那里肯定是要送一桌席面去的,关氏和黄氏两家也让带回去不少菜,那些村老家里以及和林氏关系要好的村妇也都送了些。

这么全都安排妥当已是酉时了。

华氏和珍儿见采薇没给自家送席面去,有些不得劲。

酒宴散罢,主人家把折罗整合成席面送人表示收到折罗的那户人家和主人家关系非常亲密,采薇这么做显然是表明两家关系十分淡漠,因此母女两个也不等闹洞房就走了。

等出了醉仙楼,珍儿找个借口留下来让华氏先走了。

她在门口等了一会子,看见梁小姐在几个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走了出来,故意高声问一个伙计:“怎么我哥哥林元锦还没出来?”

那个站在门口送客的伙计莫名其妙,你哥哥没出来问我干啥?我也不负责看着他?

可这话他不敢说出口,于是摇头:“我也不知道。”

梁小姐听了,便没急着走,故意磨磨蹭蹭的和别的夫人小姐打招呼磨时间,眼睛却是看着珍儿。

这时林元锦从酒楼里面走了出来,珍儿叫道:“大哥!我在这里,我们一起回去。”

林元锦想到她今天和华氏在伍家唱的那一出,淡淡道:“我不回家,我直接回东家去。”说罢就走。

珍儿有些扫兴,心想这头不行,那就动那头,于是扭头去看梁小姐,却见梁小姐的父亲来了,把她带走了。

珍儿两头都没有抓住,不禁懊恼的跺了跺脚,回家了。

(作者连续爆更两万有一个多月了,两万字阿里没几个人做得到,而且我之前说过,我是一直在抱病更新,现在透支了,受不了了,所以减少更新量,有钱谁不想赚?还得有力气赚不是?,就是现在每天更新一万字做到的人也不多,每天更新量不少了,各位小天使不要吐槽了,么么哒,爱你们!)

☆、第五百六十章夫妻打算(第二更)

林氏虽是再嫁,可仍如少女一样害羞,于是闹洞房这一项就免了,留下的关氏和黄氏两家人以及陈沐风兄弟姐妹还有采薇姐妹两个一起吃了一顿晚饭,大家伙坐着兴高采烈地说了一会话就都散去了,好叫新人休息。

采薇累了整整一天,倒头睡去。

新婚之夜,林氏和伍大夫琴瑟和谐。

伍大夫倾慕林氏已久,自然对林氏宠溺疼惜。

林氏性格温柔,自小受的教育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对伍大夫百依百顺,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三天新妇回门,林氏本就住在自己家里,这项风俗就免了,请了里正和林世江兄弟两家人和珠儿姐弟陈家兄妹都过来吃了一顿午宴热闹热闹就都散了。

晚上吃过晚饭,林氏和伍大夫坐在新房里清点着那些宾客送的礼金、礼物。

伍大夫那边没什么亲朋好友,除了他叔叔一家人再就是陈沐风兄妹。

虽说他多年行医治病,减免医药费,这次他大喜的日子,也确实有不少受他恩惠的乡亲主动送礼,可都是些鸡蛋、母鸡之类的东西,礼金就很少。

反观林氏这边,因为采薇是县主的缘故,不少当地乡绅土豪赶着巴结。

那些乡绅土壕都出手阔绰,礼金、礼物送了不少,所以夫妻两个清点的基本都是林氏这边的礼金、礼物。

礼金就有一千多两,礼物主要是布匹和屏风等摆设。

林氏把那一千多两银子放进炕柜,对伍大夫道:“虽说咱们是跟两个女儿住在一起,采薇又会赚钱,可咱们既为人父母,那就得照顾两个女儿,不应该让采薇养我们。

我们又没到七老八十的,就要采薇养,这心里也不会安,不如我们把这一千多两礼金拿出来做些什么营生。”

伍大夫发了一会子呆,说道:“我除了会看病也没别的本事了,不知干些什么好。”

林氏闻言,第二天趁着采薇有空,就和采薇商量着该如何让那一千多两银子钱生钱。

采薇思索了一会子就道:“我在偏院原来作坊的地方盖一个医馆,父亲就开医馆给人治病卖药赚钱。

娘再拿出几百两银子,买上几百亩荒地,开垦出来种药材,不仅自家医馆的药够用了,而且还能卖些,这都是进项,并且也都是父亲做的了的。”

林氏踌躇道:“这主意好是好,只是你父亲生性慈悲,看见那些困苦的乡亲就不肯收人家的钱了。”

采薇道:“实在困苦拿不出钱的,父亲不收人家的钱也使得,让那些人家给娘和父亲的田地干活儿,以工抵医药费,大家都公平,而且还能试出那些贪占父亲便宜的小人。”

上一篇: 锦食小农媳 下一篇: 太师请入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