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嫡女:腹黑王爷心尖宠(282)

作者: 木槿向西 阅读记录

“皇上,臣妾是冤枉的,此事,臣妾确实不知情。”皇后道。

“皇后,朕的耐心已经没有了,若你不想此事连累到老二和琅儿,就给朕闭上你的嘴,立刻滚出御书房!”周尧禹愤怒道。

皇后眼中痛苦而嘲讽,都说自古帝王皆薄情,她嫁与周尧禹多年,虽谈不上恩爱,但是,总是相敬如宾。

周尧禹从来没有说过如此重的话来斥责她,如今,这难听的话,终是入了她的耳。

她嘲讽自己,曾以为嫁给了天下最贵的男人,是多么荣耀的事,如今看来,不过是笑话而已。

“皇上,臣妾的所作所为,与珦儿和琅儿无关,求皇上不要迁怒他们,毕竟,他们也是您的亲生儿女,若是他们知道他们的父皇如此狠心,怕是要伤心绝望。”皇后道。

“只要皇后以后不干涉朝堂之事,他们兄妹便会一生无忧。”周尧禹道。

“多谢皇上,臣妾告退。”皇后谢恩,然后起身离去。

她可以不要这后位,去反复向周尧禹求情,但是,她不能不管她的一双女儿,那是她后半生的全部希望。

她不敢有任何一丝赌博的心,周尧禹用她的儿女来威胁她,无疑是抓着她的软肋了,毕竟,周尧禹的儿女有很多,她的只有这一对。

她挺着冷清的背影,挂着凄清的绝望,迈着蹒跚步伐,缓缓离去。

周尧禹望着那消失在门口的背影,眼里没有一丝温情。

从此,皇后待在宁安宫,没有踏出半步,也没有再替纪回渊求情,知道事已至此,再无回转之机。

六月初十。

离京半月的宋清歌和谢衍,终于到了玉屏县。

二人去了半山腰的水坝,查看一番以后,发现那水坝已经满盈,随时有倾塌的可能。

暴雨从他们离京以后的第五日,一直持续至今。

二人站在半山腰,望着下方的玉屏县城,心中升起一阵寒意。

“丫头,若是你没有做那梦,或许这里的几万百姓,就会被这满坝的洪水所吞没,你当真是苍天派下来拯救终生的神仙。”谢衍一手替宋清歌撑着油纸伞,一手搂着她的肩膀,温柔的说道。

宋清歌浅浅一笑,她哪里是神仙,她是从地狱归来的恶魔,专门为复仇而生。

拯救玉屏县几万人的性命,不过是机缘巧合,如果她再重生完两年,错过了今年的大暴雨,玉屏的百姓已经丧命,她却无能为力。

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救了这万万条性命,又能得到多少道行,去超度她那前世无辜惨死在亲生父亲下的一双儿女。

或许苍天让她重生,给了她如此的大的缘分和福运,也要让她做点善事,便是拯救这满城百姓的性命。

若不然,她为何不重生在几年以后呢?

但是,这个答案,她只是在心里想想,无从求证。

“谢衍,就让我这个神仙,去挽留这一城人的性命,也算是我积德了,感谢苍天对我的厚爱。”宋清歌冷清道。

“好,我们现在就去。”

宋清歌点点头,二人缓缓下山,来到了县城。

他们首先来到的是县衙,告知县令大人,他们来的目的。

县令大人以为二人是骗子,正要以妖言惑众的罪名将二人抓起来,谢衍亮出了天子御赐的金牌。

县令大人立即跪下行礼,高呼万岁,将谢衍和宋清歌迎进了府,备上酒席,热情的款待。

席间,请来了杂耍,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杂耍的艺人,骤然拔出刀来,将宋清歌和谢衍团团围住。

县令露出丑恶凶残的真实面目,誓要杀死二人,说二人危言耸听,扰乱民心,冒名顶替谢将军和永安郡主,要将他们就地正法。

一时之间,屋外电闪雷鸣,屋内刀光剑影。

就在此时,一拨一身黑衣,手持长剑的黑衣人,踏着雷鸣电闪,破窗,破门而入。

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个封王之人

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个封王之人

那破窗破门而入的,为首的是初九和凤拾。

有了他们的加入,势如破竹,须臾之间,房间里面的胜负已经明显。

谢衍提剑,落下,县令的头颅在地上翻滚。

“玉屏县令何干,贪赃枉法,不顾百姓死活,企图谋害钦差大臣,现已被我正法,尔等若是束手就擒,我还能留你们一条活命,否则,格杀勿论!”

谢衍提着县令的头颅,一脸正气且冰冷,声音铿将有力,不寒而栗。

那县令吩咐的人闻言,纷纷缴械投降。

紧接着,谢衍立刻下令,玉屏县城的全部百姓,马上撤离。

直至深夜,百姓已经撤离完,寅时刚至,在县城的半山腰,发出一声巨响,那水坝坍塌了。

水坝里面的水,全部一鼓作气,倾泻而下,犹如天破泼水一般,县城在须臾之间,被淹没,只有偶尔稍微高一些的房屋,还会露出一点小角。

宋清歌和谢衍,在黑夜中,临风而站。望着那微亮的小湖泊,心里发寒。

此时,正是人们在好梦时,处于深睡梦之中,前世的时候,这玉屏县城的百姓,就在睡梦中,失去了他们美好的生命。

今生,苍天给了宋清歌重生的机会,让她能够报仇雪恨,同时,又让她重生,来拯救这万万人的性命。

“丫头,若不是你,这世间又多了千万无辜的冤魂,你可谓是功德无量!我今生能拥有如此的你,是我几生几世休来的福分。”谢衍搂着宋清歌,自豪而温柔的说道。

宋清歌清浅一笑,道,“谢衍,这些人,不是我一个人救的,是我们一起救的。”说完,并看完了身后的一众黑衣人讲。

身后的众人,是谢衍下属和凤阁的人。

那些人看着眼前成汪洋的玉屏县城,对宋清歌和谢衍的敬意更加的深沉。

他们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更能体会不被人重视的心酸。

如今,这玉屏县城的百姓被救了,仿佛他们被救一样。

“我等誓死追随将军和郡主!”身后响起洪亮的喊声,那声音里面,彰显着忠诚和崇敬。

宋清歌和谢衍相视一笑,温情在二人之间自然流淌,幸福绵长。

暴雨依然在黑夜中倾注,不曾有片刻的停歇,直到黎明到来,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暴雨骤停,朝阳初升。

宋清歌和谢衍,带领着玉屏县城生强力壮的百姓官员,将淹没县城的水排出去,并写奏折回京,禀报玉屏县之事。

玉屏县数万百姓,才从鬼门关闯了一趟回来,若不是宋清歌和谢衍当机立断,当场杀了县令,紧急将全城百姓撤离出来,他们必定全部丧命。

所以,他们对二人是相当的感谢。

于是,立即全民联名上书,感谢宋清歌和谢衍。

因此,同谢衍写的奏折同时到京城的,还有玉屏县城数万百姓的联名书。

当日,谢衍收到了从京城传来的秘密奏折。

天子吩咐他们二人处理好玉屏之事以后,沿路而下,将江南的水患一起解决。

所以,宋清歌和谢衍,暂时还回不了京城。

宋清歌与谢衍,再排除了玉屏水患以后,便遵照旨意,暗中去查看江南的水患。

六月十三。

京城。

周尧禹下令,纪回渊强占民田,阻止百姓上告,并且将上告的百姓打死,利用皇后的名义敛财,数罪并罚,处以死刑,于今日午时行刑。

纪府所有财产没收,充入国库,其余家眷,周尧禹皆宽恕。

此时,午后,纪回渊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

御书房。

周景珦,周景璃,周景瑜并肩而立。

周尧禹高高在上,背着双手,愁眉不展,不停的徘徊。

“父皇,儿臣愿意去赈灾。”周景璃拱手道。

周尧禹望了他两眼,摇摇头,道,“景璃,你才与辰月公主大婚不久,此时将你们分开,那辰月公主还不得怪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