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之嫡妻归来(1118)
赵嬷嬷直接问起来,七巧冬菱不说话,站在一边,看着郡主,萧菁菁没有说什么:“随便,去后花园。”
“郡主是要再去赏梅吧?”赵嬷嬷听出来了,就要开口,盯着郡主。
七巧冬菱也抬头,后花园的梅可能又开了,插瓶里的腊梅还开着,她们回了一下头,很香。
腊梅插在插瓶里可以放很久,不用时常换,后花园开的腊梅也不算多,要是经常换,四爷二夫人大夫人老夫人那里也换,要不了多久开了的梅枝会被剪完。
“四爷是在书房还是出府了?”四爷偶尔还是会出府一趟,萧菁菁又问起赵嬷嬷,看着嬷嬷的脸。
七巧冬菱一听回头。
“郡主,四爷在书房。”赵嬷嬷听到郡主问,直接说了,把知道的告诉郡主,四爷在书房,还能在哪里呢。
所有府里基本上都贴好了对子,只有府里还没有,府里每年的对子都是四爷写好再贴上的,四爷前几日就开始写对子,无奈的是,要的人太多,四爷没有办法,府里只能最后才贴,她问过,因为四爷字写得好,对子也写得好,各家都会派人来要一对,四爷每年要写不少。
四爷还要送人,这样一来就很慢,四爷要写很多才能轮到自家,一般都是最后才写府里用的。
让人贴上,这几日四爷都在写对子,郡主是知道的,她见四爷写了这么久才让人问,以防郡主问好回答。
也是才知道不久,郡主现在就问起来了,也是,四爷都写这么几天,前几天还能解释说有人上门。
今天好像一直没人上门,四爷并没有客人,也可能郡主是随意一问。
“四爷在书房写对子,还——”萧菁菁听了,赵嬷嬷接着又说,看出郡主既是随意一问,也是想知道点什么,她庆幸自己打听了,把打听来的也都说了,让郡主知道。
七巧冬菱听着。
“郡主就是这样了。”赵嬷嬷说。
萧菁菁听完:“我去看四爷写吧。”
“郡主不去后花园了?”赵嬷嬷听了,马上问起来,好安排啊,七巧冬菱也是,她们要陪着郡主。
“先去看下四爷写完没有,再去。”萧菁菁说,赵嬷嬷点头这样也好:“府里该贴对子了,大家都贴了,四爷也太好了,送了不少,也被讨要了不少,一个个不会自己写,四爷也写得累。”
七巧冬菱点头,萧菁菁也心疼四爷,只是有些人情往来,还有四爷写的对子这么受欢迎也不好说什么。
“四爷写得好。”谁让四爷写得好呢。
“嗯,老奴就是怕累到四爷。”赵嬷嬷接着说:“老奴让人问过,四爷写了好一会了。”
萧菁菁点头,要往外去,赵嬷嬷拦下郡主,在郡主看过来后,开始交待七巧冬菱拿泡婆子手炉还有给郡主加身衣裳还有披上斗篷等。
给郡主全幅武装好后,才让郡主去,萧菁菁几次想说什么,对上嬷嬷的目光,不好再说。
赵嬷嬷心中满意。
七巧冬菱看了又看,只有嬷嬷让郡主愿意这样。
萧菁菁只要看到外面的雪就想到前世死前的一切,她就不愿拂了嬷嬷的心意。
穿戴好了,没有需要再披的,她成了一个球一样,四爷看到不知道认不认得她。
七巧冬菱同样不知道说什么话。
赵嬷嬷看郡主不说话,照着琉璃镜,她上前一步,郡主怎么不走,不是要去四爷那里,看了眼里面,没有什么呀。
她可能是唯一不觉得有什么的。
萧菁菁从琉璃镜中看着嬷嬷,发现嬷嬷不像她想的,七巧冬菱都说不出话,嬷嬷却觉得理所当然。
“嬷嬷。”
她才要开口,七巧冬菱回过神来,赵嬷嬷听了:“郡主,你怎么不走了?”刚好她也要问郡主。
“嬷嬷不觉得我穿太多了吗。”萧青菁看着嬷嬷,嬷嬷就不觉得她穿多了?她想看能不能脱去一件,说通赵嬷嬷,让嬷嬷自己看。
“没有。”赵嬷嬷一点不觉得,听了郡主的话还打量了一下,上下打量,也没觉得有什么,随意的:“郡主这样穿正好,外面没下雪也冷。”
萧菁菁:“……”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可能实现了,还是就这样吧。
只要嬷嬷高兴,七巧冬菱也呆呆的。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第六百六十六章 心有丘壑
“郡主还有什么?”赵嬷嬷还又问:“郡主是想脱去一件?不行。``”
萧菁菁正松口气,就听嬷嬷说不行,接着嬷嬷说了很多理由,都是不行,她没办法再说,赵嬷嬷看着郡主的表情,怕郡主真要换下:“等到了书房,要是郡主热再脱,等回来再脱。”
“好吧。”萧菁菁只得点头,嬷嬷都考虑好了,她都找不到反驳的了,再不听,嬷嬷又要念。
“郡主,老奴也是觉得这样好,郡主。”赵嬷嬷还要说。
七巧冬菱也:“……”
萧菁菁听不下去,打断了嬷嬷的话:“嬷嬷,我要出去了,你看看是——”赵嬷嬷望着郡主,萧菁菁就这样往外,穿太多,很笨重,走起来一点不轻便。
“郡主,等老奴一下,老奴和你一起。”一见,赵嬷嬷忙跟上去,她扶着郡主。
也顾不上虽的。
走了两步才想到七巧冬菱,不可能不带人,不过。
让七巧冬菱收掇,七巧冬菱见赵嬷嬷不让她们去,她们还以为会是自己陪郡主去,郡主也没开口,只能跪在地上,看着。
萧菁菁见状停了下,赵嬷嬷看在眼里,不知道郡主怎么,萧菁菁又走了几步,赵嬷嬷总算发现郡主不灵活了。
她知道郡主的想法了,算了,就叫上七巧冬菱,让别的人进来收掇吧。
“你们也一起,到时再叫人,和我一起服侍郡主。”
想到赵嬷嬷就叫了,回头叫七巧冬菱,见两人跪在地上恭敬得很,心里舒服了,郡主想让她们跟就跟,萧菁菁没说话。
赵嬷嬷盯紧她们两人,皱着眉头,目光很利。
“是,嬷嬷,郡主。”七巧冬菱本来低头的,一听抬起头来,然后不再想别的,知道了嬷嬷的意思,急忙起来跟上去一边叫嬷嬷还有郡主。
出去后。
她们跟在后面。
赵嬷嬷吩咐门外的婆子丫鬟进去收掇,丫鬟婆子应了,低下头,不说话,七巧冬菱上前一步扶着郡主。
赵嬷嬷看了看她们松开手,继续吩咐。
*
书房很安静,门口站着侍卫,里面,窗户支开着有冷风吹进来,吹起书面,侍卫挡着风,纪尧站着,阳光照进来,他手上提着笔,挥毫泼墨,心有丘壑,一笔而就,写着最后两张对子,小厮站在一边快速的磨着墨,一边看着四爷的动作还有四爷写下的对子。
四爷已经写了几天了,写了十几张对子,写好就有人求走,也送了人,最后这几张不能再送人了。
纪尧写了一张,手上又一挥,抬了抬头,沾了墨汁,又是笔走游龙,写着,微微漏过来的风吹过,刚好可以把之前写好的对子吹干净。
上好的墨玉镇纸压着一边,小厮看得更仔细,然后示意侍卫不要挡完风,侍卫往一边移了下。
没有人说话,风大了点,吹得纸张轻响,墨玉的镇纸压得很死,四爷的手也按着,修长有力的手抓着上好的玉笔,还在挥动,小厮挡了侍卫的视线。
再有一对,四爷就写完了,扫过一边写好的几张对子,都是四爷亲自写的,再扫过一边的书本还有画卷,笔筒里的各式玉笔。
墨汁也是最好的墨块磨出来的,墨砚也是夫人找出来给四爷的,是夫人配嫁里最好的一幅。
他目光落到四爷写的对子上,心中念起来:“结彩张灯辞旧岁;经风沐雨赴新潮。”
“东风有意暖千家。丰衣足食年年庆;强国富民日日新。化雨春风春雨化;临门福气福音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