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之嫡妻归来(1495)

作者: 失落的喧嚣 阅读记录

“该死!”

“拦好三公主殿下了,三公主殿下不悲伤倒是有力气……”婆子眼神示意一边的婆子还有人,门口的人有点佩服这个婆子,她都没有这么敢说。

*

太医昨天从李府诊了脉出来,太晚,等到空了就到了慈宁宫里来禀报李府的情况,太后娘娘刚送走珠丫头,召见了太医,知道了李府被药倒的是个什么情形。

李府的人,不管是李元浩那小子还是谁。

和先前知道的差不多,太医把了脉也是一样的说法。

都没有大碍,虽然被药倒,中的药量不轻,不过只要用药得当,解了毒,就好了。

一个个都会好起来,只是可能有点后遗症,至于是什么样的后遗症,要到时候才知道。

也许是身体虚弱,也许是……

反正暂时还不知道,太医也说不准,在太后看来,只要能好,后遗症也只是有可能,不是真的都会有。

既然中了毒,解了毒当然会有一点后遗症留下,他们自己也该心里有数,谁叫他们自己不好好看着三丫头。

看不住人,又对着三丫头不知道做了什么,惹恼了三丫头,叫三丫头直接下了毒药。

自己做了什么自己清楚,有些东西是该承受的。

死不了人,那么她和皇帝的打算就不用再更改,照着说好的做就是了。

问明了太医,让太医几个一起,给李府治好就行了,不要让李家的人留下太多后遗症。

这已经算是她这个太后还有皇帝的恩典,昨天派去李府安抚的人早就回来。

李家的人李元浩那小子很多埋怨,让她有点不高兴,李家的老夫人几人倒是通情达理的,知道是三丫头的错。

没有太过指责什么,就算有什么抱怨,也是藏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她是满意的。

她和他们说了,会处置三丫头,怎么处理没有多说。

李家老夫人也没有问,这才是通情达理的表现,她难道还包庇三丫头不成?不过是不要她的命。

她都派人说了,他们自己也清楚。

李元浩那个小子自己看不住人,倒是知道怪人,叽叽歪歪的,她如何高兴,连带对李家的观感又薄了几分,审问三丫头身边的人结果也出来了,和安抚李家的人一起回来,结果和她知道的差不多。

她看向身边的宫人。

宫人上前。

“送太医下去吧。”太后看向太医,宫人应了一声,上前来。

太医行了礼。

“行了,下去吧,哀家不多说了。”太后看着太医,摆了一下手,等到太医跟着宫人退下去,她看向身边的人。

“太后娘娘?”嬷嬷不知道太后娘娘的意思。

“可以下去传话,定下来了,三丫头送出京城,准备吧,尽快,早一点送出京城,怎么做你知道,安排就是,哀家就不管了,只和皇上说一声。”

太后懒洋洋的,没有什么精神,可能是昨晚睡得不好,又念了佛的原因,她的心也软了下,三丫头尽快出京的好,早点解决,不用再放在心上,她是不想多管,有下面的人做,皇上那边,说一下。

“是,太后娘娘。”嬷嬷听出了太后娘娘的想法,她应了一声,太后手又一挥,让人下去。

嬷嬷和宫人交待一声,退下去,很是恭敬。

太后收回视线,不多看,她在想接下来她要做什么?一一想了想,太子秦王没事,三丫头的事处理了。

宫外的事就是听一听,怀郡王府和靖康侯府不知道和离得如何了,余下的就是贵妃那边了。

小皇子长得好,贵妃醒的时候很少,珠丫头又跑去了。

“珠丫头去了多久了?”太后想着就忍不住问旁边站着的宫人。

她记得好一会了。

宫人听到太后娘娘的话:“回太后娘娘的话,好像没有多久,半刻都没有到。”

“是吗?哀家怎么觉得过了很久了,太医过来前珠丫头就去了,太医走了,回了好一会的话,是她觉得无聊吧,想听珠丫头说话。”

太后一边说一边想着,没有再问。

宫人也不敢再说,只是:“太后娘娘,宝珠郡主答应了太后娘娘会快点回来的。”

“嗯。”让珠丫头不用这么勤的去,珠丫头不听,太后娘娘摇头,表示着对珠丫头的无奈还有宠爱。

宫人:“……”她慢慢退回位置上,太后娘娘站起来,罢了还是不要等珠丫头了,她也找点事情做,宫人上前扶住她。

第三卷 第九百九十八章 什么时候?

她没有让宫人扶着,走了一步,太子找了身边的人是想生下儿子,怎么样了。

宫人站在一旁。

太后没有问,宫人跟着太后娘娘。

*

御书房外面,总管公公见到太后娘娘派来的人,得了消息,往里走,到了御前,行了一礼,向着陛下,见陛下在忙,没有马上打扰,等了一会,才开口:“陛下,太后娘娘那边有消息了。”

想来是太后娘娘那边决定了。

“嗯。”熙和帝只是嗯了一下,批完了,放下手上的奏子,还有朱笔,不再埋头看,抬头,看向他,从母后那里出来,他就没有再关注太医去李府的事还有三丫头,母后那边怎么样了。

他只在知道余氏在冷宫去了的时候想过三丫头,然后就没有再多想。

“老奴让人进来?陛下要不要见一见,问一问。”总管公公开口,甩着手上的拂尘,小心的,要是陛下不见,就他出去问一问,回来禀给陛下。

一般都是这两种情况。

“让人进来,朕见一下。”熙和帝批了一上午,手累了,也想停下喝口茶休息一下了,开了口。

“是,陛下。”总管公公马上回答,甩着拂尘,走了出去,到了外面,让太后娘娘派来的人进去觐见皇上。

找到了人,说了一声。

*

“陛下。”

很快,总管公公把人带进来的,熙和帝看到了进来的人,母后身边的,等到对方行了礼,摆了一下手,他看过去。

总管公公转过身来,退到陛下身边,着着,也看着太后娘娘派来的人:“陛下,人来了。”

熙和帝没有出声。

“陛下,太后娘娘让奴婢来说一声,李府没有事,也安抚过了,审问的人审出来的没有变化,太后娘娘想要送三公主殿下出京了,觉得早点好,太后娘娘不想再管。”宫人把太后娘娘的吩咐说了出来,禀给陛下,看着总管公公,至于陛下,她不敢直视,只敢低着头。

“朕和母后说过,就照母后的意思做。”熙和帝威严道,总管公公听着太后娘娘派来的人说的话。

“是,陛下。”宫人行了一礼,退了出去,总管公公上前送人。

总管公公再进来,见陛下站了起来,总管公公不知道陛下要做什么,小心上前:“陛下?”

熙和帝想到贵妃生产的事,暗卫还没有查清楚。

“……”

*

宜妃知道皇上派了人看着她,不让她动手做什么,让人盯着外面,三丫头什么时候被送走,见有人进来。

她看过去,站了起来,盯着来人。

门口的宫人都知道娘娘等着,她们看着里面的娘娘,再看进来的人,来不及说什么,进来的人跪在地上行了一礼,宜妃马上问起来:“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消息,太后宫里是不是有人出来了?”

更是上前一步,盯紧宫人。

“回娘娘的话,外面。”刚进来跪下的宫人都来不及喘口气,就听到娘娘的问话,她也知道娘娘很急,她喘了一口气,抬头望着娘娘接着把自己打听到的说了出来:“太后娘娘好像要把三公主送走了。”

皇上虽然派了人盯着娘娘,不让娘娘做什么,但并不拦着她们,她们还是可以出去,打听情况的。

皇上好像并不怕娘娘派人出去打听一样,宫人想着,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