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之嫡妻归来(1772)
就她和珠丫头还有小丫头吧,要是贵妃有空也可以一起来,还有她那个孙儿。
最小的孙儿,和太子牵涉得挺多的。
“是,太后娘娘。”嬷嬷宫人听了放心,然后为首的一个道,太后心底那点怀疑没有说出来。
她还是再看吧。
一个宫人退下,还有一个嬷嬷,太后让人去传午膳,看了一下外面的天色还有时辰。
这个时辰……
*
总管公公回到皇上身边,小心翼翼走近陛下,不敢发出丝毫声音,身后的人都在外面,没有人敢进来。
他抬了抬头,皇上手拿着朱笔,没有再颤,也没有咳,一切很平静。
平静得就像一切没有发生过,皇上还是好好的,皇上还是皇上,不对,皇上本来就是皇上,这样安静得落针可闻在这些天来都是这样,皇上听不得任何声音,这个时候。
稍有一点动静,就会惹得皇上大怒。
皇上最近越来越不让人走近。
他一直到皇上近前,也没有出声,恭敬站着。
僵着身体,保持着姿势,一动不动。
熙和帝一直写着,一直看着,动作不停,看得认真,过了很久,像什么也没听到,不知道总管太监回来。
可是总管公公明明回来了,回来好久,声音再小也不可能一点声响也没有,熙和帝是知道的。
似乎要把面前的奏折看完,总管公公不记得站了多久,他知道陛下不把面前的奏折处理了不会理他,果然陛下放下手中的朱笔,抬头看来。
“皇上。”他整个人跪了下去,手中的拂尘垂着。
“母后说什么了。”熙和帝才想起来一样,威严的问起来,看着他,站了起来,手背在了身后。
没有咳手也好好的握着,总管公公跪在地上,望着陛下,看着陛下站起来,禀报起见太后娘娘的事来。
“母后知道了?”
熙和帝盯着他,并没有太意外,脸色不好就是:“竟然直接问你,看来是朕的动作叫她发现。”
“老奴瞒过了太后娘娘。”总管公公连忙道。
熙和帝没有再说话。
母后相信了就好。
他会去见母后的,等一等,他决定了,总管公公看出什么。
*
第三卷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终于到了(一更)
小年的这一天终于到了,京城的热闹到了极点,期待以久的午门献俘就要开始,不管是秦王安郡王率军到了京城外面。
不过不管是从边关回来的大军还是西南赶回的大宫都不可能入京。
只能驻扎在京城外,秦王安郡王只能带着身边的人还有少量的大军押着俘虏入了京,在午门献俘,因此没有什么。
这一天,熙和帝早早就起来了,夜里也没怎么休息好,一边喝药一边问:“秦王萧成那小子到了没有?”
沉着声音威严的问,盯着总管太监,总管太监整个人一低头。
“陛下已经到了。”他小心翼翼的,听到陛下咳嗽的声音,服侍陛下服用了药,药是刚才让人送来的。
陛下让人放出他身体微恙的消息,掩盖住他身体的问题,陛下的话一话出,果然好了很多。
他知道陛下的担心过去了,他的担心也是,还有太后娘娘的。
陛下也去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那边知道一些。
这些时日过去,陛下没有再咳,用过的帕子都叫人收掇掉,陛下的手昨晚颤过,现在没有再颤。
每次手颤起来,陛下必会发脾气。
一般来说陛下昨晚发作过,今天不会再发作,这段日子以来,已经形成一种规律,他望着陛下。
陛下也知道,所以他不用担心陛下龙颜大怒了,昨晚的怒火过去了。
他放下心,喝过药,又休息几天,陛下好了很多,就像是渐渐好起来,午门献俘陛下不能不出现,陛下是一定要出现的,这就要求陛下不能有事,太医开的药终归还是起了点作用,有了效果,陛下,太医院的太医也保住了。
“走,出去。”
熙和帝知道秦王萧成那小子到了,没有再说,挥手,让人下去。
总管公公还是想再问一问陛下是不是真的要出去,陛下必竟没有完全好,万一让人看出来?
熙和帝知道今天他必须要亲自出去,午门献俘,光是交给太子他不放心,而且还有别的原因。
总管公公看出陛下的意思,一句话也没有说,恭敬小心的退到外面,甩了一下手中的拂尘跟着陛下。
熙和帝上了朝,文武百官都要到午门,也就在这个时候,京城郊外,不远的地方,两处大宫到了,停下来,没有汇合,而是各自为营,驻扎了下来。
“将军,已经准备好,扎好营了。”
从西南回来的大军令行禁止,有侍卫飞快的到了最前面,马蹄声响动,飞掠而过,到了近前,飞身下马,快速行礼。
安郡王萧成满脸的大胡子,满面风霜,发间多了白发,一身戎装,高大健壮,声音如雷嗡嗡作响。
“那就入京,入宫,献俘。”看向另一边秦王殿下的方向,秦王殿下,再看京城,他想菁姐儿还有他的外孙,他要回京去看一看。
“是,将军。”
“……”大军开始行进。
“走!”
在另一边从边关回来的大营中,秦王也是一身戎装骑在马上,目光冷静,从容,手握佩剑,和安郡王身边不同,身边一路追随的幕僚,还有近身侍卫等等。
他们没有动,也停在京城外面,望着久违的京城,京城总算是到了,用了几年的时间。
他陪着秦王殿下又回来了。
他们都是数年没有回京城,不知道京城还是不是那个样子,表面上看京城还是那个样子,在边关数年,他们改变了,时间到了,殿下要回京,要开始了,他们也跟着。
“殿下,时辰要到了。”幕僚在笑,扫了一眼殿下身后的大军还有人,恭敬的向着秦王殿下,秦王殿下离开京城,在边关磨练,也是找寻机会,终于找到。
可以回来。
“回京。”秦王萧琰只说了两个字,带着风霜雨剑,还有边关的磨砺,沙哑的。
他们也动了,幕僚想到侧妃娘娘还有小公子们,和殿下说了说,侧妃娘娘他们没有和大军一起走。
殿下这几年的隐藏,太子殿下……
不久,京城里面,远远能看到午门外的大军,午门献俘要开始了。
太子到了,带着人出现,气度从容,来的人不少,旁观的人也很多,都围着,京城的人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秦王殿下还有安郡王爷带着人献俘了,到午门了,太子殿下也会来,皇上……”“……”
“孤来迎接!”
太子笑着,啧啧两声,他好像看到安郡王叔还有秦王了,啧啧,孤真是高兴,走了上去。
“是,是太子殿下。”
第三卷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文武百官(二更)
有人看到太子殿下,向着太子殿下行了一礼,太子殿下迎接,秦王殿下,安郡王马上就到了,他们心中都在猜测。
太子要带人到城门口。
太子:“辛苦了。”啧啧父皇也该来了,父皇让孤迎接,还带着文武百官等候,呵呵,他笑容加深。
父皇居然出来了,就不怕有人发现他身体不好了?啧啧,然后忤逆不孝进一步?推翻他?不怕他这个太子发现?
父皇还是觉得身体好了?
太子掌握了父皇身体一切的变化,但他什么也没有做,也不是真的什么也没有做,这么好的机会,啧啧,他不是傻子。
当然要把握机会,只是父皇不知道,也想不到,没有人知道,孤有太傅大人,没有人能比得过孤。
父皇要是死了,他这个太子更明正言顺,啧啧。
相信秦王回京发现也会和孤一样,还有晋王,说不定还有别的人。
父皇瞒得很好,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父皇身体有问题,太子笑了起来,他在想和秦王多久没见了,秦王越来越近,还有安郡王叔,以及后面的俘虏还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