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宠之嫡妻归来(1840)

作者: 失落的喧嚣 阅读记录

本来刚回来,也没有人多想,让他们做什么。

先让他们适应。

适应了再说别的,还有别的事在面前,不想一下子过了这么久。

如今他们也回京一段时间,该适应的适应了,该学的学了,也不小,宫里宫外也出入的,还和太子的儿子打了架,算是过了一段日子,不再什么也不知道。

不可能一直放任下去,规矩是学不完的,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懂,还知道打架,在边关的时候还小,也不方便,加上很多原因导致,只有锦侧妃教着,还有琰哥儿。

现在,不如让这两个小的也去尚书房念书吧,尚书房里正好有人教,太子的儿子也在念,皇帝也没什么儿子念了,尚书房空着也是空着。

太子的儿子去了,秦王的儿子要是不去,这不就是区别对待,她知道太子是不同的,送到尚书房念书没什么好说的。

秦王府里的小的送去就有点,不过现在没有几个曾孙子,也可以网开一面。

她觉得让这两个熊孩子进去,也能更好好学习。

秦王府就算要请能请多好的教他们,怎么也比不上尚书房,只要和宜妃还有秦王妃秦王说一声,先前一直没有想到。

太后拍了一下头,不知道自己怎么没想到,到了此时才起了这个念头,也许就像她想的,那会想不了那么多吧。

要不是又听到两边打架,她还不会想到,先和皇帝说一声吧,看一下皇帝是个什么意思。

怎么想的,要是皇帝也同意就送进去,要是不同意就算了,宜妃秦王妃秦王肯定是同意的。

能和太子的儿子一起入学,不知道皇帝想没有想到。

送这两个小的入尚书房,怎么也能约束一下,必竟每天要念书了,空闲的时间也少了,只是到时候和太子的儿子一起念,少不得天天见,说不得会有什么磨擦。

也说不得会比现在好一点。

说不得就有什么改变。

她脑中想着,想了不少,也闪过秦王府两个熊孩子的目光,都不是懦弱的,太子的儿子也是。

还可以再让几个小的一起入宫,加上伴读,有伴也热闹,也能一起学,也让尚书房多了人气。

她考虑起来,定了下来。

几个熊孩子又被教训领走了,这会应该没有什么了,皇帝那里也空了,不会有什么事。

她派人去正好。

皇帝要是也有心思,正好就派人去秦王府,她该派人去皇帝那里了,可是想到玉妃的事,她就不想去。

不愿意派人去见皇帝。

玉妃的事她不可能放下,珠丫头的事让她心情好起来,但对玉妃还是气恼着。

一边是太子秦王还有几个曾孙,她想的主意,一边是玉妃皇帝,太后想得很好,也定了,但是。

“太后娘娘?”

宫人望着太后娘娘。

太后回神:“还是去看看吧,你们去看下皇上有没有空,哀家有事和他说,已经关于哀家那几个曾孙。”这是太后娘娘想的。

她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而是换了一个,依然不愿派人去见皇帝。

“去看下秦王走了没有,走了就算了,问一下宜妃吧,看宜妃怎么说再说,是不是想让两个小的入尚书房。”太后准备等一等,再看。

拖一段时间,就先这样,拖一阵子再说,

第三卷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入尚书房(三更)

也不是说马上就要让他们入尚书房,急于一时干什么,都没有人想到,她也是才想到,要是没想起来,不也没事?

先等等看,也许不用她说什么,皇帝那边已经想到,就算没有想到,她也可以说别的办法让皇帝自己决定,她想好了,也说了,盯着宫人。

宫人嬷嬷都听到,行了一礼,听完太后娘娘的话,抬起头来。

其中一个宫人下去,嬷嬷还有两个宫人没有走。

太后看了过去,不高兴,还在这里干什么,还看!

嬷嬷对上太后娘娘的目光,赶紧的别开目光,不敢再这样:“太后娘娘不派人去皇上那里——”宫人不敢说话,低下了头,不敢再看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还是不悦:“哀家为什么要派人去?”

“太后娘娘——”嬷嬷头低得更低,太后站起来,她才不会派人去见皇帝,怎么可能,她都想好了。

想着皇帝做的,还有自己的决定,自己为什么要和她们这些宫人嬷嬷说。

她们知道什么?什么也不知道,还有胆子问她为何不派人去,她的心思,她的心思——

她们也可以想一下皇帝怎么对她的,还有玉妃,要是想了就不会问出这样让她不高兴的话来。

她们还是她身边的人,一点也不知道哀家想什么。

想到这,太后就更生气,从那天她派人去玉妃那里,玉妃找借口没有来后,皇帝在她这里听到不想听的走后就没有再来过。

没有派人也没有亲自来,连问也没问,玉妃更是不来请安,先不说皇帝那天不听她说完就走那个样子,她至今想着还不高兴。

就是玉妃做的种种,明明皇帝知道,太后可不相信玉妃做的皇帝不知,皇帝可能私下说过玉妃,但没有传出来,也没有派人来,她这里没有半句话。

她可是太后,他娘,皇帝呢。

为了一个玉妃,一个玉妃啊,时间过去越久,太后看得越是明白,清楚。

玉妃就是一个找死的,早晚会死,太后已经记在心里,要不是皇帝还有她这里有一片为母之心,哼。

太后再想一遍,皇帝那里。

就像是皇帝忘了,故意不来,她这个太后可以说没什么重要性了,玉妃才是心头肉。

皇帝看你何时后悔。

既然都成了这样,她为什么要派人去皇帝那里,除非皇帝先来这里,先派人来,她才会和说起来,不然别想。

等他自己想吧,要不是为了几个曾孙,她都不会理会这事,不会做任何,别说找宜妃了。

她唯一在意就是几个曾孙,不想误了,但太子的儿子更重要。

“哀家是不会派人去的。”

想完太后说了一句,盯紧她们。

“太后娘娘,皇上,玉妃。”嬷嬷想说不敢,宫人也是一样,都只能在心中想着,从太后娘娘刚才身上她们已经想到太后娘娘为什么这样。

从皇上到来,太后娘娘不知道说了什么,皇上离开,太后娘娘要见玉妃没有见到后的事。

玉妃娘娘不给太后娘娘面子,一个玉妃,什么也不是,还敢这样,太后娘娘气到了心里。

没有动手做什么就是宽容大量,看在皇上面上,没再管皇上也是由于皇上,所以,太后是不会想见玉妃和皇上,也不可能派人去。

她们怎么一时没有想到。

“想起来了?”太后见她们不说话,就低着头的样子,问了一声。

*

御书房里,熙和帝处理了几个熊孩子的事,发了一顿火,生了一场气,让太子和秦王把人领走,教训了一顿,就让他们滚了,扔了几张奏折,这几个臭小子。

不止太子秦王,还有几个小的!

为了几只狗,他拿着奏折的手没有动。

“陛下。”总管公公从外面进来,他送走了秦王殿下太子殿下还是——走了进来,看着陛下,行了一礼:“陛下,太子殿下秦王殿下走了。”

他也没料到这么快,太子殿下宫里的和秦王府的两位又打起架来,还是为了几只狗,猫狗房里猫狗那么多。

上次打架才过,这才多久,这么快就,那以后——

他不知道会不会一直这样。

几只狗而已,几位小皇孙哪里需要为了几只狗就这样,这几只狗有多金贵,他也看了。

不过是几只还不错的狗,竟然让几位小皇孙这样,倒是这几只狗命大没有死。

因为它们引起几位皇孙争夺没罪也要变成有罪,他望着陛下,不知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