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得识卿桃花面(299)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静懿道:“你多吃一点,补回来。”

卫卿笑道:“好。”

只有漪兰在门口守着,十分着急。

漪兰感觉卫卿的情况很不好,在进宫时脸上就没有半分血色。卫卿着实应该回去休息,可是知道静懿在等她报平安,她便硬撑着,若无其事地到这里来。

她举手投足,都没有丝毫受伤的样子。跟没事儿似的依然和静懿有说有笑。

可是身上的伤到底痛不痛,只有她自己知道。

后肩上一个血窟窿,岂是短短时日便能长好的。

用过午饭后,卫卿起身告辞,道:“家中还有舅舅舅母等着我回去汇报,等我明日进宫复职,再来与你详说。”

虽然很不舍,静懿还是点了点头。

她看着卫卿的背影走出几步,不由又道:“你的婚事……”

卫卿回过头,看着她脸上的担忧之色,笑了笑道:“婚事怎的?”

静懿回以她淡淡一笑,道:“算了,等明日你进宫来再详说吧。”

卫卿便转身走了。

漪兰紧张地跟在她身边。

等走出静懿的宫门后,卫卿面上早已一片惨白。

只是她咬牙不吭声,硬是走出了宫门,上了阿应的马车,后来就没再醒来。

卫卿高烧了一场。

家里原本还喜气洋洋,却不知她已身受重伤,久不得愈。

随后皇帝赏了许多东西下来,缪家听封的时候,她也没醒,更没法出来接旨。

皇帝亲口夸赞,缪家有女,满门之幸。

缪公还在世时就口碑极好,在当朝德高望重,又是皇帝和太子的老师,极受敬重。可惜缪公这一生仅犯的过失,就是身为太傅,没能及时察觉并挽救太子的性命。

使得皇帝大怒,降罪于缪家。

而今,皇帝身边的太监亲自到缪家来宣旨,赦免缪家当年之罪,并感念恩师当年的教诲之恩,追封缪公为当朝一等魏国公。

如此罪臣之名一除,换回满门荣耀。

皇帝是后来才得知,卫卿在剿匪途中受了伤,一直没好。如今回到了京城,又复发了。

宫里的珍贵药材连番送到魏国公府去给她将养身体。

皇帝召见殷璄时,殷璄此次大破祁岐,功勋一等,本该给他封赏。可是殷璄的地位已经无法再往上封,皇帝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道:“大都督这回立了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殷璄曲单膝跪地,片刻道:“臣想保留这份皇恩。”

皇帝转头看他,道:“你想保留,便是有所求,所求为何?”

“所求一人。”

皇帝微微抬了抬下巴,眼中有深意,也不点破,只道:“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静懿赶到魏国公府时,卫卿还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漪兰端了水和药进房,一边抹眼泪一边给卫卿换药,道:“在外连日赶路,好不容易回来了,奴婢劝小姐休息的,可她要坚持面完圣,让公主放下心,才肯回来……这下旧伤复发了,又严重了。”

静懿红着眼睛问:“她伤得重吗?”

漪兰道:“公主自己看就知道了。”

随后她拆了绷带换药,那血窟窿迟迟没长好,又淌出了新鲜的血液。静懿看得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一定很疼。

但是卫卿却还能忍着这样的疼痛,陪她一起用午饭,跟她说笑。

静懿颤声问:“怎……怎么弄的?”

漪兰哽咽道:“去山上剿匪的时候,中了暗器。暗器周围的肉都腐烂了,大都督用烫红的刀子把腐肉去了,才给上药包扎。尽管一直在用止血生肌的药,可是小姐元气大伤,也很难愈合。”

但伤势总归较之前好了些。现今卫卿是劳累过度,加之旧伤出血,才导致的烧热。

第393章 他一直在

卫卿的舅舅舅母帮不上什么忙,也十分担心,请了太医来,都尽心按照太医的吩咐准备所需东西。

卫卿回来,还没就边关的事情跟缪谦说一番,就先昏睡了一些时日。

而京里发生的事,漪兰也多少从缪夫人那里得知了。

漪兰守着床上的人,时时叹息,如今卫卿可真算得上是孤身一人了。等她醒来,又该怎么办呢?

蔡夫人与缪夫人也算熟识了,因为卫卿的缘故,时常有走动。她过来时,与缪夫人闲话了几句,便到卫卿房中来看看。

见到卫卿的消瘦模样,蔡夫人还没说话,眼泪就先下来了。

蔡夫人拉着卫卿的手,轻轻握着拍着,轻声与她说道:“我本以为你去了边关,和大都督在一起,如何都能放心些。可曾想,竟是这番模样回来。”

卫卿的手被她安抚着,觉得好温柔好暖和啊。

蔡夫人还道:“本来想叫晚照一起过来的,可她要照看两个孩子,不方便。卿儿你许还不知道,晚照诞下一双儿女,如今缠人得很。等你快些好起来,就去看看他们。”

顿了顿,又道:“卿儿还年轻,身体还可以养回来,将来婚事,婚事也还有更好的……将来谁娶了卿儿做妻子,那才是他的福气……”

卫卿不知何时醒来的,微微勾起嘴角,动了动手,伸去给蔡夫人拭了拭眼泪,顿时蔡夫人哭得更汹涌。

卫卿有些宠溺道:“娘哭花了就不好看了。”

蔡夫人道:“你快些好起来,娘就不哭了。”

卫卿眼底笑意很虚弱,但也是真心高兴的,道:“嫂嫂的孩子,本就该是儿女成双的。改明儿,我一定要去看一看,义兄俊朗,嫂嫂美丽,孩子肯定也十分漂亮。”

当初离京之前她便已经诊断到了,寇晚照腹中有两个生命,只是没明说罢了。

蔡夫人点点头,落泪道:“漂亮,兄妹两个都很漂亮。”

是夜,蔡夫人离开后,卫卿犹还清醒了一阵,漪兰给她找了一些医书来看。她都是面朝外,微微侧靠着。

灯火温黄,偶尔听得她轻轻翻动书页的声音。

漪兰端了熬好的药进来,放得温凉过后,她端起来跟喝白水一样一口喝尽。

漪兰问她:“小姐要吃点蜜饯去去苦吗?”

卫卿道:“不用,留点苦味也挺好。”

窗外一片浓墨夜色,窗扉紧紧关着,只透出些熹微的光。

卫卿不经意间,将目光移到了窗纱遮挡的夜色里,时而会想起那双温悯的却又深沉如夜的眼来,有些失神。

仿佛那人就站在外边的夜色里,也这般凝视着她一样。

其实,窗外,确实站着一人。

他听见漪兰在房里问道:“小姐为何一直盯着窗户看,外面有什么吗?”

卫卿道:“没什么。”

前堂那边,锦衣卫连夜送了许多补品过来,交给缪谦。眼下缪谦还在堂上接待。

大都督回京以后,自有许多公务要忙。只是除了公务之余,行踪诡异莫测,一到了夜里,既不在卫厂,也不在大都督府。

谁也不知道他去了何处。

殷璄虽一次不曾在她面前出现,却一日不曾落下过。

他每夜都会来,站在卫卿窗外的树影下,守着她。

直到她房中的光亮熄了去,他再等一会儿,确认她已经歇下了,才会离开。

但那都是后话了。

卫卿在养伤期间,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便是,皇帝果然践行诺言,赦免缪公,追封她外公为一等魏国公。

连缪家的牌匾也换了,还是皇帝亲笔题名的“魏国公府”。

这对于京里的显赫世家来讲,已算是绝无仅有的殊荣了。

往后人们提起缪家,首先想到的不是罪臣之后,而是魏国公府。

卫卿知道,皇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封赏,还有一个原因,他可能对太子之死起疑了。

如若太子不是自缢身亡,而是被人谋害,则她外公也是被无辜迁怒的。

这两天里,缪夫人进进出出,送来的滋补品不断。

卫卿不仅要用药,其他补物也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