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夫妇掉马日常(16)
静姝和霁月对望了一眼,猜着是当时通风报信的小丫鬟,便叫进来问话。
----------
小丫鬟估计也是第一次进夫人的屋子,战战兢兢的行了个礼,就低着头等吩咐。能看出来虽然紧张,小丫鬟的动作大致上却也得体。
只是这小丫鬟一进来,静姝就认出来了,上辈子母亲病重,这丫鬟就在屋里侍奉,很是用心。心中有些感慨,原来两人竟有这个缘分在。
静姝喝了口茶,亲切的问道:“小蘋你今年多大了?”
小丫鬟回到:“奴婢今年十四了。”
“哦?那你是个霁月同岁了,听说你和霁月还是老乡,那你是怎么进府的啊。”
“奴婢十岁那年和母亲逃荒来的京城,听说夫人和善,就和母亲自卖为奴进了府里。”
静姝抬头,吴妈妈补充道:“她母亲擅长苏绣,在针线上当值。”
静姝点点头,道:“我看你说话做事都挺有章法,读过书?”
“奴婢的祖父是名童生,因而奴婢听过他读书,自己却不认得几个字。”
静姝问道:“现下,我想把你要到我房里当个二等丫鬟,不知道你乐不乐意啊?”
小蘋喜出望外,赶紧跪下磕头:“奴婢自是愿意的。”
吴妈妈就赶紧拉小蘋起来,定睛一看:“呦,这孩子也忒实诚了,这就哭啦。”
霁月一本正经的辩驳吴妈妈:“妈妈,这是喜极而泣。”
吴妈妈看着霁月呆头呆脑的,连连点头。
静姝也打趣道:“看见没有,我屋子里的丫鬟都要会掉书袋才成。”
小蘋就赶紧应道:“奴婢定然好好读书认字。”
静姝这就领着小蘋回屋里去了。
----------
回到屋里,静姝想了想,叫霁月把屋子里的丫鬟们都叫来和小蘋认识一下。
丫鬟们姐姐妹妹的叫了一通,静姝看着气氛差不多了,便问小蘋道:“小蘋,当丫鬟最重要的是什么?”
小蘋掷地有声道:“自然是忠心,对主子忠心对第一要紧的。”
“那你的主子是谁?”
“奴婢的主子自然是小姐您。”
“那你可要听夫人的话?”
“自然是要听的。”,小蘋很是上道,“夫人是这家里的当家主母,她的话自然人人都要听得。小姐却是我的主子,自然要视小姐的话为最重要的才对。”
静姝环顾四周,看着小丫鬟们都听了进去,便话中有话道:“那你可要记住这话才是。”
等人都散了,小蘋这又重重的磕了一个头:“还没能感谢小姐救我母亲的大恩大德。”
“我不过是随手而为,你不必放在心上。说到底当时你们母女已经是我们家的人了,我有所照应也是应该的。”
“奴婢定然会好好做事。”
静姝把小蘋扶起来,指她坐在旁边的杌子上,“我也不是突然间要你过来。当时让你帮忙盯着前院,觉得你挺机灵的,这才想着提了你的等好替我干活。”
小蘋想了想,低声道:“奴婢从前扫院子并不总在那扫,遇见孙姨娘到前院的时候也不太多,只是孙姨娘每次都挺正常的,奴婢等人见了也只当是夫人派她来的,没有多想过。”
“嗯,我知道了。”静姝想了想,道,“现下你虽然来我院子里了,只从前的丫鬟婆子也要常联系。府里的下人们是个什么脾气秉性你都要了解一二才是。这就是我托付给你的第一件事。”
“奴婢懂得,定然会办好这件事。”小蘋重重的点头。
“我看书的时候,你就来书房跟着一起认字练字吧。读书写字对做事有帮助,对你自身也有裨益,你要放在心上才是。”
小蘋早已经热泪盈眶:“奴婢知道,从前看着祖父读书都羡慕的很,没想到奴婢也能有这么一天。”
作者有话要说:
写孙姨娘和苏静姝互相拼命制造烟雾|弹,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突然感到好搞笑。
(摇头晃脑)
知道男主好几章都没出来,表着急,下章就来赶场啦。毕竟要让男主‘金榜题名时’才能‘洞房花烛夜’啊。( ̄▽ ̄)/
☆、12.再求
这日一大早,苏静彤就掀了帘子进来:“大姐姐,这是我让厨房特意给你煮的梅粥呢,这雪也是是我今早才收的。听闻姐姐今日不思饮食,用些梅粥是最好不过的了。”
静姝有些感慨,上辈子苏静彤也是这样,每日为自己做些养生的膳食,自己也承她的情,想着等自己出嫁了定然要给妹妹也找个好去处。结果自己成了天大的笑话。
“多谢妹妹了。这几日正下着雪,天又冷,妹妹实在不必费心为我做这些。”说着,静姝搅了搅勺子,夸赞道:“妹妹这吃食做的真是雅致有新奇。”
谁知道苏静彤听了这话竟然红了眼眶,抽噎道:“这些个药膳方子都是姨娘教我的,姐姐吃着好也是姨娘的福气。”
听得此话,静姝脑袋里仿佛闪过一道光,只是细想又想不起自己刚刚想到了什么。
没等静姝想出个一二三来,苏静彤就冲着静姝跪了下来:“这些日子姨娘已经知错了,还望姐姐能在夫人面前求求情。”
静姝赶紧下榻把苏静彤扶起来坐下,‘情真意切’道:“好妹妹,你开口了我没有不应的,只是不知道姨娘犯了什么错?我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如何开口啊。”
这一句把苏静彤堵得说不出话来,苏静彤暗恼,平日里觉得这大姐是个没心计的,如今简直是脑子里缺根弦,根本就没办法交流。
吃食也送了,跪也跪了,全然无用,苏静彤再也待不下去,勉强行了礼就告辞了。
----------
霁月看着静姝只拿着勺子在小碗里拨弄,却不张口,咽了咽唾沫,就问:“小姐,你怎么不吃啊,奴婢觉得苏静彤做的还真的挺好吃的。”
“我一想到这梅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吃不下去。”说完又拿勺子戳了两下就放到桌子上去了。
霁月见状道:“既然小姐不吃那我可吃了。”,等静姝点了头就欢欢喜喜的自去吃了。
----------
“小姐,夫人从大佛寺回来了,请您过去呢,说是给您带了七宝五味粥。”
静姝整理了一番就去了正屋。
一进屋子,吴夫人就叫丫鬟:“赶紧给陶陶上粥。今天大佛寺施粥,叫你去,你偏不跟我去。”
静姝就调皮的眨了眨眼睛,笑道:“哎呀,母亲,今日腊八,佛寺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我最不爱和人挤了。”
吴夫人戳戳她的额头,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啊,你就是要看着院子,才不肯离开半步。”说着撇了撇嘴,“你父亲这几日定然是火急火燎的,等着我消气好去西厢呢。若不是你守着院子,只怕你父亲早都悄悄去过了。”
“只怕是堵不如疏。还是要孙姨娘她们放下戒心来才能看出来谁是幕后之人。”
----------
小蘋见静姝总是愁眉不展的,便有些踌躇不决,双手绞着自己的帕子直把帕子绞成了一朵花,犹犹豫豫道:“小姐是不是不放心孙姨娘那边?”
“其实也不光是孙姨娘的事,总觉得这府里有很多事情都影影绰绰的,不够清楚明白。”
小蘋斟酌了半天,道:“既然有事不明白,找个明白人问问就是了。每年府里都有放出去的丫鬟婆子,费些心思找几个老人问问。再不济,还有孙姨娘房里的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有那见钱眼开的,就不愁撬不开嘴。”
静姝听了,连连点头:“是我钻牛角尖了。你和院子里的丫鬟婆子都熟识,这件事我就交给你来办。”
好些日子,事情都没有进展。凡是放出去的丫鬟婆子不是回了老家看宅子荣养,就是音讯全无,衬的整件事情更加扑朔迷离起来。苏老夫人掌家的十几年来,苏府放出来的下人竟然没有一个留在京城能被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