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夫妇掉马日常(26)

作者: 啼莺 阅读记录

静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能默默的陪着。

----------

第二日,静姝带着霁月、小蘋,邀着王霏霏往桃花庵去了。

“虽叫桃花庵,却不只有桃花一种。如今正是百花争艳的好时节,必然姹紫嫣红。听我母亲和舅母讲,这园子是请了大师来设计的,颇为巧妙。”静姝一面掀起左边的轿帘,一边跟王霏霏聊着。

王霏霏凑到小窗口往外张望,嘴里也没停,“我听我父亲说起过这桃花庵,说是仿了苏州园林移步换景之术。”说着扁了扁嘴,瞟了静姝一眼,打趣道,“你家的园子不也是这种的?”

静姝偏着头笑了笑,轻推了王霏霏肩膀一把:“我家那园子小得很。再说了,平日里专门打理出来的花都匠气得很,哪里比得上这里野趣盎然的。”,说完犹嫌不足,伸手挠起了王霏霏的痒痒,“我好心带你来游玩散心,你还笑话我。”

王霏霏不甘示弱,两人闹成一团。到了庵口,服侍的人等了好一会,两人才互相收拾妥当下了轿。

两人赏花还没走了两步,就见前面有一群人围在一起,人声鼎沸。

静姝派小蘋去前面看看。一会小蘋就小跑着回来禀报:“看着是有一个妇人病了,躺在地上起不来”

闻言,静姝脚步匆匆往前走。小蘋见状连忙微微拨开人群,让出条道来。

只见地上躺着一个老妇,旁边还扔着一篮子鸡蛋。这妇人面色泛白,身形消瘦,呼吸急促,不住的张口抬肩,咳嗽不已。

静姝一边派人去请大夫,一边蹲下细细查看。

看着这妇人怕是要不好,静姝急忙问道:“不知哪位带了姜来?”见众人不应,方进一步解释道:“看这位大娘张口抬肩,喉中又有水鸣之声,怕是有哮喘之症。我曾在书中读过,若遇哮喘病发,可取姜在背部用力擦洗发热缓解。”

这时候才有一个紫衣妇人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俺,俺这里有姜。”

若是大庭广众之下为这位老妇擦姜于背,只怕便是病好了这老妇也活不得了。静姝便让随着来的婆子把老妇用轿撵小心抬去附近香客留宿的客房去。顺便将用姜之法告与随行的婆子。

那紫衣妇人也跟着进了屋子。见老妇的哮喘似是缓解了许多,紫衣妇人便出了屋子向静姝一行人一个个的作揖道谢:“多谢小姐,多谢小姐。”

静姝见这妇人替老妇道谢,想着便是旧相识,便托她寻这老妇的家里人报个信。

这紫衣夫人听了便道:“她有个闺女叫大妞,在京中富贵人家当个小丫鬟。我这就给她捎信去。”说着叹了一口气,“这婆娘和俺是一个村子的。说起来她也是命苦,她家那口子早就去了,剩她一个人拉扯她家的大妞和树根。”

霁月闻言便问道:“那怎得不说于她儿子听。她闺女给主家干活,怕是一时三刻不能来吧。”

那夫人看了霁月一眼,回道:“姑娘你跟了这位天仙似的小姐,哪里知道俺们这些泥腿子的苦。她儿子呀,三年前从军后便再也没有消息啦。如今全靠大妞每个月的月钱过活呢。”

听着这家人这么惨,静姝也不好说什么,等请的大夫来看了诊替付了药钱便送这两人回村子去。

进了村子,家家户户门外都晒了许多草药。那紫衣妇人见静姝和王霏霏有些稀奇,便道:“俺们这村子背靠的山上药材多,没事了大家就上山找些草药回家卖钱去。那桃花庵前面的周家庄里就有集市,来来往往方便的很。”

到了一个土胚房前,紫衣妇人便扶着老妇进去歇下了。“俺看在这里就使得,今晚大妞必然要回来的。”

静姝想了想,道:“我看你们村子里草药也不少。我这里有个医书上看到的古方,若是这位大娘的病未能根治,也可一试。”,见这妇人目光炯炯,接着道,“取十八钱白芥子、五钱细辛、三钱白芷、两钱轻粉成末。再用蜂蜜调制成药饼。每日用姜将背擦热,将药饼贴于大椎。二十贴内就可根治。”

紫衣妇人嘴里念念叨叨的把药方记下,跪下就要给静姝磕头。

不过举手之劳,静姝哪里肯如此,只赶紧扶起妇人便离开了。

在村子的大路上还看见一个女子莲步轻移,长得颇有异域风情。王霏霏对着静姝兴致冲冲道:“你看那女子是不是不像我们中原人?”

那女子仿佛听到了王霏霏的话,头一低就匆匆走开了。

静姝就嗔怪道:“你看看你,把人都给吓跑了。”说着自己也有些话好奇,凑到窗边看着那女子的背影,“不过她梳的可是妇人发髻,看样子是也嫁到这个村里了呢。”

这个小插曲两人很快就忘了。

开开心心的在庄子上玩了几天,直到王霏霏母亲派了身边的管事来催,两人这才依依不舍的分开了。

----------

这日,周江远准备去四时书局逛逛。

记得静姝还是很喜欢看那些奇闻异事之类的书,周江远暗暗想着,自己要找上几本好看的给静姝送去。

在书架上翻看了许多都没有特别好看的,周江远只好随手选了两本游记。到了结账的时候,周江远发现掌柜的手边放了本《普济方》,有些奇怪便问道:“如今还上医书了?这《普济方》医药世家怕是都有,怕是卖的不好吧。”

周江远常常来书局,掌柜的自然是知道的,闻言也不遮掩,直道:“这是替位小姐留的。那小姐发话有关之书一概留下,我这才留了这一本。”

听了这话,周江远心口砰砰直跳,连忙问道:“不知是哪家小姐?”说完,又觉得自己实在唐突,便补充道,“爱看医书的姑娘我还是第一次听闻,因而有些好奇。是在下失礼了。”

掌柜的摆摆手,并不以为意:“这位小姐上街戴帷帽,咱们哪里能晓得。”

作者有话要说:

1.葛花解酲汤就是一种解酒汤。

2.女主拨弄的妆奁里的蝴蝶触角就是前文把苏静彤气的跳脚的那枝累丝镶红宝石蝴蝶簪。让它友情出镜一下。

3.太常博士:明朝正七品的官职,是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

4.这个哮喘小偏方是我在百度上面查到的,综合了一下,大家看看就好,别当真啊。毕竟我不是医学僧啊。

☆、21.掉马

虽然掌柜的语焉不详,可周江远直觉说的那个人就是静姝。

静姝从前只爱看些话本或者奇闻异事之类的,如今竟然四处找医书。看来静姝和自己一样重生了。不知道那天到底出了什么差错,鹰扬的书没能吸引静姝。也对,重活一回,静姝定然谨慎万分。说起来路边人卖的书很有可能来路不正,静姝不愿冒险也属正常。

想到这里,周江远忍不住了。“备马。”

等周江远赶到吴夫人的庄子上时,得知静姝同王大学士之女去了桃花庵,又马不停蹄的赶去了桃花庵。

在桃花庵里转悠了半天,周江远都没能看见静姝。正想着两人是不是正巧错过了,就见鹰扬疾步而来,行了一礼道:“少爷,听来上香的村民说有两位貌美心善的小姐用一块姜就救了附近村来的村妇。现下只怕送那老妇人往村里去安置了。”

两人多番打听才知道了村子的具体地点。

鹰扬有些纳闷:“少爷,如今苏姑娘不在庄子上,我们等苏姑娘回来就是了。为何定要去村子里?”

“你不懂。”有的人一刻都不能等,一定要马上见到才行。要把上辈子自己没说出口,没勇气说出口的话告诉她才行。

等二人骑马扬鞭赶到村子口时,只见村里来来往往的都是青布衫裤的村民,哪里还有静姝一众人的影子。

今天真的是奇了怪了,两个人总是碰不上,周江远摇摇头,骑着马儿慢慢悠悠的往回走。

“少爷。”走到村口的时候迎面来了一个穿桃红色比甲背着石青色小包袱的丫鬟恭恭敬敬的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