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今天作死了吗(39)+番外
言瑾很清楚这只小鹰在平安心里的分量。这孩子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抱着这只小鹰不撒手,宝贝的跟什么似的,可现在他却愿意把自己这么宝贝的东西送给景淮,言瑾忿忿的想,“我都没这待遇,”但随即又在心里安慰自己,这可能就是天生的血缘关系的羁绊吧。
景淮美滋滋的收下了儿子送的小鹰,将人重新揽在怀中抱了抱,拍了拍他的背,道:“乖,去找你娘亲吧。”
平安像只小糯米团子似的一把扑进言瑾怀里,景淮望向言瑾,道:“那我就回去了。”
言瑾眼中无甚波澜,“回就回呗,我又没拦着你。”
景淮现在还不敢指望自己家这个小没良心的能说出一句挽留的话来,不过,既然儿子都骗到手了,还怕媳妇儿不上钩吗?
言瑾带着平安回府的时候护国公夫妇已经回来了,平安像一只欢脱的小兔子一样跳了过去,道:“外公外婆,安儿可想你们了。”
“哎呦,我的乖孙子,”护国公抱了他一把,“有多想外公啊?”
平安奶声奶气的道:“安儿想外公想的都吃不下东西睡不好觉了。”
“乖孙子真会说话,”护国公将给他准备的奶酪点心递给他,道:“这是奖励我们安儿的,不过不能吃多哦,吃多了要坏牙的。”
平安拿着点心欢快的跑了,护国公这才望向言瑾,道:“我听说那混蛋来过了?”
自从出了三年前的事,护国公一直管景淮叫混蛋。
言瑾点了点头,“大哥让他回来给平安送东西。”
“言璟也是混蛋!”护国公道:“你大哥怎么想的,他还想把自己的妹妹往火坑里推不成?”
护国公在屋内走了两遭,道:“你要嫁谁都行,只要你喜欢,爹都不反对,但是景淮这混蛋,你要是不想把你爹气死,就离他远一点。”
言瑾点头,算是同意了。
另一边,景淮基本上是跟护国公的信一块儿到的东海,营帐内,言璟将一封信丢给景淮道:“看到了吧,帮你这一次,被我爹一顿教训,直骂我这个大哥做的不称职,把小瑾往火坑里推呀。我不管,这人情我给你记着了,到时候记得还我。”
“大舅兄说的是,”景淮连连点头,“只要大舅兄能帮我把小瑾娶到手,您让我干什么都成。”
“话别说的太早了,”言璟换了个舒适的坐姿,道:“我听说李恪最近对小瑾挺上心的,又是在我爹面前说好话又是请求陛下赐婚的,只要小瑾点了头,这事儿会办的很顺利。”
景淮在心里小声咒骂了一句,虽然相隔千里,但并不妨碍景淮吃这一口酸爽无比的老陈醋。
景淮自打从京城回来后,每次与东倭人作战都不要命似的冲到最前沿。战后几名小卒聊起了闲话,一人道:“话说咱们小侯爷怎么了?最近打仗这么拼,着什么急啊。”
“能不着急吗?”一人接话道:“媳妇儿快被人抢跑了,不急才怪呢。”
在场的士兵大多常年驻守东海,不了解这事是个什么情况,被知道详情的人详细的讲述了一番,“话说咱们小侯爷的前妻是言将军的亲妹妹……”
“那也不对呀,”有人听罢不免露出疑惑,“既然他们早就和离了,那现在言姑娘要嫁给晋王不是很正常吗?小侯爷为什么不高兴啊?”
“脑子转个弯行吗?还能为什么啊,旧情难忘呗,”众人听罢哈哈大笑,“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这话可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有人惊奇的问:“那言家姑娘能嫁给晋王吗?若这是要是成了,言家可就出了一位皇后,一位王妃了。”
“这谁知道啊,”有人接话道:“我看言将军挺看好小侯爷的,说不准小侯爷就跟这言家姑娘复婚了呢。”
“醒醒吧你,一个王爷,一个侯爷,是个姑娘都知道该怎么选。”
“那言家姑娘为什么没嫁给晋王呢?说不定也对侯爷念着旧情呢。”
“是啊,咱们小侯爷仪表堂堂,又有谋略,又会带兵,比着晋王也不差啊。”
“那晋王差吗?能得嫁王府,谁愿再入候门?”
“咳咳,”景淮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帐外,众人看见他连忙噤了声,景淮大步流星的迈了进来,环视一周道:“强调一下,言瑾是我妻子,以前是,现在是,以后还会是,明白吗?”
人群中不乏有胆子大的,调笑道:“小侯爷,你们不是早就和离了吗?”
“谁规定了和离之后不能复婚的?”景淮绝对不能忍受他们把言瑾和别人凑一对,尤其这个人还是李恪,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夸下海口:“你们都给我瞧着,等小爷我打完这场帐,回去我就娶媳妇儿。”
一人笑问:“侯爷,人言姑娘能嫁给你吗?”
“儿子都生了,你说她嫁不嫁啊?”景淮说着还不忘拿出自己怀里的小木鹰跟他们炫耀,“看到了吗?我儿子给的,知道我在我儿子心里的分量了吧?算了,一群连媳妇儿都娶不上的人,是不会理解小爷的感受的。”
众人在心里默默腹诽:“就你有妻有子,这个妻还是前妻。”
这厢景淮正得意,那厢却有看不过眼的偏要找他麻烦,打趣道:“侯爷,咱们听说您当初是被言姑娘给休了的?”
“咳……咳咳,那……就是……那什么,”景淮瞬间有点不知所措,辩解道:“夫妻双方基于同等的意愿签的和离书,能……能叫休书吗?”
“我听说是言姑娘提的和离,侯爷,您这跟被休也没区别啊。”
“放屁,”景淮梗着脖子辩解:“反……反正爷没被休。”
作者有话要说:
景淮:“我告诉你们,我不是被休的那一个,那叫和离,和离明白吗?”
众人:“被迫和离的不是等同于被休吗?”
第39章 终战
东倭人战场失利,龟缩了数月,可今日来的动作却突然多了起来,军队调动频繁,例行的海上巡逻增加到一天八次,警戒状态更是调到了最高级。
言璟将最新截获的情报递给景淮,片刻后才道:“看出什么来了?”
“这帮倭人怕是要发动总攻了,”景淮仔细分析道:“据我所知,东倭人连年开战,国库的银钱早就支撑不住了,听说去年他们那个财政大臣上了一份财政报表,国内财政已然连续赤字了三年,他们的国主为了养战,加收赋税,百姓怨声载道。这个津川弘一打了一年也没打出什么水花来,想必是国内的那位着急了。”
言璟嗤道:“国内民生不稳,财政堪忧,这津川弘一打不出半点儿水花便罢了,反而将战事一拖再拖,不急才怪呢。吩咐下去,各军加强警戒,严防倭人突袭。”
半个月后的午夜,倭人趁着夜色以及薄雾的掩映,派出一支先遣船队直奔东海城而来,瞭望塔上的哨兵发现不对,连忙拉响了警报。言璟一方面命各军警戒,准备作战,另一方面也不免疑惑:“为何倭人出动鸟船做先遣呢?鸟船虽然行进速度快,但并不适合用来做先遣啊,难道是……”
言璟话未说完,倭人的先遣船队已然做出了反应,只见这些鸟船行进后,突然点燃了船体,上面放了充足的干草和燃料,近六十艘鸟船同时燃烧,在漆黑的暗夜中分外耀眼,凭借风力直冲大梁水师而来。
“津川弘一这个疯子,这是打算做拼死一搏了,”言璟沉声道:“令各舰队散开,将铁蛟舰给我调到最前沿,调整火炮口,自行瞄准敌方鸟船发射。”
火炮轰鸣之声响彻夜空,水花火光四溅,燃着的鸟船被火炮击中,顷刻间樯橹灰飞,船体四裂,火光崩裂入海,带来不一样的震撼,也有小部分鸟船冲进大梁船队之中,引燃了不少船只,言璟一边密切注意前沿状态,一边急令人灭火。
传令兵猛然冲了进来道:“报言将军,战副将知晓了这边的状况,问是否要增援东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