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甜点香满园(155)+番外
可裴华脖子上空空荡荡,穿得也不厚实,裴勇刚下了驴车,门里门外都是人,七嘴八舌的,乱糟糟一片,焦点都在柱子身上,而杜大山早已经在杜芊芊嘱咐李菊花给柱子拿小褥子的时候就已经回了家,拿了自己的风帽出来,二话不说戴在裴华的头上。
几个人稳着后车板,帮裴华抱着柱子坐稳,裴勇也跟着坐了上去,而裴大娘和李菊花也都踩着往车上踏。
“娘,嫂子,你们就别去了,家里也得留人,给柱子熬些骨头汤什么的,人去太多也没什么用。”
其实,还有个缘故,正生哥为了帮忙,一刻也没耽误,车上一筐果子都没放,今儿个看来他还得往返多跑几遭了,等去了医馆也不知要多久的功夫,裴华是想着送到了就让正生哥自己去忙,给柱子接好腿后,雇辆马车回来也是一样,如果他娘或者嫂子去了,只怕又要生出多少口舌是非。
可是婆媳俩哪里能放心,也不听裴华的劝,非让对方留下,争相往上爬,可是俩人经过刚刚的惊吓又都有些腿软,颤颤巍巍地把个车板踩的“吱呀”作响。
裴华低头看了看怀里的柱子,脸色比先前更惨白了些,叫唤的声儿都小了许多。拧了眉头,伸手暗使了点劲将车缘边的婆媳直接推搡出去一两米远,称呼都省了:“不能再耽搁了!你们回去给柱子做好补骨头的,在家里候着!”
又将小褥子围着柱子掖好,对着前头的张正生:“正生哥,多谢你了,咱们快走!”
“好!你抱着柱子坐稳啰!”张正生一扬手里的鞭子,“啪”地一声脆响,打在了车辕上,驴车出发了。
裴大娘和李菊花被裴华推得差点摔了个屁墩儿,被门口几个婆子媳妇搀了才勉强站住,俩人都觉得脸上无光,可毕竟眼下有求于人,只能忍住对裴华的不满,跟在驴车后头小跑了几步,哭天抹泪地殷切嘱咐:“可得给柱子用那最好的药,别攥着银子舍不得花!”
幸好车上还坐着裴勇,不然别人听见了还以为裴华有意拿着银子不给柱子用好药呢,杜芊芊暗自翻了个白眼。
只是杜芊芊不知道的是,那婆媳俩还真有那么层意思,都懊悔银子拿出来早了,被裴华收着,应当交给裴勇就好了,那可是足足三两,只好希望裴勇机灵着点、看着点。
这些小肚鸡肠、弯弯绕绕见不得人的心思,季桂月一下就听出来了,安安沉手得很了,季桂月早就将安安放到地上牵了他的手站着,刚刚这一会子看下来,她早看不下去了:“那银子本来就是华子兄弟挣回来的,一大早为了柱子奔来跑去,怎么就落不着旁人的一句好呢!”
说这话的时候季桂月是脸对着门口聚着的那一群人说的,可是谁都听得出来是讥讽裴大娘和李菊花的小心眼儿,旁边就有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大抵是为裴华鸣不平的。
杜芊芊听了简直要为自己嫂子鼓掌,裴家三个看的顺眼的都走了,剩下两个看不顺眼的,杜芊芊也不想留在这儿了,“嫂子,我去拿了茶盏,咱们回家吧!”
“好嘞,我在门口等你,你快点出来!”
姑嫂俩一唱一和,和那气得脸色发红的婆媳俩颇有暗地里针尖对麦芒的架势。杜芊芊那盏桂圆红枣茶算是白泡了,裴大娘和李菊花此时只记恨季桂月的嘴,连着杜芊芊也埋怨上了,将那杯补神提气的茶早忘之脑后。
“忘人大恩,记人小过”,这是杜芊芊对裴大娘和李菊花的评价,因此她泡这盏茶的时候就没盼着让她们说句好,和嫂子一起暗讽她俩的时候也不怕记恨。
一顿忙乱,送走了柱子他们,季桂月姑嫂俩也回了家,可门口还聚集着十几个乡邻街坊,眼下裴大娘和李菊花可没有心思和他们寒暄。
她们要发愁的事,一件比一件让人头疼,柱子那条腿能不能接好,会不会留下什么病根,而更让她们如履薄冰的是栾县丞那头,村长家三口人去了也快半日了,裴大娘和李菊花简直蜡烛两头烧,滚烫的油里煎熬一般,坐都坐不安宁。
刚打算关门回屋,有两三个媳妇蝎蝎螫螫地挤进门来,她们想要聊的是昨晚裴华和李曼的事儿,一大早被裴大娘她们骂走了几个,可眼下她俩正是满头包六神无主的时候,说不得变个法子问,她们心下一慌什么都说了。
“裴大娘,你家那二小子不会真回了亲了吧?昨晚就有人同我说了,我只不信……”
她们可是错看了裴大娘她俩了,心再慌,也不能让别人占了这口头上的便宜。
“扯你娘的臊!你别打量你这么着说我就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还什么只不信?都给我滚他娘的!”
第206章 正骨
第二拨来探口风的也被骂走了,那几个妇人也没那么好惹。
“以往仗着村长的势,在我们面前拿腔拿调,现在还想压人?呸!有什么了不起,得罪了村长和县丞,只怕连我们都不如!”
“就是,咱们走,等村长他们从县里回来指不定怎么收拾他们一家呢,都离他们远些,别被他家带累了。”
“还到处吹牛放话,说是明年成亲,这才叫现在我眼里呢!”
门外那几个妇人冲着裴家紧闭的大门骂了几句才散了,若是以往裴大娘和李菊花哪里能忍得了这口气?再说也没谁敢这么同她们说话。
李菊花怨声怨气地抱怨:“狗眼看人低,前几日还巴巴儿地来凑近乎,如今看我们家失了势了,立马就来踩了。”
“怨得了别人?这事儿从根上不还是华子惹的祸么?”裴大娘直觉这两天算是倒了霉了,坏事一桩接一桩,说着说着就全都集中到裴华身上了,婆媳俩有气没地撒去,一致认定,裴华就是家里的“丧门星”,这一连串的事儿都打他那儿起的。
所以杜芊芊才会对她们有那样的评价,这会子裴华还在为柱子的事儿忙了,她俩已经翻脸不认人,抱怨上了。
裴华那里一路赶到医馆,和裴华判断的一样,的确是骨折了,幸好送去的及时,且伤的不算严重,只是大夫给柱子接骨的时候费了些精神,孩子么,都是怕疼的。那大夫稍微碰一碰,还没使力呢,柱子就如同被开水焯的虾米一样蹦窜起来,满口嚷着疼。
这可不是惯孩子的时候,无法,裴华负责固定他的身子,裴勇稳住他的右腿,而张正生则在一旁看着柱子四处乱挥舞的手。
好在大夫手法利落娴熟,先是手摸心会,手指指腹轻轻触摸柱子左腿受伤的位置,由轻到重、由浅及深,算是对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本来来的路上已经没力气哭的柱子,被大夫这一检查泪珠儿又爆了个满眼,别说裴勇和裴华心疼,就是张正生也看着心里十分不忍。
“孩子,莫怕,马上就好。”那大夫先是安慰了下柱子,接着又安慰裴勇他们,“幸好没有骨碎,无大碍。”
本来担心地心都撮到一起的裴勇,听到大夫如此说,才放松了一点。
柱子听见说马上就好,明显攥着裴华胸口袄子的手也松缓了些,那大夫朝着三个人使了个眼色,三人心领神会,手底下都使了劲,将柱子紧紧固定住,接着大夫下手稳准狠,拔伸牵引、提按端挤,用力均匀,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正骨复位最忌多次反复,一旦多次正复,往往骨折点周边的肌肉也会受损,肿胀加剧,后续的复位更加棘手。
不过几个起落,柱子的骨折正骨已经完成,这是伴随着这几个起落的,还有柱子快要刺破耳膜的尖叫。
裴勇听见儿子的惨叫,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掌心里全是汗,心里十分感激裴华将裴大娘和李菊花推下驴车的决定,否则这俩看到这情形,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已经接好了,孩子,接下来,真的不疼了,再不骗你!”
那大夫行医多年,这场面不知经历了几多,早见惯了,还同柱子开起了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