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甜点香满园(260)+番外

作者: 哞哞 阅读记录

而砸就粗糙多了,往切菜板一搁,拿起粗擀面杖可劲儿砸吧,捣烂后放进盆里揉搓成形,和揉相比,砸出来的猪胰子皂体表面粗糙,因此也就是小作坊或者自家做的时候会用砸这个法子。

一头猪的胰脏能做十来块的猪胰子,够一大家的人用上大半年的。别看猪胰子既谈不上美观,也没有香气,但是它不仅将烈性的碱变成了温和的,但是在冬天皲裂的双手用猪胰子吸上几次就能变得绵软光滑,“猪胰子,油性大,手脚裂了全不怕”,村里头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舍得买的。

杜芊芊买的这个比普通的更讲究些,还加入了些皂角和冰片,价格也贵上一些,不过杜芊芊切起来丝毫没手软,切好了一小堆用滚水冲入搅拌,等溶化冷却,用来浇水仙头,这样可以帮助水仙头吸收水中的养分,促进更快地开花。

“这能行吗?”季桂月在一旁看杜芊芊往里头浇猪胰子水,直犯嘀咕,瞧着怎么不太靠谱啊,迟点儿开就迟点儿开吧,别再将它弄死,不过后半句话季桂月咽进了肚子,没说出来,看杜芊芊这么忙忙登登的兴头,怕扫她的兴。

杜芊芊小心地用手指蘸了往水仙头上洒,毕竟是碱性的,一股脑倒多了还真不好,神秘兮兮地保证:“嫂子,你就放心吧,我让它开它就肯定会开。”

“哎呦,把你给能的,要是开不了看我不笑话你!”季桂月一面同杜芊芊说笑,一面注意在兔笼子前面逗兔子的儿子。

安安和这两只兔子感情算是处出来了,小孩子喜欢小动物似乎是天性,每天到了喂兔子的点儿,比家里大人都记得牢,听自己小姑说兔子不能吃沾了凉水的叶子,他就自己个儿坐兔笼子旁的小杌子上,仔仔细细地检查,若是发现一丁点儿水气,必定要拿自己的衣服角擦个干透再去喂。

原本季桂月他们还担心兔子会咬人,可是观察了几次发现,或许是因为人家兔子伙食太好,压根瞧不上安安肉嘟嘟的手指头,又或许是通人性,从来没咬过安安,哪怕安安淘了将手指头戳进去逗兔子,人家俩兔子最多蹦一边儿去不理。

杜大山从隔壁回来就瞅见堂屋里和乐融融的这一幕,儿子逗着兔子,媳妇儿同小妹看着孩子同小妹说笑,而小妹浇着花,三个人面儿都带着笑模样。

“咋了?吃了蜂蜜屎了,笑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季桂月就是这脾气,发现杜大山笑眯眯盯着自己瞧,虽然心里甜着呢,但脸上却有些臊疼,说些别扭话来掩饰掩饰。

“没有,就是柱子他娘回去就说俺妹妹的坏话,结果被柱子吼了,抹眼儿泪呢。”饶是老实人杜大山,也带着些幸灾乐祸的架势,谁让她排揎自家的小妹呢。

季桂月佯装撇了撇嘴,“咳,你这做哥哥的还没人家孩子得力呢!”

“她在柱子屋里说的,我也没听着啊!”

杜大山的烟斗做完了第一批,工钱已经到手了,钱掌柜也是个爽快的,直接将杜大山同收烟斗的成品铺子搭了线,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不然自己横在中间,没得一分钱好处,时间长了也惹人猜疑,索性两头牵线,工钱当面两讫,自己这个人情也做稳当了。

下晌杜大山没忙第二批的烟斗,而是先赶着给裴华做个拐杖。

枣木最适合做拐杖,尤以干透的枯枣树最佳,杜大山自己个儿去后山上挑,寻了有小半个山头才选了颗满意的,既有适合做拐的树杈,长度也合适,粗细也合适。

都说“长木匠短铁匠”,木匠下料时可不能可着头做帽子,得适当多留出些富余,不然万一截短了,整个料就废了。

天然的枣儿树没有笔直上下的,杜大山将枣树枝扛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火烤,将弯曲不直的地方烤热,趁着热用力进行校正变直。

刀、锉上场,将枣树枝表面的树皮去掉,接着照着形状,又是削、又是砍、又是截、又是钻的,杜芊芊好奇赖在木匠房里瞧了一会儿,发现还真是神奇,就是这么削、砍、截、钻一番,刚开始还没看出什么名堂,可是渐渐的,拐杖雏形就出现在了杜大山的手里,发自内心觉得神奇,将自己哥哥好一顿夸。

将杜大山夸得笑起来,手里的斧子都有些抖,季桂月进来送羊乳,赶杜芊芊出去:“做完了你再来瞧,这东西一个拿不稳砸下去就不得了,大腊月里你给我做祸呢!”

杜芊芊也怕自己呆着让哥哥分心砸了手,乖乖往外走。

“不用,我这里动斧子的都做完了,就剩下打磨和上油了。”

木贼草表面有纵棱、粗糙,是木匠最常用来打磨东西用的工具,抓了一大把,将拐杖裹了个严实,稍稍用力,将拐杖表层的树皮、毛刺以及刀砍时候形成的缺陷给打磨掉,杜芊芊见这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想自己也帮帮忙,结果刚磨了几下手心儿里就扎进去好几根毛刺,疼得眼泪都差点下来了。

毛刺虽小,但是钻进肉里,光靠指甲是很难拔出来的,季桂月拿了针仔细地一根一根给她拔了,又是一阵疼,杜芊芊忍不住地想缩回手。

“让你逞能,这木匠活哪里是你这细皮嫩肉的姑娘能干的?”季桂月刀子嘴豆腐心,口里说着狠话,下手却更轻了。

那里杜大山打磨完了、给拐杖上油了,桐油澄清,不仅可以增加美观度,它还防水、防潮、防污还耐酸碱,杜大山舍得下本,刷了三四遍才罢,等干透了又自己拄着试了试,不妥帖的地方又细致打磨一番。

季桂月瞧着就感叹道:“人心都是肉长的,你说裴家那婆媳两个,要是对华子有这般用心,也不至于凉了他的心,同她们不亲近了。”

就如同裴华的腿伤好得这么快,用季桂月的话来说,就杜芊芊照顾的那份用心满天神佛瞧着也不忍心,再不好也不能够的。

第351章 装作听不懂的样子

裴华能下地了,城里大夫说十有八九能好到看不出受伤的影形,吉安村这么大点地方,不过半日不到的功夫就传到了村长家。

这阵子村里发生了许多的事儿,又到了年底,村里人从早到晚都忙忙登登,倒也不比农忙时节空闲多少,只是这份忙碌并没有如何感染到李曼母女,她们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栾夫人那里已经为李曼相看了不下五个了,可是李曼都能挑出毛病来,娘儿俩三天两头坐了马车往城里去,在家的天数倒不及在城里的多,本来那些事儿李曼也不甚在意,知道不知道的对她而言也没什么要紧,但裴华的事儿不一样。

昨儿被姨妈好一顿说,李曼正气不顺着,边喝着粥边同爹娘抱怨,“姨妈也真是的,嘴里说要给我挑个趁我心的,却还拼命撮合我和那个书呆子!”

这些话当着栾夫人的面李曼是不敢说的,但是不说不代表她就没有怨言。

“这怎么能怪你姨妈?你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不行,文博这小伙子有什么不好的?”

“好什么好?呆头呆脑,话也不会说,成天只知道酸唧唧地背诗。”

真真儿是一物降一物,李曼娘心里腹诽着,像裴家那小子一样整天不理你,倒像个宝贝疙瘩了?

就着粥吃的是干巴菌炒青椒。

论起来,菌子是不值钱,孟夏草木长,夏日雨季的后山是明亮、丰满且浓绿的,草木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极度饱和的状态,显示出近乎于夸张的旺盛,特别是落几场雨、打几次雷后,村里人挎了篮子尽管采去,什么菌子经常出现在树丛中的哪片苔藓里都了然于胸,各种做法,足过月余的嘴瘾,但是隆冬腊月要想吃新鲜的菌子那是极难得的。

这些难得的东西,栾县丞家厨房里是不缺的,特别是备年货的这段时间,一车板一车板的好东西拉了来,从后门运进去,什么肥鸡野鸭子在这个时候竟排不上个儿了。

上一篇:欢喜大神探 下一篇:状元夫人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