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凰结(175)

作者: 公路飞行 阅读记录

梁冠璟苦笑,“心软是有的,心动是真没有,我跟他多少年没说过一句话了?他是武将,平时也不上朝,面都见不着,你吃什么醋啊?”

苏铭玥道:“自古皇帝后宫都是佳丽无数,武瞾也不例外。”

梁冠璟道:“我又不是武瞾,再说了,我还不是皇帝呢,就想这种事,朝里每天忙不完的事,批不完的奏折,你也在御书房帮忙,你看我有没有精力去找相好的?”

“自古皇帝都忙,也没耽误寻花问柳啊?”

梁冠璟楼了她道:“我心里只有你一个,如今看谁都没有俊丑了,这世上若没有你,我都不知道我会不会跟允漴一样发了疯。”

苏铭玥心中一沉,“允漴也是可惜了,若是康后尚在人间,他不至于变成那个样子。”

梁冠璟道:“所以你要好好保重身体,我身边不能没有你。”

苏铭玥紧紧地抱住了她,什么顾长风,什么王婉妍,她何必为这些人自寻烦恼?她的阿源是她一个人的,谁都抢不走。

贞化元年,梁冠璟刚满四十岁,离龙座一步之遥。

但是这一步跨出去,便是逆天改命,混乱乾坤,朝野哗然,举世震惊。

这一天来得毫无预兆,之前三岁的贞化帝已经好久没上朝了,他以往头痛脑热的不上朝也是有的,过两天好了就又来了,满朝文武们早已习惯。若是皇帝来了,无非前面加个吾皇外岁万万岁,若是皇帝未来,没关系,只喊皇祖千岁千千岁就好了。

结果这一天皇祖还没来上朝,司礼监先一步站出来颁布了贞化帝的退位诏书,然后皇祖走出来坐到龙椅里,等待群臣的跪拜。

贞化帝才三岁,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可能写出那样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的退位诏书来?

大臣们僵持着,不肯跪下来三呼万岁。

贞化二年六月六日,在梁冠璟即将满四十一岁的最后一个月,贞化帝下诏退位,让贤于皇祖梁冠璟。

六月六日,晴。

黄历上说这一天火迫金行,冲龙煞北,忌远行,宜沐浴、开张、嫁娶、起工、入宅、洗晒。

六月七日,大暑,晴。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有血光,忌远行,宜诵经解灾。

作者有话要说:

老夫掐指一算,明日适合开坑,

请移步,欢迎收藏。

我写不好百合,还是滚去写耽美吧。

第四卷 明日同步更新,最后一卷会砍掉一些细节,但是我琢磨着再烂尾也比冰火强一点,我的夜王,我的龙妈,没了他们,还提什么冰与火之歌呢?恨死我了!

第143章 吾皇万岁万万岁

贞化二年六月六日, 晴。

这一天是民间“洗晒”节, 有人说女帝选择这一天颁布诏书即位不光是为了实现四十岁登基的宏愿, 更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用心及其险恶的决定。

六月六日,几乎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群臣激愤,质问皇祖。

梁冠璟道:“诸位认为朕下月登基可行的, 留在殿中,我们今日事今日议;若有进言纳谏的,可上奏疏, 朕自当细细批阅;若要咆哮朝堂的,御前侍卫只能将人请出大殿了。”

“梁后,你是铁了心要学那武瞾,登基为帝了?”朝中一直有心怀不满的大臣, 对于后宫干政颇有微词, 若是胆子大一点心直口快一些便第一个冲出来质问了。

“姚大人之前口口声声喊朕皇祖,怎么现在改口叫梁后了?”梁冠璟微笑,“若是姚大人一时之间觉得改口挺难,朕容你继续称呼朕为皇祖,直至姚大人的气顺了为之。”

“皇祖,太-祖皇帝创下的基业不容巧取豪夺, 您以梁姓而称帝, 为一国之君,如何对得起泉下的列祖列宗?”

梁冠璟道:“萧大人的堂兄膝下无子, 万贯家财归了二房三房,孤女寡母寄人篱下缺衣少食, 萧大人逢年过节不知道有没有去瞧过你堂嫂过得好不好,几个侄女儿在婆家有未受到欺凌。自然,萧大人住着京城最好的宅子,日理万机,对这些是不怎么上心的。”

那位萧大人满面通红,他的同僚站出来道:“萧家的财产若是落到他堂兄的遗孀手里,这以后不是要便宜了外姓人?”

梁冠璟道:“朕又没说要改国号,朕的子女尚且年幼,将来自然依祖制悉数让韩家的子孙继承,皇帝不急你急什么?”

“皇帝若是年幼难当大任,可由上皇回京亲理朝政,上皇在位期间文可治国,武可杀敌,是那施肇达狼子野心谋朝篡位,如今兵乱已平,正是迎回上皇的好时机。”

梁冠璟道:“上皇体弱,要在南宫继续休养。”

“上皇弱冠之年,休养这些时日必然龙体康健。”

梁冠璟道:“上皇说要继续休养,而且打算离开南宫归隐山林。”说着掏出一封信,“这是上皇一个月前写给朕的亲笔信,是他规劝朕登基称帝。”

“上皇若体弱,从弟周王等人可即位。”

梁冠璟道:“你要是病了,家里还有嫡子,你会将自己的家财爵位给你弟弟和弟弟家的儿子吗?”

“皇祖,你已经权倾朝野,为什么一定要称帝?!”

梁冠璟道:“朕之为人君,乃天命所归,不是朕铁了心要学武瞾。”

有大臣开始转身面南哭号太-祖皇帝,“苍天在上,百年基业如今要落入这妖妇手中,太-祖皇帝若泉下有知……”

梁冠璟手一挥,早有神机营的御前侍卫上来,把那大臣请出殿去。

“走就走,我不在这里做女人的官!”

很多人又跳出来抬出太-祖皇帝和祖制说事,梁冠璟道:“太-祖皇帝也没说女人不能当皇帝,如此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朕临危受命,依承太-祖皇帝的遗愿,励精图治,要将我朝发扬光大。之前这一年来,朝堂上下,朕与诸位可谓君臣相处融洽,如今朝野内外,欣欣向荣,中华上下,国泰民安,朕心甚慰。皆道朕招贤纳谏,求贤若渴,若有觉得朕哪方面做得不好,诸位可仗义执言,朕一定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希望今后君臣仍可再接再厉,同舟共济,各位愿辅佐朕于左右的,自然能得重用,若是一身傲骨,认为女帝登基乃奇耻大辱,可自请脱去官帽,离开大殿。”

“走!不稀罕给妖妇做官!”大臣们拉帮结派,相携离去。

“慢着,朕说的是,脱去官帽,离开大殿。”

听罢此言,大臣们纷纷丢下官帽,有些大臣甚至连官服也一并脱了。如今是六月天,官服之下就没穿什么了,脱官服到底有些犹豫,还有些则无所谓,横竖坦坦荡荡,赤膊露体又如何。有犹豫的,还要被同僚奚落,甚至帮着来脱衣服,觉得上首坐的是女皇帝,臊一臊她也是好的。

自然,也有些人心里打着别的算盘,审时度势,看在高官厚禄的面子上决定要留下的。或者与那些出去的大臣有过节的,偏偏决定留下来,与那些人唱反调。

“容诸位思虑再三,若有改了主意的,随时可回来上朝,限七日。超出七日,过期不候。”梁冠璟又道。

朝堂里一下子走了一百来位大小官员,只是剩下的也没说要走,开始吵吵嚷嚷起来,车轱辘话无非就是女人怎么能当皇帝,后宫不得干政,梁后这样属于谋朝篡位,神机营事变不冤!

六部九卿面面相觑,当年听宣遗诏的剩下四名大臣,也不好意思立刻改口,毕竟之前在朝堂之上,他们已经亲口承认或者默认梁冠璟没有烧遗诏,天顺帝即位合理合法,此时跳出来已经不合适了。其中三个人都走出去了,只留下内阁首辅唐一昕。

朝堂上吵个不休,都是要劝诫梁冠璟三思而行的,梁冠璟懒洋洋地倒回龙椅里,一手支着脑袋,只当自己是聋子,充耳不闻。

吵了半天,唐一昕拱手一揖,有本上奏。

梁冠璟让他说。

上一篇: 宠后 下一篇: 笔底山河,因你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