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凰结(71)

作者: 公路飞行 阅读记录

苏铭玥继续忧愁,“可你现在是男人,俊俏的儒将,军中那些男的,莫说是好男风的,便是不好男风,长年累月地在边关,见了母猪都赛貂蝉,见了你这样的,那还不直往上扑?”

“娘子多虑了!”董六把她搂到炕上,头埋到被窝里,又去听那腹中胎儿的响动,“哎哟,踢我了呢!你感觉到了吗?”

苏铭玥自然是感受到了,她心中第一次有为人母的喜悦,不过常清河打了自己相公一巴掌的事不能表过不提,就这么算了。她素来知道董六不答反问,继而顾左右而言他的伎俩,“那常大人既是格外手下留情,那你怎么承他的情?”

“自然是尽忠职守,报效朝廷!”董六拱手一揖,可惜衣衫不整,加上两撇风流的小胡子,不像个丘八老爷,倒像个勾栏院里的混不吝。

苏铭玥揭了他的胡子,害得他“嗷”一声。

怜香和红菱采莲在外间屋里嗑瓜子的嗑瓜子,纳鞋底的纳鞋底,怜香还拿了一本书用北地方言念出来,红菱采莲正跟着她一起学。听到这一声喊,三个姑娘统一地翻了白眼。

红菱道:“今日不是没喝那汤药吗?怎么这嗓子还是跟破了音似的。”

采莲不禁忧心,“她不会从此以后都这副嗓子了吧?”

怜香道:“那可惜了,她虽然也不会唱歌,但是说话声音蛮好听的。”

红菱道:“小姐说了,那倒也不用担心,只要不喝那汤药了,多养一些时日,嗓子便能慢慢恢复了。”

董六的脸在娘子的悉心照料下,很快恢复了面貌,又变回了风流俊俏的董六爷。

这一日收麦的队伍出去了,蒙古人不知道从哪个方向突然冒出来,绕到嵩城来抢麦子,来的人也不多,不过三十多骑,然而骑马冲将过来,冲散了收粮的队伍,死伤无数。

常清河得了消息自雁门关赶过来,在田头检视死伤的士兵,正气得吹胡子瞪眼。这当口董一鸣骑着马,带着他的几十个步卒埋伏在城西的一个隘口,先用绊马索拦住了蒙古人,然后上前用**一顿乱扎,最后抢回了粮,宰掉了蒙古人,还缴获了蒙古马四十二匹,马刀三十柄,其他弓箭、匕首等若干。

董一鸣的人无一伤亡。

那几个告病回家的老兵还没获准回家,就蹲在校场边清点战利品的台子下,抹着鼻涕看着龙虎卫指挥使大人五彩缤纷的脸。

“董一鸣,董仲瑾,董六,有点意思啊,哈?”常清河阴晴不定地看着远处的董六,后面跟着他的心腹李明堂。“你说这人是靠着家里的庇荫升上来的,没立过什么战功?”

“他到嵩城的荐信和委任状我都看过,辞藻华丽但是不痛不痒,说白了没立过一次说得上名号的战功,多是沾了别人的光。”李明堂凑近他低声报告。

“他练兵的手法倒是让我想起一个人。”

“你也这么想?”

“他没在那人手底下当过差吗?”

“没有。”李明堂摇头,“荐信上说,他一直在阳关养马练兵,因为娘子年前有了身孕受不得关外的风沙,这才请调雁门关。”

“阳关……够远的,他的上峰真是通情达理。”常清河努努嘴,“你多去会会他,探探这个人的底。”

“大人不亲自会会他吗?”

“还不是时候。”顿了顿,常清河又道,“那家伙还在窑子里蹲着?”

“说了也是奇,我派去打探的人都没见到他,老鸨子说不知道这么个人。”

“蠢才!”常清河白了他一眼,“那老鸨子能跟你说实话?再去探。”

“我让董六去探,他不是我们的人,或许对方不会提防他。”

常清河冷笑,“他肯去逛窑子吗?”

李明堂被问倒了,“第一天让其他几个千户约了他去,他不肯。属下又编了一套说辞想骗他去,他还是不肯。”

“听说他家娘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李明堂道:“没见过,他手底下的兵见过,说是非常美。”

常清河回头看了看他,“我说,你也别光对着男人使劲,对女子也可以多瞧上两眼。”

李明堂就瞪他,常清河眼睛瞪得比他还大,算是把李明堂的气焰给瞪下去了。

常清河前两天刚打了董六的巴掌,此时不肯捏着鼻子夸他,便一抖披风,故作潇洒地走了。

他走了,李明堂满脸堆笑地迎上去恭喜董六,说他立了大功。

“那是常大人教导有方。”董六习惯性地清嗓子,拱手作揖,低头谦虚。

“啊呀,眼看天色不早了,我也不喜欢去营里吃猪食,城里的酒楼我嫌闹腾,不知道嫂夫人手艺如何?要不,今晚就去府上叨扰叨扰?”说着装作亲热地一手搭上董六的肩膀。

董六笑笑,一口回绝:“不方便。”说着巧手挣开李明堂的牵制,疾步往前走,李明堂还就跟他杠上了,伸手为爪就来扣董六的肩膀。两个人在大门口简单过了几招,董六感觉他内力深厚,招式虽然是军中套路,十分简单,但是那千钧之力下来竟然难以招架。要对付李明堂,只能以巧以快取胜了,他从袖中突然抽出匕首,锋刃破空之声犹如蛇信子在吞吐的“嘶嘶”声。

李明堂没想到他出手这么快而且狠,一下子匕首就切在喉咙口了。

“过几招玩玩,你还认真了?”

“得罪了!”董六没有收起匕首的意思,那门口值哨的卫士看到两位大人竟然打起来,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我说去吃个饭,不方便就不方便,那今日就不去了,下回改你方便的时候。”李明堂量他不敢抹了自己的脖子,便用手一推,这次没有用上半分力道,倒是轻轻推开了匕首。

董六收回匕首,“实不相瞒,我家这位娘子轻易不能让别人瞧见,若是我下面那些兵倒也罢了,可是你不行。”

李明堂奇道:“何以我就不行?”

董六道:“宋时有一位武将,时任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位了不得的人物。他家的娘子温柔美丽,他们伉俪情深,举案齐眉,本来是一对璧人。结果有人看上了他家娘子,想要霸占,便使了奸计害得他家破人亡,最后只能落草为寇。”

李明堂简直跳起来,“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董六摊手,“咱们认识没多久,不熟。”

李明堂简直觉得自己冤死了,“实不相瞒,我这二十大几了还没娶亲,自然是有原因的。”

董六明知故问,“愿闻其详。”

李明堂道:“我有喜欢的人,喜欢了十几年,怎么可能就移情别恋了,我倒是想呢,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习惯成自然,瞧别人都没有美丑之分了。”

董六道:“喜欢了十几年,怎么没在一起?”

李明堂叹气,“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不喜欢我这样的大老粗,喜欢了别人,读书人,模样也比我俊俏。”

董六继续八卦:“她既跟了别人,你竟也不婚娶,家中父母不急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李明堂道:“父母早没了,也没有兄弟姐妹,只光棍一条,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横竖没人来管我,这么多年就蹉跎着了。再说了一直在边关呆着,儿女私情什么的,也觉得不十分要紧。”

董六道:“李兄心怀天下,我们这样的人自是比不得。”

李明堂道:“说了半天,可愿请嫂夫人备些酒菜,咱兄弟两个再细说细说。”

董六道:“我得回家先请示请示。”

第62章 木十三

“其实有一点我想不明白,抢粮可以找城中大户,城外地主,再不济往来有押运粮草的商队,怎么这些蒙古人会向戍守边关的军队下手,这样做风险最大,抢得的粮却不多,不合常理。”董六边吃边道。

一旁苏铭玥给他和李明堂斟酒,隔壁屋里采莲和红菱都在忙碌,怜香也没闲着,将刚出锅的卤鸭子端了上来。

上一篇:宠后 下一篇:笔底山河,因你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