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九七做人生赢家(14)+番外

作者: 零七二二 阅读记录

唐庆国今天到得不早也不晚,刚好排在中间位置,看进度估计还得再等个把小时才能轮到他。唐嘉木也不想再去逛街了,他把卖茶的几十块钱交给了唐庆国,站在屋檐下乘凉。

唐嘉木刚站定,就见大门口走进一个人,单肩挎一个空麻袋,一看就不是来卖松脂的。距离有点远,唐嘉木还没看清,唐庆国却先开口了:“那不是苏永胜嘛,他不卖松脂他来做什么?”

原来苏永胜是口渴了,来松香站讨口水喝,这里免费提供开水,水壶里还添了茶叶。

大家都是挑着几十公斤松脂,走了十几二十公里山路才到这里,若是连水都不提供,未免太不人道。

如果不来这里,外面想喝水了就得花钱买,或者进小餐馆点上一碗米粉面条,再跟店家讨杯水喝。

喝了水,苏永胜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庆国,什么时候轮到你结账啊?结完一起回去吧,我茶叶卖完了,街也不想逛了,没什么要买的。”

唐庆国看了看结账窗口:“快了,今天我们也没有要买的,等下顺路正好一起走。”

说完看了一眼唐嘉木,又问苏永胜:“饭吃了没有?”

苏永胜说:“不吃了,早上家里吃了来的,也不饿。你挑这么重的担子来肯定饿了,结完账得去吃一碗面吧。”

山上人来赶集,早上在家里吃了早饭下山,到现在已经过了中午,即使在家里闲着也早就吃过午饭了,何况走了那么远的山路,还负重几十公斤,哪有不饿的道理。一般都会在赶完集办完事后吃上一碗米粉面条之类的,好有力气赶路回家,但很多人为了省钱,宁愿饿着肚子回去。

苏永胜今天只是来卖茶叶,茶叶不重,没那么辛苦,他自然没有还要吃饭的道理。

唐庆国从衣兜里掏出卖茶叶的钱,抽出一张十块的,递给唐嘉木:“阿木你去吃,顺便看看有什么想买的就用剩下的钱买,我也不饿,我们就在这里等你。”

早上来的时候请拖拉机拉松脂花了两块钱,自己也算是省了力,唐庆国更舍不得再花钱吃饭了。

唐嘉木接过钱就往外走,要是上辈子的他,看父亲这样,自己肯定也不吃了,他要是不吃,唐庆国就会带着他到小餐馆,买两碗面条,一碗素面一碗杂酱面,素面一块钱一碗,杂酱面得一块五,素面自己吃杂酱面给唐嘉木吃。

唐嘉木理解大人们为什么省钱省到这个地步,上辈子上高中时,有一次寒假要回家过年,唐嘉木不幸丢了钱,没钱买回家的车票,曾经周末去搬过砖的工地也已经停工放假,他准备沿着公路走回家,说不定半路碰上拉货的货车还可以拦下来请人家捎上一段。

李秀英赶集时给学校打电话找到唐嘉木,问什么时候回家,得知情况后的李秀英慌了神,身上仅有的一点钱已经买了年货,她在街上不停地转,从街头到街尾,碰到熟人就开口借钱,要给唐嘉木汇车票钱,借钱口难开,但又没别的办法。

大家都没钱,有人身上真有点钱也不太敢给你借,谁知道你什么时候能还上,等到自己要用钱时你还不上岂不是要抓瞎。

到了太阳西下了李秀英还没借到钱,也不知道跟多少人开过口,转了多少圈街道,直到邮政下班前才终于跟三个人借到50块钱汇了过去,唐嘉木因此才得以顺利回家过年。

这还是后来唐颖告诉唐嘉木的,说那天她跟着母亲赶集,亲眼看见李秀英借钱借到哭。

现在的唐嘉木对金钱有了新的认识,明白光靠省是省不出钱来的,挣钱才是大头,吃饭钱更是不能省,饿出病来多的钱都要花出去。

唐嘉木摸了摸口袋,爷爷给的五块钱,早上给了拖拉机师傅两块,还剩三块,刚好够买两碗杂酱面,父亲给的十块钱买一碗杂酱米粉,还能剩下八块五。

唐嘉木心想,他们自己舍不得买,那就他去买,买了端过来,他们还能不吃吗。

第17章

赶集的人从四面八方来,所以集市周边有好几个出入口,出入口两边都有几家小餐馆,专门给回家的农民卖吃的。

唐嘉木不打算去那些地方,他有一个同学家也是开小饭馆的,开在副街边的“高档饭馆”对面。因为位置原因,即使是赶集天,他们家顾客也不多,不像别的小馆子乱哄哄的,不过好处是平时也有生意做。

店名叫华英饭馆,取的老板娘的名字。

唐嘉木走进去要了两碗米粉一碗面条,唐庆国喜欢吃面条。他往屋里看了看,问老板娘:“阿姨,您家李睿呢?我是他同班同学。”

老板娘很麻利,米粉面条已下锅,正在打作料,她抬头笑了笑:“你是阿睿的同学啊,他刚出去买东西去了,一会就回来,你叫什么名字?等他回来我告诉他。”

“我叫唐嘉木,阿姨没关系,我就是问一下,我爹他们在松香站等着结账走不开身,您家的碗我能端过去吗?吃完再给您拿回来。”

知道是儿子的同学,老板娘想都没想:“可以可以,你端过去吧。”

转头又嘀咕起来:“可是这三个碗,你也不好端啊……”

说着又四处寻找,可能是要找好带的饭盒,唐嘉木连忙说:“阿姨没事,面条煮得久,我先端米粉,再来一趟就是。”

一会功夫米粉就已经好了,这时门口有人走进来,老板娘抬眼便招呼道:“阿睿,过来!”

李睿回来了,闻声忙走到柜台前:“妈,怎么啦?我东西还没放……诶!嘉木!你来赶集啊。”

唐嘉木正要开口,老板娘先说话了:“阿睿,把东西放好了来帮你的小同学端面到松香站去,有三碗他端不过来。”

李睿答应着就去屋里放好东西就赶了出来。这时候面也煮好了,碗有点烫,老板娘给每个碗分别套了塑料袋,唐嘉木和李睿拎着米粉和面往松香站走去。

他们来到松香站时,还没轮到唐庆国结账。

一碗面和一碗粉分别放到唐庆国和苏永胜手上,两个大人惊讶里带着一丝感动。

唐嘉木把剩下的八块五毛钱递给唐庆国,唐庆国不接:“本来就是给你的钱,自己收着吧。”

唐嘉木不想为几块钱还跟父亲推来推去,他把钱塞到唐庆国手里:“赶紧吃面吧,一会坨了。”

苏永胜接过碗还没开始吃就把碗放下,往兜里摸钱,唐嘉木赶紧阻止他:“永胜叔,这碗粉是我请您的,您趁热吃,甭客气。”

苏永胜觉得不好,坚持要给钱,唐庆国和唐嘉木也不可能接,苏永胜拗不过,最后只得把钱收起来,低头默默吃粉。

吃完午餐,把碗给李睿带回去,终于轮到唐庆国结账了。

看着唐嘉木,苏永胜想起了自己的儿子苏强强,他对儿子寄予了厚望,但他这个儿子就是比唐嘉木差点,学习成绩一般,还算懂事,但就是过于老实,不太会办事。

女儿苏小芹倒是聪明,学习也好,但一想起她,自己耳边就会响起苏红梅的声音,女孩子家真的不该读太多书?他自己也犯迷糊。

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苏强强老实软弱也是随了自己和郑萍,倒是女儿完全没遗传到这些弱点。他有时候甚至想,要是儿子和女儿的优缺点换一下就好了,也不用那么纠结。

苏永胜一向对唐庆国高看一眼,无论是曾经一起上学时还是后来成家之后,他都觉得唐庆国比较能干,总能克服各种困难,并且为人随和,言行中从不会像有些人那样低看他。

他喜欢跟这样的人交往。

……

街上人流渐少,摆摊的也陆续收摊,这时候最拥挤的莫过于街道的几个出口处,拉人拉货的各种拖拉机小货车摩托车甚至毛驴骡子都挤在只有几米宽的路口上,喊人上车的,吆喝着装货的,跟别村亲戚朋友偶遇在这里寒暄道别的……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