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通房丫鬟要爬墙(291)

作者: 绯色梨涡 阅读记录

“我并没有忘记放泥鳅,至于到底是怎样的,就要靠客官你自己去发现了。”

“嘿,你还卖起了关子,既然如此,我就好好尝尝。”

瓷勺稍稍一碰那豆腐,不由让那豆腐跟着晃动了一下,看起来嫩滑无比,稍稍勺起一块豆腐,顿时让他瞪大了双眼:“泥鳅......竟然藏在豆腐里面?可是这豆腐看起来没有任何破损,是怎么放进去的?”

回答他的依旧是孟薇的微笑,对此,那人撇撇嘴,细细品尝起来。

他这第一勺是没有泥鳅的,但却是能够看到隐藏在豆腐中心的泥鳅。

本以为是最寻常不过的豆腐,却想不到能够吃出咸香辣爽的味道,他觉得吃了那么多年的豆腐,今天才算是吃到了真正的豆腐,就这么一个以前不怎么喜欢的豆腐,现在尝起来,除了嫩,还有因为泥鳅穿梭而使得豆腐更加嫩滑鲜甜。

一口吃完,还要再尝尝那泥鳅,孟薇开口了:“客官,你可试着用一勺汤汁浇在上边,会有惊喜哦。”

既然孟薇这么说了,那人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正好他还羡慕司徒那米粉蒸排骨有蘸酱,能够一菜两吃。

汤汁不多,却浓稠白腻,看着就知道入味了。

随着汤汁浇在那豆腐上,只见那缺了一个角的豆腐不由从最上层开始慢慢慢慢后退少许,直到最后一层,才形成了一个上宽下窄的形状,低头俯视,就能够看到里边躺着三条长长的泥鳅,浓稠的汤汁轻轻盖住,若隐若现,看起来就如睡美人一般。

虽然只有三条泥鳅,但孟薇觉得宁缺毋滥,就如同那意式餐厅,高档的格调,大大的盘子,再配上最为顶级的中式厨艺和食材外观的精巧,那就是妥妥的高大上。

如果是豆腐是软嫩可口,一抿即化,那藏在里边的泥鳅则是食髓知味,甘醇入骨,不同于开水白菜汤汁的鲜甜,而是甜中带辣,辣中藏鲜,汤汁的腻香全部被豆腐和泥鳅吸取,使得那手指粗细的泥鳅吃起来更加美味,竟是连骨头都软化了。

或许是有了前三位的试吃与夸赞,很快的又有两人霸占了空余的两张桌子,让剩下的人只能望洋兴叹。

既然中午人齐了,孟薇晚上便不准备开业了。

第一天被接待的五人,无疑都吃得心满意足,离开前还特意问了明日营业的时间,表示明日继续来捧场。

对此,孟薇乐见其成,因为‘食馆’已经彻底打出名气了。

至于另一边,安国将领在城中找了好几个厨子,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亦或是水里游的,甚至豹参翅肚都让人特意花大价钱去城里买来做成菜,可安国太子基本上都是吃了一两口就让人撤了饭菜换上另一个厨子做的。

这么挑挑剔剔的一样吃个几口也算是吃了个半饱,比起来时的忍饥挨饿要好得多,但却不能让他满意。

吃惯了御厨的手艺,再吃那些厨子的手艺,即便将领说请来的都是沂水县有名的酒楼的厨子,在他看来就是下边的人敷衍了事,来这里的这么会功夫,足够他了解沂水县的大小。

人口不少,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下边的人却能够在短短几个时辰里找到三个厨子来,不是敷衍他是什么?

找有好厨艺的人哪儿有那么快?

想起来之前外公隐晦说的话,安国太子怀疑更甚,方家这些年来权势越来越大,更主要的是家中子孙也没几个草包,个个武艺不俗,立功颇多,这次他来,除了要得这份天大的功劳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打压方家,给自己树立威信,这样到时候想要他们手中的兵权就容易了。

可现在他才来,就这么敷衍他,莫不是觉得他没带过兵上过战场,就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

想到这,安国太子更加生气,见小兵又送来一桌吃得,顿时成了发泄口:“拿走拿走,油腻的让人看着就没了胃口,当本太子没吃过肉不是?叫你们方将军过来。”

小兵愣了愣,便又捧着那些菜战战兢兢的离开了。

不一会儿,方将军便进了来,面沉如水,一进帐篷便问:“太子殿下,末将见那些吃食都没怎么动,莫非都不符合太子的胃口?不知太子想要吃什么菜,我再让他们重新......”

“够了,那三个厨子的都不行,你再给我去找,别什么阿猫阿狗都拿来搪塞本宫,最迟明日,你若是还找不到让本宫满意的厨子,待到时安国和陈国合围大岚,你就别在这儿守城,别参与了。”

“太子说得这是什么话?臣领兵多年,这水上行军更是了如指掌......”

“呵,”安国太子讽刺一笑,“方将军在沂水县领兵多年,朝中不少人赞叹能力卓绝,可若是连本宫的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都做不到,本宫又如何能放心将这么几十万将士交由将军统帅?况且,方将军若是记性不好,可再看看本宫来时给你的圣旨,父皇可是说了,一切由本宫做主,就连方将军,你也得听本宫的安排。”

方能气结,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堂堂一国太子,竟然因为这个原因就要换掉他。

因为生气,故而方能一时间忘了掩饰,脸色难看,好一会儿才道:“末将这就吩咐人去找厨子。”

说完,连招呼都忘了打,便匆匆转身离去。

安国太子见此,心情反倒快意起来:果然,这整个安国都是他的,日后还会有大岚和陈国都被他收归囊中,区区一个方家,即便再有领兵的才能,也只能辅佐他罢了,若是没了他,没了兵权,对方什么也不是!

☆、382.巧合

直到晚膳,方能还是没能找到令太子满意的厨子,他在军营这么多年,早就吃惯了大锅饭,因为太子一直否定那些厨子做的东西,故而他也尝了尝,觉得味道很是不错。

他也知道御厨的厨艺好,但驻守边关多年,早就忘了御厨的厨艺是什么滋味了,更何况他自认为这些厨子都是县里最好的酒楼里请来的,即便做的比不上御厨,也不可能差到吃不下。

思来想去,方能觉得太子可能是打着不满意那些吃食的幌子故意为难他,好沉寂剥夺他的权利,要知道两厢夹击,加起来六十万兵马,即便是大岚倾巢出动,还有叶家人都出马,也没有多少胜算。

在他眼里,这早就是一场必赢的战争——即便之前听到属下来报的叶子川对陈国的那一系列行为的确让陈国停下强行攻城,但那是在他们没来的情况下。

自古以少胜多的战役不是没有,但差距也不过是在五万人以内,且还有兵力、装备的原因在其中。

可现在,无论是陈国的三十万兵马,还是他们陈国的三十万大军,都堪称精兵,不仅装备精良,且身手、能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这么一场必胜的战役,等到将大岚打下,扩宽土地,领兵之人必然会被史官写进史册,还能够在百姓心中提升威望,他若是不去,功劳可就全是太子的了。

日后再让有心人渲染一下,太子很容易就会在百姓心中奠定一个用兵如神的称号,若是日后太子登基,想要夺了兵权更是易如反掌,试问谁敢质疑昔日用兵如神的太子殿下?

虽然方能没有异心,但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还是懂的,想要让方家世代昌隆,兵权绝不能易主!

想到这,才坐下歇息的方能又猛地起身出了营帐,待到军营门口,两个小兵下意识问道:“方将军,这大晚上的又去找厨子?”

不怪乎小兵这么问,短短一天的时间,方能进出军营几趟,空手而去,一会儿让人带来不少的食材,一会儿又带来三个厨子,现在军营里的人都知道太子殿下大发雷霆对军营里的饭菜不满,让方将军找个满意的厨子。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眼看着都快到入睡时间了,方将军又要匆匆离去,难不成太子殿下连明天都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