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和他自己的经历有关,他母妃就是因为后宫倾轧死的,这种事在后宫是屡禁不止的。
因此他一直认为就是因为后院女人多了才有很多是非的,只有一个妻子根本不会有这样多的污糟事。
李文浩去拜访八王爷,八王爷倒是很欣赏他,觉得他小子文武全才,而且在男女事上特别拎得清,倒是高看一眼,给了一点指点。
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铺路的意思,谁让他就一个独苗呢,没有兄弟帮衬,只能找堂兄弟亲近一二了。
李文浩也是很乐意的,过年期间叫着一起出来玩,还约了过完年开春去打猎呢。
八王爷的儿子叫李曦,以前一直跟母妃长在福建的,没在京城长大,因此八王爷这次回来就不带他去福建了,让他自己留在京城府邸独掌大局,也是锻炼的意思,他已经是八王府的世子爷了。
八王爷的意思是让李曦融入宗室进入朝堂,李文浩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一口答应下来了,先带着他和宗室子弟一起玩,融入大家,随后找机会让他进朝堂做事。
王家最近特别低调,皇后一直蛰伏,不敢有所动作,倒是不太影响李文锦,而朝堂再次提出了太子的人选,李文熙和李文锦还有李文浩都有人提议。
皇帝在朝会上询问理由,王家老太爷站出来说话,认为李文浩不适合做太子,并列举了理由,这道很出人意料。
这是开年李文浩和外公恳谈之后,主动做出的选择,人有时候要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抓住自己想要的。
李文浩及时从漩涡中抽身退出,他仔细思考过了,自己还是喜欢军营的日子,对军事方面自己也有一些天赋,反倒是偏文的东西不如李文熙那么好,有王家宰相还有父皇的教导,他确实输了一筹。
储君和其他东西不同,代表着国之未来,李文浩纠结犹豫了很久,在李文熙来道歉后,反倒是放下了心结,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条路。
并不是只有做帝王才是人生唯一的追求,他更喜欢策马奔腾,上马杀敌。
尤其是和七王爷八王爷过年恳谈后,更确定了这一点,二位也是争过的人,对这些事更有心得一些,放弃不是怂包,而是选择自己合适的路,对朝堂对李家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一样争光添彩。
李文浩站出来侃侃而谈,目光平静从容,分析了自己和大哥之间的优势略势,条理清晰明确却又坦荡磊落。
第373章 得到与失去
最后李文浩缓缓跪在地上,“儿臣私以为大哥是最适合的人选,弟弟愿意尽全力辅佐大哥,为李家为朝堂进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这一刻满朝堂为之侧目,连王家老爷子都刮目相看,看待李文浩的眼神都充满了佩服和赞赏,这份果断磊落的心智,不愧是文熙唯一的对手,也是让人尊敬的对手。
李文熙仰起头眼睛里有些湿润,久久不能言。
“父皇三思,吾不如六弟坦荡,儿臣羞愧之极。”
皇帝抬手,“此事事关重大,容后再议。”
皇帝没有给与明确的答案,但目光中留露出的欣慰和赞赏,确实掩饰不住的。
“退朝。”
王公公唱报。
随后李文浩和李文熙被传唤去御书房议事,同时还有两位王家老爷子以及几位文武重要大臣一同议事。
李文熙主动走过来和李文浩并肩而立,朝御书房走,低声问道:“为什么?”
李文浩轻笑一声,“不为什么,就是和王叔还有外公他们分别恳谈过,让我多了很多感悟,对朝堂对李家对自己都有了新的想法,以前我抱着不甘和怨恨,觉得得到王位就能讨回公道,其实是我太狭隘自私了。
朝堂姓李,百姓安稳,才是最要紧的,岂可因一己之私而冲动决定未来呢,私心局限了我的眼光,入朝办差也有日子了,倒是发现自己欠缺很多。”
扭头冲他再次开口:“是我让给你的,是我不喜欢了扔给你的,不是我输给你。”
李文熙目光复杂,想问他你到底知不知道你放弃的是什么?
又觉得其实他知道的,比自己更明白他放弃的是什么,或者说在他心里,此时此刻权利王位,对他不那么重要了,他心中有了爱,有了温暖,和以前孤狼似得状态不同了,却也更加开阔温暖而强大了。
“六弟……”
李文熙忽然觉得自己不如六弟多矣,这份豁达的心态自己就没有了。
到了书房皇帝再次问道:“浩哥,你为什么放弃,朕以为你不会放弃呢。”
“也没什么,我逐渐发现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权利和帝位,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最珍贵的东西。”
李文浩并没有解释的很清楚,却目光坦荡而温暖,从容平静。
皇帝望着这个儿子,心里有些赞赏也有些心疼和佩服,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
他确实偏心李文熙,但作为帝王决定未来的接班人选,李文浩毫无疑问是在人选之内的,仅次于李文熙的人选。只是侧重点和考验也有所不同。
不成想他先放弃了,如同当年的八弟和七弟一样,那样洒脱和豪迈,让自己自愧不如。
老八只爱发妻,也做到了自己兄弟等人永远做不到的事,却一生幸福自在,在朝中也是一展抱负,无人敢小看,你能说他做人做事不够成功么?
“浩哥,你像老八,真像,当年他也是这样站在父皇面前,摊摊手说,那个椅子对我诱惑不大,我喜欢打仗,谁当皇帝都行,让我打仗,我给兄弟们当刀子,保管好使。”
皇帝抬起右手盖住眼睛,一时有些激动,有些情分会一直埋藏在心里,不管多少年过去,都藏在心里不曾远去,一直留在心里,那是一份珍贵的温暖。
朝臣谁也没说话,八王爷在朝中的地位十分超然,面对八王爷的胡闹,皇帝都会无条件包容,而八王爷则用自己的命替他守卫江山,不曾辜负他的信任。
这也是八王爷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的缘故,常年打仗让他留下不少的伤患,影响了子嗣。
“我当父皇夸我了。”
李文浩咧嘴笑的像个孩子。
“朕为你骄傲,朕一直都很信任你,从来没有怀疑过你,从来没有。”
皇帝再一次重申,给儿子军权是真心实意的,真的没有怀疑过,只是朝堂的事真真假假,不能简单地用是还是否来决定。
李文浩的外公王老爷子,也站出来笑道:“其实,放下名利之心,单纯的为百姓着想,那么大王爷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有王丞相辅佐,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的,皇上储君之事确实不能再拖了。”
王家也没有想到,第一个站出来为李文熙背书的人,竟然是他们得罪了很多次的人,这让王宰相和儿子都有点羞惭了。
李文熙抹了把脸,“父皇,儿子此时心情很复杂,其实小时候我很羡慕六弟,也很嫉妒他,他是真的聪慧过人。
每每夫子教导的东西他一学就会,我却要反复的诵读,花更多的功夫去学习才能得到您的笑脸。”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成长的辛酸不是只有李文浩和十二他们才有,他李文熙也有很多辛酸。
六弟涉猎极广,爱好广泛,学问扎实,是个真正的才子,只是低调不显而已。可自己却没日没夜的读书学习,学**王之书,早早的开始涉猎朝堂奏折,从中分析利弊等等。
他放弃了童年放弃了爱好,被迫放弃了爱情,放弃了一切,如今眼看可以如愿了,却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李文熙一直一言不发,皇帝只是看了他一眼,就和朝臣商量起来,太子之位已经定了,只是需要大朝时所有的官员一致通过,最后才是昭告天下然后去祭天。
不知什么时候大家都商议完了,李文熙一直不在状态,有点发呆发愣,李文浩拍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