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绣农门(197)+番外

秀水村临河多水田,离山也不是特别远,因此假如说盖的是泥墙稻草顶的屋子,倒也不算难。

可谁家愿意将闺女嫁到那种只有泥墙稻草顶的人家过苦日子?再不济也要个泥墙瓦房,要是条件好的,还要求青砖瓦房。

——就老朱家分家后盖的那个!

——总不能比老朱家新盖的猪舍差吧?

前头那句话,指的是宁氏他们分家单过后,拿分家银子盖的几大间青砖瓦房。遥远去年那会儿,他们几兄弟全都拿了钱出来,盖的是相差无几的敞亮大屋子,着实羡慕了一村人。好一阵子,外村人来秀水村时,都忍不住指着那几间新屋问,屋主娶媳妇了没?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还难掩失望神色

而后头那句话就更扎心了,人住的屋子,咋能连猪住的地方都比不上呢?

这也怪王香芹,因为当初分家时,他们四房是跟着朱父朱母住的,加上朱家老屋其实挺牢固的,十年前朱大郎娶媳妇时,才刚刚翻修过。家里人商量了一下,都觉得没必要盖新屋。要知道,乡下地头盖房子都是考虑百年大计的,哪里有大翻修才十年就推倒重建的?有钱也不是这么糟蹋的。因此,他们只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内部,小细节处修缮了一下,再就是换了下房间,主要就是王香芹俩口从西屋搬到了东屋那头,又打了几样家舍,别的大动作倒是没有。

可自家人住的屋子没咋太折腾过,猪舍那头却几乎是一年一个翻新。

原先最早盖的那一排猪舍,倒仅仅是简单的修缮了一下,然而在相邻的那块空地上,却依次盖起了好几排猪舍。

新房子嘛,哪怕它的作用是养猪,那也是好料子盖起来的房舍,最多也就是层高略低了点儿。其实也没太低,弯腰进去多累人呢,王香芹当初设计的就是差不多三米的层高。这对猪舍来说是足够了的,因为是净层高,而且顶部还特地留了五十公分的通气口。不过,谁让这年头流行那种耸起的青瓦片屋顶呢?对比民居,猪舍还是略有些矮的。

就算矮,那也是新屋,是好料子盖的青砖房呢!!

以前只听说过,人比人气死人,眼下就有不少人家拿自家的屋子跟老朱家的猪舍去比,这一比,分分钟心态炸了。

幸好,被王香芹和宁氏这对妯娌俩联手一折腾,村里绝大多数人都多了一笔进项,仔细省着点,回头等粮食收上来了,就能盖新屋了,哪怕没办法一口气盖一排,起码能多盖几间了。

又因为王香芹并不介意招未嫁人的小姑娘,但凡被她选上的,爹娘就开始盘算开了,绝对不能把闺女嫁远了,不然不就白丢了这份工吗?甚至有些干脆就想着不嫁了,了不起招赘嘛,哪有把会赚钱的宝贝闺女嫁出去,再花一大笔钱让傻不愣登的蠢儿子娶媳妇?那也太划不来了。

在这件事情上,宁氏她亲爹宁大河相当得有发言权。

事实上,宁大河不止一次的表示过懊悔,要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把蠢儿子嫁出去了,把能招财的闺女留下来招赘,横竖都是自家的娃,假如只能留一个,只要不傻都知道怎么选择。

其他人听了这番话也就哈哈一笑,唯独宁二河听了进去,他是盘算着,宝贝闺女如今跟了她堂姐宁氏,都不求学到多少本事,哪怕只学会一两手好了,他就舍不得把人轻易嫁了。他跟胃口已经被养大的宁氏是截然不同的,他只求家里能有个稳定的来钱路子,都没想过要发大财,每个月赚个二三百文就满足了。毕竟,宁氏是包吃包住的,这个钱纯粹就是白赚的,一年下来往少了算都该有三两银子了。

三两银子代表着啥?

要知道,乡下地头前些年娶个媳妇也就差不多这个价格,而娶媳妇的钱,往往是全家人省吃俭用了好些年才攒下来的。

钱啊,说好赚也好赚,可当没路子的时候,那是你就算愿意豁出去一切也很难真的赚到钱。

……

这些事情,王香芹都看在眼里。

其实,这跟她上辈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养猪系统有时候是沙雕了点儿,可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武力值为零,也不能给宿主增加什么魅力啊、颜值啊、智商啊等等。但不得不说,当养猪系统进行到后期时,它改变的并非宿主一个人,而是一大群人,甚至一大片区域。

因为,王香芹一个人是没办法兼顾整个养猪场的。而养猪系统并不能凭空出现全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哪怕是王香芹上辈子那种科技水平,也做不到全自动化。

盖一排排猪舍需要人手吧?

养连成片的苜蓿草需要人手吧?

割草、剁草、煮猪食需要人手吧?

还有生火烧水喂食、铲屎挑粪管理衍生出来的果蔬种植基地等等,这些事情试问哪样缺得了人?

这个时候,秀水村的人还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被王香芹带着走。哪怕明知道粮食是农民的根本,可假如种别的经济效应更高呢?不是高出个一星半点儿,而是高出几倍乃至十几倍呢?猪粪能很好的滋养土地,一年两年的兴许效果还不是特别大,可若是十几年几十年后呢?以前就有那种因为灾荒导致人口大量流失的,土地荒芜杂草丛生,哪怕原先还不错的土地慢慢的也不好了。反过来说,只要肯用心养土地,土地是绝对不会辜负你的。

王香芹还在可惜呢,可惜这年头不适合搞旅游经济。

要知道,她上辈子的养猪场,每年光参观游览的人就无数。像她还是不收门票的,但吃喝住行哪样不花钱?还有那种特别高大上的养猪场,每年光是门票钱就是巨大的一笔资金。

真可惜啊,这年头出个门太不方便了,不然弄出个风景区还真挺不错的。

……

秀水村多数人都挺乐呵的,可不管什么情况下,总有极个别的案例。

温氏就属于个中翘楚。

她怀孕了,跟宁氏一前一后发现有孕的,大致算下来,估摸着连预产期都差不多。然而,她这头忙不过来,天天叫苦不迭,那头宁氏却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倒是反衬得她故意搞事装矫情。

但是,人跟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宁氏这种情况真的是特例,她完全是因为小时候养得太好了。可以说,这年头没有哪家人会跟宁家似的,将几乎全部的收入尽数花在吃喝上头。哪怕有些比较富裕的人家,最多也是紧着金孙喂好吃的,谁在乎一个丫头片子如何呢?

也因此,多数女子身子骨都不是特别好,加上又早早的嫁人、操持家务、孝顺公婆、生儿育女等等,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垮了身子骨。

温氏本来体质还凑合,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毕竟温家也确实不穷,加上她刚出生那会儿,家里就她和堂哥两个孩子,倒也不会太过分了。可别忘了,她去年才生过一个孩子,早产不说,产后连月子都没做,就疯魔一般的开始杀鸡。再后来,又是分家单过,又是忙着盖新屋,还有猪毛病倒,以及刚出生的猪丫需要她这个当娘的不离身的照顾……

这一次,还真不是温氏矫情了,是她真的吃不消。

猪丫是去年秋收那会儿生的,到如今连一周岁都不到。她这个年岁的孩子,既不如刚出生那会儿躺得住,又不想两三岁了可以稍微脱开手。等于说,如今的猪丫是顶顶烦人的,屎尿憋不住,吃喝要人喂,还闹着咿咿呀呀的瞎嚷嚷,甚至再过几个月又该学习走路了。

温氏娘家离得远,老朱家又分家了,假如她跟妯娌们相处得好,那兴许还能帮着带下娃,好叫她稍稍松口气。然而,事情就是那么糟糕,她一个帮忙的人都找不到,还被人拿来处处跟宁氏作对比。

也难怪,她跟宁氏前后脚进门,前后脚怀孕,前后脚生儿子……也就是去年那次宁氏没赶上趟,可她生的却是个闺女。她自己也感觉多个闺女实在是没脸夸耀,反而多了个累赘不说,眼下她跟宁氏又一齐怀孕。

上一篇:名门俏医妃 下一篇:公主病娇宠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