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杀马特又又又考第一了(192)

哪知道高一都上完半个学期了,前半个学期毫不起眼的她却突然开始发力。

他也算是反应快的了,直接把她介绍到老赵那儿,谁知道她会进步这么快,要早知道她进步这么快,学习能力这么强,他就多给她补几节课了,免得她现在基础这么差。

理科实验班的其他人都快把高中三年内容都学完了,她还在按部就班的学习,刚刚跟上高二的进度。

跟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生比都慢了一拍了,更别说跟二中和军城高中比了,他们高一就把三年内容学完了。

怎么比?

“你说说,基础这么差,后面还怎么考?直接认输得了。”同事老师看到苏星辰的卷子都觉得绝望,“就算我们给她补课,基础这个东西不是一天两天都能补上来的啊?就算这次她狗屎运好,二试刚好考的都是我们教过的,接下来的省试总不能还指望狗屎运吧?”

又看着赵敏之和钟子昭的卷子,十分遗憾的用手指弹了弹:“就差一点点。”

但考试就是这样残酷的,很多时候,真的只是差那么一点点,就与后面的考试失之交臂,比如去年的赵默钦,都杀到全国联赛了,都没进冬令营。

冬令营总共只有一百人,全国几十个省,也就是说,你的成绩必须在你所在的全省都是前几名的。

去年赵默钦才高二,前面还有那么多厉害的高中,赵默钦没能去他们都能理解,并且都认为他那个成绩已经很好了,但还是很遗憾。

柯老师不喜欢说,他都是用做的,行动派,直接打电话把李老师叫来,李老师也是理科组的,办公室也在隔壁,来的也快。

他跟李老师说了苏星辰目前的情况,让他给她补课:“你呢,就尽量在这段时间,把全部高中所能教的内容,都教了,你别觉得她接受不了,我跟你说,她的学习能力很惊人的,之前她在老赵那里,用一个学期的周末时间,就把整个初中的数理化全学完了,还把自己的成绩提升到年级前百,我告诉你,这绝对不是她的极限,当时老赵跟我说她学习能力很强的时候,我也没当回事,现在你看到了,进入省级联赛了,剩下的竞赛的内容,我和老何来教,我有空就我教,老何有空就老何教。”

何老师说:“依我看啊,哪里用得着那么麻烦,你还指望她们两个一个文科生一个明星,能跟去年的赵默钦一样杀到全国联赛啊?

不可能的!

老柯,我建议啊,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集中针对高三这批,她们两个呢,能拿个省级的奖项回来就不错了,拿不到也不可惜,毕竟是杀到省级了,对于她们两个来说,能有这个成绩我都很满意了,说实话啊老柯,与其说花这么多精力在他们两个身上,我觉得还不如好好培养这个赵敏之和钟子昭,至少他们两个还都是理科生,我看着这个钟子昭和赵敏之基础就很不错,这一年就集中培养两个人的竞赛意识,多给他们做题,不断的做题,加大他们竞赛题的题量,明年数学竞赛的主力,我看就是他们两个了。”

柯老师……柯老师差点就被他说服了。

但他望着苏星辰的名字。

这一路走来,他是一次一次看着她创造了太多在别人看来绝对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从一个杀马特到班级第一,到年级前百,到年级前十,到年级第一,谁能想到?又在集训班坚持到了最后,连她弟弟苏星阳都被淘汰了,她能坚持到最后?说实话他都觉得惊讶。

包括这次,钟子昭、赵敏之,他们全都在市级竞赛沉沙折戟,这两个他们完全不看好的文科生——沈惊鸿,杀马特明星——苏星辰,两个人进了省级联赛。

他就想看一看,他再努力一把,她到底还能不能再创造奇迹。

第126章

李老师也很是头疼。

他自己也是重点班数学老师, 理智上吧,他赞同何老师看法的, 苏星辰确实基础很差, 到了省试基本就到头了,虽然都是高二学生, 但她和去年赵默钦的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点。

可感情上, 她是自己班级学生,她自己都还没放弃呢, 他们先放弃了,也说不过去。

所以就想柯老师说的, 尽他们所能吧, 哪怕进入不到全国联赛, 拿个升级奖呢?省级竞赛一等奖就能加二十分了,就算拿不到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也好, 如果侥幸能闯入全国联赛……

李老师觉得,自己还是不要想多了, 先把她们的高中三年课程学完吧,她们两个刚刚进入高二的学生想闯入全国联赛,确实难。

李老师把沈惊鸿和苏星辰的试卷带走, 他同时带着一班和三班的数学,刚好沈惊鸿和苏星辰的数学都是他教的,一头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赶, 干脆把两个人一起叫到办公室,一起教。

但两个人的侧重点还不同,沈惊鸿是基础和竞赛题都不差,苏星辰是基础差,但二试强悍的那种,但不排除说苏星辰这次确实运气好。

苏星辰和沈惊鸿差距在哪儿呢?

沈惊鸿在高一是实验班的,高一就把高二的内容学了大半了,现在都开始学高三内容了,因为实验班是要在高二就把三年内容学完,高三全面进入复习阶段的。

苏星辰是原来在特长生班,她是高一就只学高一的内容,高二……才开始跟着其他人的节奏一起学高三内容,但她高二不才刚上了半个学期吗?

想到这里,李老师居然觉得奇怪,苏星辰之前也没学过高二内容,来到重点班后,他上课讲高二高三的内容,她居然听得也不吃力,全都能跟得上。

他哪里知道,她第一世,就是高三才开始发力的,所以哪怕基础差,但是第一世那个很差的基础却足以让今生的她,能听懂他上课,反而有种提前预习过,现在再听一遍,原本不懂的全都茅塞顿开的感觉,甚至觉得,这么简单的题,第一世的自己怎么就觉得会难呢?

现在都十月份中了,省试就在十一月份初的第一个周日,也快了,李老师也没太多时间,就只能硬教,能够学多少东西,就看苏星辰自己。

他给苏星辰是着重补习高二高三的书本上知识,给沈惊鸿就是刷竞赛题,扩大她的二试刷题量,同时也把她后面还没来得及学的高三内容一起多讲解。

李老师也认为,如果她们两个中,真的有一个能进入全国联赛的话,可能性比较大的,还是沈惊鸿。

这就导致,沈惊鸿和苏星辰两人严重缺课,中间的很多课,都暂时停下为省级竞赛服务了,关于这些课程的内容,苏星辰全部都依赖于程慷尧给她做的笔记。

她和沈惊鸿两个人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在了竞赛上,每天不是在去李老师给她补课的路上,就是在刷柯老师给她布置的打量的竞赛题,题量大到连她都要每天晚上要写到十一点关灯都写不完,她是难得的经历了一把晚上拿着手电筒在床上继续刷题的感觉。

经常夜里要刷题到两三点,打坐三个小时,早上六点起床继续刷。

别说拍广告拍电视了,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吃饭都是程慷尧打好给她带的。

沈惊鸿本来是个比较随缘的妹子,任何时候都感觉到很轻松,考试很轻松,上课很轻松,竞赛也没什么压力,看到苏星辰这样,她表示:“这么拼?”

然后……受苏星辰影响,她居然也认真了起来,每天和苏星辰一样,跟着李老师上课,刷竞赛题刷竞赛题刷竞赛题!

连她自己都跟苏星辰感叹:“我真的长这么大都没这么努力过。”

苏星辰就笑,她也笑。

她在笑,苏星辰让她认真了。

虽然两个人分了文理科,但看到苏星辰这么努力,一贯对学习很轻松的她,内心居然也涌起一股热血,想要和她一起……再努力一把。

然后两个人继续埋头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