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九号系统(601)+番外

作者: 打瞌睡的田园猫 阅读记录

“可张大人的学生说出来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怎么就轮到他这么一个毫无资历的人当了四品京官呢?再仔细一问,原来是张大人给他定的官位。朝廷的律法是谁不放在眼里?恐怕你们比朕清楚的多。其他人问下来也都差不多,难怪百姓只知道你张半朝,而不知道朕这个皇帝。现在说说你那些家人儿子吧。”

赵均翻开手里的资料,“三年前,你小儿子看上了一个村妇,他毫不犹豫的把人给纳了,然后人家的丈夫和孩子都遭了难,说是被土匪给杀了,这桩案子就压在衙门里,半年后这村妇疯了,于是你儿子把人关在城外尼姑庙里,如今人家清醒了,说是丈夫孩子遭的毒手是你儿子指派的,这几年这妇人装疯卖傻忍辱负重,就是为了将来能给丈夫和孩子报仇,如今这件事又翻了起来。”

赵均看着张阁老,拍拍手里的本子“你看,你家的事朕就说了一件,这里还有不少呢,你还觉得你清白无辜?你位列朝堂这么久,依仗的不过是你经营起来的派系,就如同一副躯体有个头一样,朕把你这个头给摘了,你说,你维持的身躯还能听你的话吗?张大人,你家大大小小百十口人呢,你最小的曾孙子才几个月大,是为你儿孙考虑的时候了!”

赵均走后张阁老瘫软在地,接下里审讯的官员也不啰嗦,就把他儿子们的口供念给他听,张阁老彻底心如死灰。

审讯结束后,对于这些犯官先是定罪,然后抄家流放,京里扰攘了差不多几个月才平静下来。因为人脑袋砍的多,京里的气氛一时还没恢复过来,接着赵均开始论功行赏。

上头腾出了一大批的位置,牵扯之下还有不少官位空缺,自然要人进行填补,此次表现出众的人赵均都不吝啬,朝中的风气已经全部改变了,赵均如今上朝,那些恭祝他万岁的语言听起来也诚心很多。

其余的封赏都没问题,就是赵均把许诺拎出来封了一个侯——忠勇侯。

朝堂上一片哗然,大家都以为赵均是不是把张阁老一群人铲除,然后自己乐疯了?封一个女人为侯爷,她是谁,有过什么功绩?

赵均邀请各位大臣去郊外看演习,许诺身穿铠甲,指挥两千人马,手持新研发的武器,然后攻击一个为演习而搭建的城镇,城镇里有兵马司的官兵镇守,数量是四千人。

演习开始后,厚重的城门就被炸/药给炸开了,接着两千精锐扑入城内,半天不到,就把四千俘虏给押了出来。这里自然也有作秀的嫌疑,要不然真遇着城市被围,里头的人也不会毫发无伤,束手就擒。

这是赵均特意把许诺推出来的契机,毕竟炸/药的威力都被众人看在眼里。

赵均向大家展示在许诺带领下研发的兵器,大臣们被炸/药的威力给震惊了,也被各种其他武器晃花了眼,总算明白赵均为何会封一个女人为侯,掌握这种神兵利器,如果不加安抚,那会造成多大的后果?

赵均无意向朝臣解释,只是把许诺从幕后推到了前台。

许家顿时成了京城的新贵,许诺封侯以后有自己的府邸,已经不住回许家,这也架不住许府上客似云来。

当了侯爷以后的许诺忙的压根停不下来,两千亮相的人得编入赵均的护卫队里,矿山要交接,还要给赵均组建个人财务团队,负责赚银子。以前这个是隐蔽的,现在得公开,银子要正大光明的入赵均的私库。

这个引来了朝臣的微词,一个皇帝,天下都是你的,还要给自己搂银子,这就说不过去了吧,可赵均是被许诺影响大的,他反问,“诸位家中都只靠朝廷俸禄过活吗?”

一句话就把人给问懵了,只靠俸禄怎么养活一家大小,哪家没有一点私产?

赵均笑道“未免百姓说朕与民争利,朕决定启动商业税,不管是谁都能经商做买卖,可绝对不能偷税漏税,等商业税进入正轨,农业税就能酌情减少一些。”

从古至今,税收的大头都是农民。赵均此举算是改革了。

很有些商户挂靠了一些举人进士,然后逃避税收,赵均把举人进士能免多少税,重新进行了制定,不是说你读书有了出息,以后靠着给人避税都能过活。

秀才名下最多免多少田税。举人名下免多少田税,都做了新的规定,商业税不在此例,你只要做生意,就要交税,但是如今没了官员不许做生意的硬性规定。

有人担心这样当官的就不愿好好当官,都跑去做生意了。

赵均笑道“那就去好了,朕今年要开恩科,不愁没人用!”

官员每年有考评,过不了考评官也做不下去,你想脱下官皮去做生意,没人管,但是谁都不会愿意。

商人地位低下是长久以来的共识,加上家里的生意要是没人撑腰,那怎么行?这点赵均压根就不担心,但是商业税一旦实行,好处就明确了,看着不断增多的税银,户部尚书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时候许诺上书要建造海港,召来一致反对。于是许诺道“那就不动用国库,民间集资,或者陛下私库出银子,按照商业税交税,这样就可以了吧?”

一棍子把人给打闷了,这样还反对什么?

没等人反应过来,许诺跑去建港了,一边建港,一边练水师,一边造船,啥都不耽误!

反正她这个侯爷很少站在朝堂上,一直在外奔波,朝臣想交接试探都没机会。

等赵均坐稳了皇位,边境的驻军开始上折子请安,一再申明自己忠君爱国的决心,然后想讨要新武器。

除了炸/药,其余的武器赵均全都同意。对于这个武器的威力,赵均也心有余悸。

各地藩王又上了折子请安。恭王的封地里,他看着自己的王妃,沉声道“均儿已经不是我们的孩子了,你得面对这点!”

恭王妃拭泪道“无论如何均儿都是我的孩子!这不会变!”

恭王叹息道“是我看走了眼,那个许诺……她辅佐均儿登上了那个位置,也让均儿不会再记挂我们,为了恭王府,你不能再说均儿是你的孩子,他是先帝的孩子!”

恭王妃低头哭泣。

许诺在督造海港,稳定朝廷以后的赵均开始向地方官动手,一开始赵均腾不出手对付他们,而这些人有很多是张阁老那些落马官员的人。

他们一开始惶恐,忙着把自己的家私转移,后来看皇帝毫无动静,将信将疑了起来,时间长了也就渐渐放了心,想想也是,皇帝要的不过是掌握朝政,他们这些地方官都是办实事的人,皇帝有了实权也得要他们办事啊。

赵均自问别的能耐或许差点,忍耐的工夫十分到家,向张阁老他们动手是第一步,但是并不涉及地方官,等过了两年,局势稳定下来,他开始向这群禄蠹下手。

借着太后的寿辰,让地方高官回京述职。这么多年下来,许诺经营的监控系统已经很成熟了,这些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在赵均的掌控中,各种风险评估也早就做好了。

这个人拿下会牵扯到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些人这么多年贪下的巨额钱财在哪里,都做过评估。

如今秦莲也已经入朝成了赵均的左臂右膀,当初他们布下的棋,现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有些还在原本的职位上兢兢业业的干着,有些已经进入了这些高官的派系,当起了卧底。

这些人,赵均还没不是皇帝的时候就去接触了,等到赵均登基,他们就成了赵均的铁杆。

那时候整个朝堂都被张阁老等人把控,他们想要出人头地,要么加入张阁老的集团,要么一辈子籍籍无名,赵均等于给了他们一条更阳光的通道。

直接替皇帝办事,以后还怕没出头之日?

现在陛下要用到他们了,自然要做的无可挑剔。

进京述职加给太后贺寿,这些地方高官回到京城的时候一点异样都没察觉到。等他们随着众人入宫贺寿,就再也出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