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鬼眼医妃(160)

作者: 六月离歌 阅读记录

府中也安排了院落给阿蓁居住的,虽然太傅夫人说阿蓁未必会过来住,但是总得先备下,日后阿蓁想过来的时候,也有自己的地方。

礼成之后,礼部尚书笑着上前请旨:“皇上,是否趁着今日百官都在场,再宣布一件喜事?”

皇帝正欲身边的臣子说话,听得礼部尚书的话,有片刻的回不过神,“喜事?”

礼部尚书笑着说:“是啊,便是粤南县主与逍遥王爷的婚事啊,皇上趁着今日人齐,下旨赐婚,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此言一出,震惊四方。

冷君阳迅速地看了阿蓁一眼,阿蓁也下意识地看着他,这个事情,是她始料未及的,她最初的想法,是皇帝要纳她入宫,而她早有应对之策。

但是,这赐婚给冷逍阳,确实是她想都没有想过的,她错揣了皇帝的心思了?

她看向皇帝,皇帝面容在一瞬间阴沉下来,眸光锐利地盯着礼部尚书,还没说话,太傅便笑着说:“尚书大人,什么时候下旨有什么打紧的?横竖这事儿朝野都知道了,只等着公布而已。”

礼部尚书笑着说:“这不是打铁趁热吗?落实之后,我们礼部也好操办啊。”

“还是让皇上斟酌吧!”上官太傅拱手,脸上带着微微笑,“皇上,您看什么时候下旨合适?”

皇帝眼底的怒气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平静得再不能平静的眼神,“这事儿,是如何传得朝野都知道的?”

冷逍阳显得有些生气,“父皇,您给我娶个王妃也得先通知我一声啊,我自己不知道,倒是满朝都知道了。”

皇帝眸光一闪,和气地问道:“你不同意,是吗?”

冷逍阳有些颓然,“儿臣一向不会忤逆父皇,既然是父皇的意思,儿臣遵旨就是了。”

皇帝眼底的光芒一寸寸地淡了下去,神情严肃的像一尊佛像。

看到这里,阿蓁算是明白过来了,皇帝的意思本身和她猜测的没有偏差,但是,不知道是谁在中途帮了她一把,让皇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她赐婚给冷逍阳。

因此事先在百官中传遍了,皇帝是最后一个知道的,所以,即便他现在想力挽狂澜都不可能了,尤其是这样忽然间掀开,没有给他思考和反应的余地。

而冷逍阳这样说,不是真的想娶她,只是他也看出了皇帝的心思,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帮她。

阿蓁明白,冷君阳自然也明白,他知道,冷逍阳是在帮阿蓁,但是,如果圣旨一下,这门亲事便定了。

他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怅然,仿佛有些事情,他还没来得及握在手中,便要飞走了。

他看向阿蓁,眼底已经是难掩的悲凉。阿蓁没有看他,只是一味地注意着皇帝的反应。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刘氏爆当年之事

百官沉默了,这位主子跟了这么久,多少是了解他的脾气的,他虽然面带笑容,但是,眼底已经有薄怒漾了起来。礼部尚书也意识到问题了,这位“精明”的尚书,却仍然不知道被皇后摆了一道,只以为皇上不愿意今日下旨,便讪讪地道:“确实,今日不是个很合适的日子,毕竟,今日是太傅大人的好日子,不能喧宾夺

主。”

众人听了此言,只觉得无语,看来,这位礼部尚书也要下马了,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喧宾夺主?皇上的旨意会不重于一切吗?

礼部尚书是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他连忙跪下,“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臣是说,臣……”

他支吾半日,却也解释不了自己方才的失态,吓得额头冷汗直渗。

皇帝却倏然笑了,笑容古怪温和,“卿家何罪之有?今日是好日子,自当一起宣布的。”

他懒洋洋地喊了一声,“春意!”

“奴婢在!”春意从他身后出来,躬身候命。

皇帝眼皮微抬,显得慵懒而不经意,“回宫记得提醒朕,着人拟旨!”

“是!”春意应道。

虽然没有正式宣旨,但是,此事已经众人面前提起了,想来已经没有悬念。

独孤平心中一喜,没有想到阿蓁竟然能嫁给亲王,真是家山有福啊。

殊不知,梁氏忽地从身后出来,跪在御前,道:“皇上,民妇独孤梁氏参见皇上,民妇感谢皇上的好意,只是,小女阿蓁已经指了人家,婚约已定,只怕,不能嫁给王爷了。”

独孤平本是沉浸在喜悦当中,压根没有留意梁氏的异常,等梁氏出去之后,已经太迟了。

梁氏此言一出,众人的脸色陡变,齐刷刷地看向皇帝,皇帝倒没有生气,只是有些玩味地看着梁氏,“独孤梁氏?”

梁氏刚才也是硬着头皮出来的,心里不知道有多害怕,如今听皇帝语气没有生气,反而有一丝温和,遂胆子也大了起来,“是,民妇是独孤梁氏,独孤蓁的母亲。”

独孤平连忙跪下,“皇上恕罪,阿蓁的婚事还没落实,只是在媒人走动之中。”

梁氏木然地道:“不,皇上,男家已经过了文定,只等着择日成亲。”

皇帝微微一笑,“嗯,过了文定,是什么时候过的文定?”

“回皇上……”梁氏正欲说话,春意便打断了她的话,“是不是在粤南县主被封为县主之后才说的亲事?”

独孤平连忙道:“是的,此事还没落实,而且,草民家中尚有比阿蓁大的姐姐还没出嫁,怎么也轮不到阿蓁的。”

春意淡淡地瞟了梁氏一眼,声音颇为凌厉地道:“梁氏,莫非你不知道,粤南县主有品阶在身,她的婚事,必须上报朝廷,才能落实,你私下替当朝县主说亲,可知有罪?”

梁氏面容陡变,“这……这民妇不知!”

皇帝压了压手,依旧温和地问道:“无妨,若是门当户对,朕也不能强行夺了人家的妻子做自己的儿媳妇,你只管说说,是哪家的公子?”

梁氏面容一喜,连忙道:“回皇上,是城南崔氏米业崔良的大公子崔成。”

“崔氏米业?”皇帝眯了眯眼,“这倒是好人家。”

上官太傅却哼了一声,“若是指给崔家,臣宁可受尽天下人唾骂,也要悔婚,臣绝对不能让我的女儿嫁给崔家大公子。”

“是啊,堂堂皇上亲封的县主,怎么能嫁给一个残疾的傻子呢?”

“就是,这样太荒唐了!”

百官也纷纷议论,梁氏并不知道,在宫中贺寿的时候,她就已经出了名,当时许多人还不相信天下间有这么狠毒的人,可如今听了这些话,想来多半是真的了。

梁氏的智商,也只是适合在商贾大门中与妻妾争风吃醋,如今在皇帝和百官面前,只显得刻薄而无知。

皇帝眉毛一扬,眼底便有些被戏弄的愠怒,“残疾的傻子?”

梁氏嗫嚅地道:“民妇也是一心为她着想,希望她嫁入富人家,一生无忧。”

皇帝嘴角勾了一勾,露出一抹冷笑,伸手指了一下独孤平,“你出来!”

独孤平跪了上前,惴惴不安地道:“草民在。”

皇帝盯着他,“这门亲事,你作为父亲的,是怎么看的?”

独孤平惶恐地道:“回皇上,草民原是不知情的,草民若是早知道,绝不会赞成。”

梁氏听得独孤平的话,气得吐血,她认为,只要父母都咬死了这门亲事大家都同意,这绝对就成了,可独孤平竟然在皇帝面前,与她唱对台戏,怎不叫她生气?

皇帝用鼻音“嗯”了一声,神情有些冷漠,“朕封的县主,是如何也不能嫁给一个残疾的,但是既然文定都已经过了,这门亲事就不能悔,至于怎么办,你自己琢磨吧。”

独孤平与梁氏听了,都大为茫然,这县主不能嫁给一个残疾的,可又不能悔婚,这是怎么做方合适?

但是,眼下皇上锐利的眸光盯着,天威在前,哪里敢问?只得应道:“是!”

皇帝本是要以阿蓁出嫁引出她的师父,而且,他也始终认为,只有成为自己的枕边人,她才会对自己忠心,所以才让皇后把太傅收了阿蓁为义女,好让阿蓁名正言顺入宫封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