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去努力(36)

作者: 阮小堂 阅读记录

她这样一说,倒是让一旁的楚云飞皱眉思索起来。

大哥的师父胡家伟一看就不是那心思正的,不出事还整天压榨大哥的劳动力,让他替自己做事呢,哪天真的出了事,肯定第一个推大哥出去。

大哥人老实,平时只会低头干活,就算是被栽赃陷害了,恐怕也没有那个口才为自己脱罪。万一为了报答师父让他学活的恩情,自己顶下来……到时候他们家连哭都找不到地方!

“现在有啥赚钱的活可干呢?家里用钱的地方还挺多的,姐夫你帮着寻摸寻摸呗!到时候我和大哥两个人,都换个活干!”

“其实我觉得自己干点儿小买卖挺好的,虽然辛苦,但只要肯干,比那些正经职工赚钱多。”谈论起这个话题,张建军显然颇有感悟。因为都是自己人,也没了藏着掖着的必要。

“当初我在采石场,拼死拼活干一个月,觉得领上一百多块钱就不少了,可你姐在客运站门口摆摊,十多天就能赚二百!”

“这么多?!”楚云飞和楚老太太齐齐倒吸了口气。

上次楚芸慧过来,除了还钱,还另外塞给楚老太太一百块钱。楚老太太不收,她就说摆摊赚了不少,把外债给还上还有了剩余,硬是把钱留下了。

原本他们只以为楚芸慧是为了让家里放心收下她送过来的钱,才往大了说的,没想到楚芸慧是真的赚钱了。

“到时候建军你帮着张罗张罗,让云扬和云飞跟着你干!”楚老太太发话。

“不是跟着我干,是跟着芸慧干,”张建军笑了,转而对着楚云飞道,“二三月份的时候,家里准备在客运站门口开店,到时候你和云扬跟着你姐干段时间试试。”

“嗯,跟着我合伙干也行,自己单拉出来干也行。”楚芸慧跟着附和。

丈夫能毫无芥蒂地拉拔自己娘家兄弟,她可不能掉链子。

小芽心里却犹豫起来,看二舅的架势,是要跟着老妈做小贩啊,那他以后还会不会去工地上打工?不会因为自己,让后来的暴发户少了一位吧?

又想想,真的敢闯敢干的人,不在这里发光,说不定在其他领域也能发光发亮,随即释怀了。

……

说定了大舅的事儿,小芽心情大好,食欲也跟着来了。

“姥娘,咋我妈做菜没您好吃呢?你是不是当初教我妈的时候藏了一手没教好她啊?”

光闷头吃饭多没意思,小芽没话找话。

第四十六章姑姑来了

“臭丫头,嫌你妈做饭难吃就直说!”楚芸慧忍不住给女儿丢了一个白眼。

“我说的是实话啊!”张小芽故作委屈。“姥娘,你可得好好说说我妈,她做饭不咋地,还不让人提意见。”

“难吃也把你养这么大了!”楚芸慧夹了一个春卷,塞进闺女嘴里,眼里带着笑意,女儿在哄老娘开心呢,她可得配合好了~

……

笑着闹着吃完了饭,一家人就准备离开了。

早在年前,张建军已经把大棚里已经长成的青菜处理了,如今里面都是一点点儿大的小菜苗。可娇嫩的菜苗更要每天烧柴,以保持棚内温度足够它们生长。

二婶程灵芳的娘家比较近,不用一大早就出门赶路,张建业答应上午离开之前,帮着哥哥把他家大棚里的柴火添上。但正因为她离娘家近,程灵芳一向都是在娘家吃完晚饭才会回来,所以下午就轮到张建军帮着弟弟家大棚添柴了。

楚成风正病着,精神到底不济,已经躺下睡着了,大家也就不再打扰他,连脚步都特意放轻了,生怕会吵醒他。

楚老太太拿出一个大包,里面装着的,是她给女儿一家四口做的新棉鞋。楚芸慧上次过来时,已经带走了四双了,现在这些是老太太这段时间又赶制出来的。

虽然只是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棉布做的,但轻抚着鞋底那密密麻麻又错落有致的针脚,却能深切地感受到老人对后辈的满腔关怀。

“姥娘,你做这些东西得多费眼睛啊?以后还是少做点吧!我们可以买鞋穿的。”小芽拿着棉鞋,想象着姥娘抓紧一切时间,眯着眼睛一针一线纳鞋底的样子,鼻头忍不住一酸。

“傻丫头,买鞋不花钱啊?”楚老太太笑得一脸慈爱,“再说买的鞋哪有咱们这千层底舒服?也就是样子好看点儿~小芽不是嫌弃姥娘做的鞋难看,所以不想再穿了吧?”

“哪有,姥娘做的鞋我最喜欢穿了!我就是……”小芽忽然哽咽。

“妈,孩子这是心疼你怕你累着呢,不过她说的对,以后别给我们做这么多鞋了,家里每个人都有好几双鞋没怎么穿呢!”楚芸慧上前轻轻拍了拍闺女的背,替她说道。

“是啊!不光是小芽,我们也怕累到您呢!再说您也别光想着我们,有空也给您自己还有我爸多做几双新鞋。”张建军在一旁插话,同时心里盘算着下次媳妇回娘家,让她给老头老太太买两双鞋送来,就买他们那次在市里商场见到的,里面带着暖暖绒毛的那种皮鞋。

老人吃苦受累一辈子,也该享享儿女福了。

此刻的张建军刻意忽略了要是让自己亲娘知道,儿子不想着给他买鞋,反而想着孝敬岳父岳母时,会怎么闹腾。

……

一家人照旧是由楚云飞给送到车站的,上车之前小芽还特意嘱咐了二舅,让他等大舅回来时,别忘了撺掇他别再去做锅炉工。

对小芽的执著,张建军和楚芸慧虽然觉得略有些奇怪,却也只以为她是太想姥娘家的日子过起来,钻了牛角尖。

等日后听说胡家伟出了事故时,都不由庆幸起她那时候的执拗。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回到家,张建军匆忙去了大棚地里忙活,楚芸慧也跟着去了,小芽兄妹俩都待在家里,拿出还没有写过一个字的寒假作业来写。

自从放假那天起,小芽就找到了赚钱的方法,两个人光忙着做生意了,怎么顾得上写作业。

不过他俩写起作业来,都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效率特别高,没一会儿就写了好几页。

忘了说,张小林这次期末考试,成绩可是进步了很多,都已经排到班里前二十了。

正写的起劲儿,家里的大门被拍响了。

“谁啊?”小芽朝着院子里喊。

回应她的,是更响的敲门声。

爸妈身上都有钥匙,就算是没带,也绝对不会这么敲门,听起来像是在泄愤似的。

小芽从门后拿了一根同她差不多高的木棍,这才示意哥哥把门打开。

门外,一张黑脸的张秀娥正叉着腰,抬手欲敲门。

“姑,你咋这时候过来了,吃饭了没?”小芽有些诧异,姑姑张秀娥一般都是初三回娘家,据她说初二小姑子回娘家,作为嫂子不在家里不好看。

楚芸慧和程灵芳巴不得她初三回来,当然不会因此挑她的理,倒是张老太太,以因为闺女不能遵守初二回娘家的习俗,在前两年没少生闷气。

不过生气归生气,闺女来了她一样准备最好的吃食招待,回去的时候也是大包小包的给。

往往张秀娥拖家带口地只带着两包点心过来,走的时候两口子都腾不出手来领孩子,全用来拿东西了!

也是因为娘家的‘财大气粗’,让张秀娥的婚后生活十分顺遂,再加上连着为婆家生了两个儿子,婆婆在她面前连重话都不敢说一句。不看别的,为了孙子,再为了那带回去的许多东西,也得善待着不是?

“咋?合着我什么时候回娘家,也得在你跟前报备了才行呀?”张秀娥一开口,就知道她深得老娘真传,连质问张小芽的句式都一样一样的。

“呵,我可没这么说!”张小芽一听,这是来者不善呐!当下也没了一开始的好声好气。

“没这么说你可是这么做的,要不怎么我在这里敲老半天门你也不开?”张秀娥脸色一黑到底,狠狠的白了小芽几眼,这才不耐烦道:“你爸妈呢?让他俩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