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去努力(39)

作者: 阮小堂 阅读记录

“奖励?我帮你在摊子上打杂不算么?”张小林小声嘀咕。可能是自己也觉得底气不足,声音很小,不仔细听几乎听不见。

“帮我?好啊哥,原来你竟然是这样想的!我告诉咱妈去,看她不训你!”张小芽眼里闪过狡黠。

她知道哥哥只是说说而已,不过话说好几天没逗他了,还真有点儿不习惯。

送上门的机会她怎么会错过?

“别呀小芽,我说着玩的!”张小林急忙拉住妹妹,豪气十足道:“说,要什么奖励哥都买给你!”

“真的?不管花多少钱都行?”小芽一边问,一边在心里想着敲他什么好。

“……行!”咬牙答应下来,张小林的心疼的不行。

话说妹妹可比自己有钱多了,这样明目张胆地把亲哥哥当肥羊宰,良心不会痛吗?

“那好,我要……”

“你俩别在那里嘀嘀咕咕的了,把包子给人家端过去。”

小芽正琢磨着要什么,老妈楚芸慧那边喊人了。

原来兄妹俩刚才看摊子上没客人了,不知不觉聊得兴起,坐在了一起。

后来摊子上陆续来了几个客人,楚芸慧想着让两个孩子歇歇,也没叫他们,干脆自己招呼了。

现在一下子来了好几个人,楚芸慧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了,才开口喊儿女帮忙。

……

端好老妈递过来的包子,张小芽朝着她指的桌子走去,“你的包子,还要汤吗?有胡辣汤,小米粥两种。”

“一碗胡辣汤。”

略微有些沙哑的男声响起,不过这声音似乎有些熟悉,小芽忍不住向那人看去,果然是熟人。

“你怎么来这里吃饭?”

“我家没人做饭了。”简短至极的回答,让张小芽没有一点儿意外。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少年清冷的眉眼此刻看上去,似乎更多了一层忧郁。

“哦,这样啊!”快速把胡辣汤端来,小芽贴心的顺带捎来一把勺子。

“汤里面的花生米用筷子不好夹。”

“谢谢。”

“不谢,呵呵。”

……

忙活了一阵,把所有客人要的东西都端上去了,小芽退到角落,望向不远处低头吃饭的少年。

他进食的速度很快,一个包子没几口就吃完了,动作却一点都不粗鲁,显见是有着极好的教养。

看着看着,不禁让小芽自惭形秽起来,即使经过刻意练习,恐怕也做不到如此吧?

十几分钟后,少年停下来,起身掏出一块钱,“给你钱。”

“算了,大过年的,算我请你吧!”小芽推却道。过去的那一学期,自己也没少暗戳戳对他恶作剧,他都没有真的跟自己计较过,几个包子就当赔礼了。

“那谢谢了。”对方显然有些意外,不过却没拒绝,再次开口道谢。

“走了,再见,阿姨再见。”

“再见……”

看着少年愈发远去的瘦削背影,小芽叹了口气,转身开始收拾。

“小芽,那个男孩是你同学啊?”楚芸慧问道,面上神情自然,丝毫没有让闺女觉出她的紧张。

“嗯,我同桌。”小芽点点头,顺便帮他解释道,“他家里没人给他做饭了,这才出来吃的,而且……我没收他钱。”

“嗯,是不应该收。”楚芸慧点点头,转而又语重心长地看着正喝水的闺女道:“不过小芽啊,男女有别,尤其是你这个年龄段的,应该开始注意了,你平时可不能跟人走的太近了哈!”

“噗!咳咳咳!”忽然被教育的老阿姨张小芽一口水还没咽下去就喷了出来,呛得直咳嗽。

“怎么了?跟被人说中心事似的~”张小林看热闹不嫌事大,冷飕飕在一旁说着风凉话。

第五十章元宵快乐

“你可别闹了哥~”先把哥哥给压伏住,小芽才转头望向老妈,看她一脸的郑重其事,又有点儿哭笑不得,“哎呀妈~你闺女我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与其担心我,你还不如先担心担心我哥,他比我可还大了一岁呢,要是有情况也绝对是他先有!有一件事我早就想跟你说了,放假前我去他班里找他,看到一个女孩同他说说笑笑,不知道有多亲密呢!对了哥,你那女同学叫什么名字来着?”

“哎哟,小芽你可真够坏的,竟敢栽赃我!”张小林惊呼。

“哪里栽赃你了?我发誓,我说的可是实话。”张小芽得意挑眉。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哥哥这种生物,就是关键时候推出来当挡箭牌用的。

于是初初意识到应当对儿女开始展开心理兼生理教育的楚芸慧,面色变得更严肃了,她觉得情况似乎比自己预想中的严重得多。

仔细询问了儿子几句,发现他除了满脸被误解的悲愤之外,并没有别的情绪,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不过她还是忍不住对着张小林来了一番语重心长的教导,什么和女同学相处要注意分寸啦,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千万别因为其他事分心,而且他现在年纪还小要以学习为重啦,直说的张小林头脑发涨晕晕乎乎的,恨不得捂起耳朵来当个聋子才好受。

愤愤的目光瞥向一旁悠哉悠哉看热闹的妹妹,张小林再一次在心里哀叹,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想着看妹妹的笑话呀,这下子可好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过话说回来,小芽那同学长的可真是不赖,我看着比电视上观音菩萨座下的童子都好看……”

正捧了一碗胡辣汤津津有味地喝着,把老妈‘教育’哥哥当做有趣的节目观看的张小芽,冷不丁听到一句这样的感慨,嘴里的胡辣汤又喷了,惹了两人同时侧目。

“呵呵,意外意外,妈,你继续哈……”

……

张建军回来的时候,看到儿子耷拉着脑袋坐在角落,眉头紧蹙,桌子上客人用过的的碗盘放在那里他都不收,还是闺女把另一张桌子收拾干净了,又过来给收走的。

“小林,你这样可不行啊,傻坐在那里眼里没有一点儿活,拨一拨转一转的,你也跟你妹妹学学,看她多勤快呐……”

“……”莫名其妙又被教训了一顿的张小林。

啊啊啊啊!苍天啊,大地啊!这日子没法过了!!!

谁来救救我吧!

……

晚上回到家,楚芸慧在院子里摆好贡案,上面鸡鸭鱼肉一应俱全,然后点上香煞有其事地念叨了一番,又拉着小芽兄妹俩过来磕了头,这才收拾贡案上的‘神剩’,转身去做晚饭。

这些‘神剩’可是好东西,吃了涨福气的。

这顿晚饭的隆重程度,直逼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不对,好像还更丰盛一点儿,至少年夜饭上没有汤圆。

话说如今的柳山镇,汤圆还是个稀罕物,卖的死贵死贵的。一斤汤圆二十多个,比鹌鹑蛋大不了多少,却要花两块多钱,要是拿来买白面,够买上好几斤的了。

在小芽的强烈要求之下,楚芸慧才狠下心买了一斤多点。

她还是更习惯在每一个需要庆贺的日子,吃上几个纯肉馅儿饺子,虽然煮好的汤圆软软糯糯,又香又甜,还挺好吃的。

……

吃完晚饭把每个门口的两边都点上一根红蜡烛,小芽和哥哥就各自带了正燃烧着的蜡烛出门了。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正月十五小孩举着燃烧的红烛,沿着路一直走,去迎接新一年的福气,等红烛燃尽了,小孩才能回家。

沿着村里的街道慢慢走着,小心翼翼的护住自己手上蜡烛的火不让它熄灭,看到哪家门前的蜡烛灭了,再上前帮他们重新点上,这是大家互相送福的一种方式,也是小芽记忆中,正月十五最好玩的事。

张小林完全体会不到妹妹的乐趣所在,只觉得无趣乏味得紧,却还是尽心尽责的呵护在妹妹的身后。每当她的蜡烛不小心被风吹灭了,当哥哥的就会立马上前,再帮她重新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