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去努力(49)

作者: 阮小堂 阅读记录

物美大卖场的东西很全,他们一家人都喜欢去逛,反正又花不了几个钱!

冯玉泉年轻那会儿做活受了点伤,这辈子都没法再生育,所以这个唯一的闺女他是很看重的。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他和老婆都要忙着干活,有时候就顾不上她了。闺女整天不吵不闹的,也不用大人怎么操心就长大了,来育才中学报道都是自己一个人,懂事的让人心疼。

自己没什么本事,和老婆两个人整天累死累活也赚不来多少钱,让她跟着吃了不少苦。

整天在新闻上听到哪里哪里的人,买彩票中了多少钱,他不是不心动,但想想若是不中,两块钱就打了水漂了,所以一直舍不得。那天他鬼使神差进去彩票售卖点,机选买了一张彩票,哪知道就这样中了!

冯玉泉真是欣喜若狂,夫妻俩盖着被子商量了半宿,拿到这笔钱该怎么花,第一个提出来的都是给他们闺女买什么。

盯着黑眼圈两个人把奖给兑了带回家,又不敢把钱随便拿出来了,他们怕,怕大家知道他们有钱了都过来借钱,还借钱不还。

还是闺女放假回家后给拿的主意,一家人从村里搬出来,对外说要去投靠远亲,转头就在济市买了房子。

周围少了熟悉的人虽然有点儿让人不习惯,但同时也阻隔了中奖的消息被村里人知晓,所以这半年他们的生活特别的轻松惬意。

乍一暴富的冯家人花起钱来毫无顾忌,想吃什么,买!想穿什么,买!想用什么,买买买!

不就是钱么,咱有的是!

所以冯玉泉轿车开上了,金链子金戒指也带上了,王月花头发烫了,眉毛纹了,嘴唇都涂红了。

冯海蓝作为家里唯一的娇娇女,自然也是想有什么有什么。

所以在这学期,她才转变这么大。

若是张小芽知道冯海蓝家的发迹史,脸上的表情肯定会五彩纷呈。因为冯玉泉中奖的彩票,除了售出时间地点不一样,其余的跟她是一样的,同一期,同一组数字,同是中了一等奖。

如果没有小芽当初的横插一脚,那期彩票唯一的中奖人,就是冯玉泉。

所以命运真的是十分神奇的一件事,那会儿她买彩票时还曾经犹豫不决,是不是一定要分那期中奖人的财运,转头他闺女就把自己给当成了对头,果然有因就有果!

……

话说冯海蓝半推半就被拉去物美大卖场,心里的郁气也消了个差不多。

快步走在前面,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她不时从中挑选出一包丢给后面推着购物车的父母,没一会儿就装了个半满。

冯玉泉像是没有看到似的,一个劲儿地问闺女这个要不要,那个要不要,只要看到她点头,就毫不犹豫地拿下来。王月花也是一样的架势,夫妻俩不像是冯海蓝的父母,倒像是随从,生怕她不够开怀似的。

卖场里的其他客人不时朝着这家人看过来,小声议论,羡慕的,说酸话的,都被忽略,一点儿都没影响到他们的好兴致。

“小芽,你怎么才过来?”张小芽换好工装,从入口处进来,眼尖的下雨看到就喊了起来。

“还不是我哥,明知道今天放假,也没早早把东西给收拾好,还是我去他宿舍里帮他收好的!”

本来她们这些理货员都是小老板小老板的叫的,小芽怕什么时候被班主任撞到了不好解释,跟她在说谎似的(你确实是在说谎啊,小姐!* ̄rǒ ̄),就让大家喊她名字了。

冯海蓝正站在饮料架前,想着是拿橙汁还是雪碧,就听到了那个让她恨的牙痒痒的名字。

转过头来,发现果然是自己的同学张小芽。她穿着物美大卖场的工装,正一边同人说笑,一边抱了一大箱零食往货架上布货。

“小芽,原来你在这里上班啊?怪不得你每个周末都要请假呢!”

张小芽正蹲在地上往最后一曾货架上放虾条,就听到冯海蓝那故作亲热的感叹。

“原来你家里的情况这么不好啊?怎么不说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啊?多了不敢说,每个星期我少吃一包虾条也能省下五毛钱给你嘛!”

“呵呵,谢谢你的关心,不过我不需要。如果你真的爱心爆棚,不如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不过虽然那些慈善基金会都在讲献爱心不分多少,但我还是劝你把钱攒上一年再去捐。就算捐五毛钱也要麻烦人家记录一次的不是?”

“哎我说你这小姑娘怎么这么不识好歹呢?我家蓝蓝是同情你,才说要省下钱来送给你,你不接受就算了,怎么还在这里阴阳怪气的指责上我们了?”王月花最是护犊子,不能见人说她闺女一点不是。

“就是啊!张小芽,我是为你好,你这样可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呦~”冯海蓝朝着她眨眨眼,一脸的得意洋洋。

“那我谢谢你啊!”

“不用谢。”冯海蓝薄唇微启,坦然接受。

“抱歉,我还有事要忙,不能在这里应酬你们了,请自便。”

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永远要对顾客笑脸相迎。这是小芽立下的规矩,不好自己打脸,所以她只能忍着。

恶心了张小芽一顿,让冯海蓝浑身舒畅,当下又往购物车里拿了好几包零食。

等以后的某一天她知道物美大卖场是张小芽的产业,悔的肠子都青了,她真是犯贱呐,傻乎乎地给对头送钱花,还得意的不行!

第六十三章热热热

今年夏天特别热,坐着不动就能浑身是汗。

热到街道上流传的小道新闻上,每天都有人因为中暑在路上昏倒而被送去医院。

物美大卖场里在当初装修的时候,就安装了中央空调,在外面的温度第一次到二十八度的时候,就开始开放了。虽然店里多了一笔不菲的电费支出,但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少人气,有很多顾客就是冲着他们这里的空调才来的。最后由会计王爱芬一统计,两两相抵之下,每天竟也比之前还多赚了点儿。

小芽又让人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摆了个很大的冰柜,从济市雪糕厂批来各种雪糕售卖,每天满满的一冰柜都几乎卖个精光。

尝到甜头,她也怂恿老妈楚芸慧,在她的包子店门口也摆上一个。

楚芸慧一开始没同意,买了房子之后她和张建军手里的钱已经剩下不多,就算店里生意不错,赚来的钱还要给大棚菜那边预备着。

去年那半亩的大棚菜没少卖钱,张建军早就跃跃欲试,想着在今年秋天的时候,把大棚菜扩建成一亩半,要想顺利扩建,手里至少也得攒下四五千块钱才行。

两个孩子每人手里的钱都不少,也说了给他们用,但他俩还年轻着呢,怎么也不能想着用孩子的钱去干事业,还得自己努力才行。

后来小芽给她细细地算了一笔账,一个冰柜两千多一点儿,卖一根冰棍少说赚五分,有些贵的一根赚一毛还多,多了不敢说,卖上一百根冰棍就能有七八块钱的赚头。

靠着客运站的地理优势,每天一两百根冰棍肯定不在话下。两千多块钱一个夏天就能回本,买来的冰柜可不止能用一夏天,用好几年都没问题。

济市雪糕厂有个送货车,每隔三天就会上柳山镇这边跑一趟,正好要在客运站门口经过,到时候把足够卖上三天的量囤在冰柜里就行。

而且冰柜买来后里面还可以放别的东西,再也不用因为怕东西坏掉,买的原材料太少让包子不够卖了。

斟酌再三,楚芸慧咬牙拍板,买!

随着冰柜一起运过来的,还有一台空调,是小芽自己掏钱买的。没道理她和哥哥在济市整天待在空调房里,老爸老妈却还苦哈哈的用电风扇。

但楚芸慧让张建军算了算用电量,愣是没舍得开过,好家伙,那机器一开确实凉快,冷气嗖嗖往外冒,但也太费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