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HP)野孩子(204)+番外

作者: 白鳥悠悠下 阅读记录

厌烦了争执加之真有几分被唬了过去,梵妮就这么和他一块离开宿营地并在镇前分头行动了。把嘴里那玩意儿保留到现在绝非梵妮自愿,出发10分钟后她就发现那个天杀的牙套根本取不下来,而她又没有足够的把握只让它消失而不殃及牙齿。现在回想起那个“改变伪装风格”的提议,她确定那个混蛋——就算不完全也绝对有至少一半——是在整她。

有些人似乎真就不懂得时机为何物,会对“已经闹得有点僵但不得不继续合作”的同伴恶作剧的人,作为捣蛋团队资深成员的梵妮也就见过一个。

当然,不管原话是什么,西里斯说不想看到她死在哪个老鼠都找不到的巷子里时是真心的——只不过她在大部分时候都更愿意应付食死徒罢了。说不定一个人对不知好歹的感受如此深刻的原因正是那个人本身要更加不知好歹,但梵妮挺喜欢自己,所以她只觉得费尽口舌赢来的分头行动机会就像度假。

不算那些不会被地图标注的小径的话,这小镇的道路简单得要命,梵妮不用翻阅地图就到了指定位置。那个邮筒的缝隙里塞满了说不定可以追溯到两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尘垢,漆皮剥落的地方锈迹斑斑,顶上还有个被雨水泡白了的烟头。

接下来的场景看上去像是个失意的肥胖少女对着邮筒神神叨叨地自言自语,在这一形象下第一次感受到路人的回眸时,手插在口袋里把魔杖对准前方的梵妮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嘴里的咒语没断,她可不想再来一遍。

去他的隐蔽理论吧,谁说大白天干这个比夜深人静时更不引人注意来着?

第一段咒语念完,梵妮停顿了一下确定暂时无人注目,又念出短得多的一句。一个空白信封从投信口飘了出来,她在半空接住,端详了一阵,又塞回去。

这就代表咒语完成了,很简单。在两小时内对7个邮筒做同样的事,然后找个地方等着西里斯打电话通知会合地点。几个地方分布在不完全相邻的4个郡,但对习惯于幻影移形的人来说这并不是多大的麻烦。按照这样的效率,即便考虑到安全因素必须谨慎行事,将他们在地图上标注的关键位置的上百个邮筒相连大概也只需要一个月。

不过她好像看到有人在她走开后好奇地去察看那个邮筒。

利用麻瓜的邮政设施是梵妮的主意,但五年级就能自己学会阿尼马吉的西里斯对变形术的精通是她拍马也赶不上的。他花了大概一下午琢磨出了几句咒语,把工作量降低到了梵妮原本预想的不到一半。

等这一环节完成,那些联络点要告知梵妮本地区发生的事就容易多了。把事件的时间地点概况写下来并在纸上留下指定咒语之后投进指定的邮筒里,而梵妮则可以从这些邮筒中任意一个念咒取走它们,然后从中筛选出最有必要进行报道的并联系相应的记者。

原则上每个人知道的可用邮筒数越少越好,对于如何联系行踪不定的记者们,西里斯的办法是给几张羊皮纸施咒。每个人的羊皮纸在梵妮这里都有一张对应的,无论写下什么另一张上都会有相同的显现,只要完成后打个成稿的标记梵妮就知道可以采用了。

至于稿件的刊登,梵妮9月初就抽空到翻倒巷去了一趟,友好地说服几个小贩送了点材料。比尔的简易魔法阵在那之后很快就完工了,这次出发之后他们可以直接把稿件传送回康维尔夫人的房子,还顺带解决了新刊出版后必须回家去取的麻烦。

不过米里安显然对自己的失业很不满意,就算每天放她出去飞一会儿,她的情绪还是很快变得和闷在屋里好几个月的史密斯一样糟糕。梵妮尝试延长放飞的时间来安抚她,但米里安总会按时回来,似乎很清楚危险的存在。

“你的鸟比你长进多了。”西里斯嘲讽道,“你该继续把它带着,好做个表率。”

“这就是为什么你出门时一定要和我一块吗?”梵妮回击。

总的来说她是该感激和佩服西里斯的,虽然还不能确定那家伙是把她的生活变得简单还是加倍麻烦,但在公事方面有个强大的巫师在身边的确不赖。

最后一个邮筒在颇有点名气的埃文河畔斯特拉福镇,这里距托兰斯——她开始的地方——大概也就在上游二十来英里的位置。完事后梵妮沿着记忆中的道路晃到了莎士比亚故居的出口。游人们三三两两地从昏暗的纪念品商店里走出,看上去和她几年前那次来访相比就只少了门前的冰淇淋车,大概是因为已近冬日。

小镇的氛围还是一片平和,既不热闹也不过分冷清。梵妮已经想不起当时留宿她的老夫妇的名字了,但还记得那天黄昏路过社区附近教堂的墓园时所见到的场景——光线橙红暗淡,墓碑形状各异的影子被拉得很长,疏密不均地都指向教堂的方向,在树木的掩映中很有种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