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医妃有点毒(1495)
一个背祖忘宗的罪名,就让孙状元臭大街。
世情就是如此,凡是背弃家族的人,无论什么身份,都会遭到世人的唾骂。
柱国公安慰他,“你也想开点,有得必有失。皇后娘娘在你身上费尽心思,可想而知,皇后娘娘对你极为看重。”
孙状元笑了笑,笑容苦涩,“有时候老夫情愿不要这份看重。”
读书人,追求的无非就是身前身后名。
如今不得不背负背祖忘宗的骂名,很心酸啊!
“往好处想,你可以着书立说,彻底和本宗那边对立起来。数年之后,世人只当你们学术理念不合,你才会选择分宗。若是你的学说能依托知行书院推广开,不失为一桩美事。”
如今也只有这个能安慰到孙状元。
他告诉柱国公,“老夫的确打算着书立说,已经快写完了。”
柱国公抚掌大笑,“如此甚好!等样书出来后,记得送一本给老夫,让老夫先睹为快。”
“好说好说!”
……
震惊!孙状元竟然背祖忘宗!
《京城生活报》绝对是在效仿《大周生活秀》,用着一样惊悚的标题,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孙民荣气得一口一个MMP。
“报复!这绝对是报复!就因为父亲不肯给他们一份教职,他们竟然在报纸上抹黑父亲的名誉。岂有此理!欺人太甚!我这就找他们说理去。”
“站住!找他们没有用!摆明了是要和我们新民三房撕破脸。”
“那怎么办?难道要儿子眼睁睁看着他们污蔑父亲,却束手无策吗?”
“他们能用报纸制造舆论,我们也可以。你去找黄老板,老夫要在《大周生活秀》上面刊登文章。”
孙民荣问道:“不选择《山河书院报》吗?”
孙状元摇头,“《大周生活秀》是全天下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下至贩夫走卒,上至朝廷官员都在看这份报纸。影响力足够大。既然本宗不肯放过老夫,老夫也不必和他们客气。你去联络黄老板,老夫现在就开始写文章驳斥他们。”
“儿子听父亲的。”
孙民荣高兴啊,他叫上两个儿子,乘坐双轨马车前往文青书局。
……
啪!
三顺一巴掌拍在桌上。
“公子,这是好事啊!”他眼巴巴地望着黄去病。
孙家打嘴仗,肯定有不少黑料。
孙家黑料大曝光,这个噱头足够吸引人眼球。
报道一出,销量肯定能涨上去,广告费也能收一笔。
办报纸,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靠广告。
《大周生活秀》是全天下销量最高的报纸,同时也是最先实现盈利的报纸。全靠广告打得好。
黄去病问道:“孙先生他老人家当真要写文章驳斥孙家本宗?”
“家父心意已决,请黄老板行个方便。”
黄去病笑眯眯,主动送大料上门,哪能拒绝。
“行啊!我给孙先生他老人家留头版头条的版面,明日能写完吗?若是明日能交稿,后日就可以刊登出来。”
“明日交稿没问题。”
同是孙家人,对方曝光孙状元的黑料,孙状元同样握着对方大把黑料。
不就是败坏名声,谁不会啊!
洗白一个人很难。
但是弄臭一个人,或是一个家族不要太简单。
第1046章 狠狠踩一脚
孙家矛盾公开化。
在报纸上打嘴仗打得飞起。
大家看个乐呵!
就跟过年看大戏似的。
顾玖翻看每一份报纸,孙家几乎都在头版。
白仲躬身问道:“要不要添一把柴,让火烧得更旺?”
顾玖摇头,“还不到时候。再说这是孙家内部矛盾,本宫不便插手。”
“娘娘的意思是,让孙家人自己闹去,不管了?”白仲一脸遗憾的样子。
大戏啊!
不能在其中插一手,真是令人遗憾。
顾玖笑了起来,“本宫若是插手,说不定会死人的。然而,还不到时候。”
还不到死人的时候。
“提醒孙状元,闹到这个程度,文坛很多人已经开始站队。他的书该出版了!”
“老奴这就出宫提醒孙状元。”
顾玖说道:“新民孙家能不能拉拢人心,获得支持,就看孙状元着书立说的水平。”
白仲有点迟疑,“应该没问题吧。”
“本宫也希望没问题。文青书局会配合炒作,将孙状元的书炒热。然而,孙家的学说历经数代,影响极广,孙状元还得再接再厉,才有资格和对方打擂台。”
着书立说,成为文坛一座山头,绝非容易的事情。
三元公杨元庆,着书立说多年,目前隐约可见山头的影子。在学术这一块,总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他的学术思想,通过书籍和学生的传播,也算是广为人知。
加上学生众多,也算是后继有人,有了衣钵传承。
一个学术山头的建立,无论是哪个年代都不容易。
同理,打压一个学术山头,同样不容易。
思想学术的影响力,那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是朝廷和皇权宣布某个学说为毒瘤,这个学说就会死掉。
传承还在,思想还在,学说就一直存在,总会有拥护者。
最多被打压的时候,发展缓慢一些,却不会真正的消失。
顾玖操控这一切的目的,并不是要消灭孙家的学术思想,而是防止一家独大。
要的是发展,而不是保守僵化。
她要的是学术界百花齐放。
山河书院三元公是一座山头,但是其他学科同样也形成了山头。
在山河书院,三元公都无法一家独大。整个文坛,更不可能。
孙家的学术思想,已经两三百年没有更新过。
是的,他们现在传播的学术调调,还是孙家老祖宗那一套。
以至于凡是孙家学派出来的人,都有着固执守旧的毛病,很难接受新事物。但是吵架,又是最厉害的。
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孙家学派的人就没输过。
MMP!
官场因为这帮人占据多数,很多时候,真是能将人气死。
上次,山河书院出来的学子,占据了工部四分之一的官职,御史就开始闹腾。
归根结底,还是山头主义。
山河书院出来的学子,同其他书院出来的学子有着明显的区别。
更热情,更奔放,更开放更包容……
同守旧派泾渭分明。
仅仅只是一次工部官员的选拔,因为山河书院的学子比较出挑,就让其他学派的官员着急了。
御史弹劾又猛烈又辛辣。
弄得吏部上下很被动,全体大骂御史不干人事。
学术之争,本身就和官场息息相关。
当某个学术占据垄断地位的时候,这个学术的学生理所当然在官场占据优势地位。
当某个学术势弱,不好意思,官场没你的份。
强势学术以官府力量,打压弱势学术,这帮读书人玩得贼溜。
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才多少年时间朝堂上已经看不到法家,墨家的影子。
要利用法家的思想,还得披一张儒家的皮。称为外儒内法!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御史为什么着急?
因为他们意识到山河书院终有一天会威胁到自己的学术派别。
权利的高地,不光是人在争,各个学派同样在竞争。
如果没有顾玖替山河书院做背书,如果一开始山河书院不是以科举为主,按照山河书院现在百家齐放的玩法,早就在幼苗时期就被人干掉了。
为了打破学术垄断,为了占据话语权,顾玖必须插手学术这一块。
孙家是学术界的大佬,从孙家下手,事半功倍。
当学术山头林立,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时候,官场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
文青书局接到任务,自然不敢怠慢。
在孙家矛盾白热化的时候,出版了孙状元的书籍《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