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1603)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我和李姑娘的婚事,如果她不反悔的话,就定在明年。希望大哥能及时赶回来。”

“大哥回来的前提,得有人前往西域接任他的差事。”

……

刘衡来到长安宫。

顾玖开门见山问他,“看完本宫给你的资料,你还想留在京城,同你大哥争一争吗?”

“儿子决定了,不争!不和大哥争!那个位置,注定是他的,儿子心服口服!”

刘衡很干脆,不如人就是不如人,没什么可说的。

而且他更向往从一无所有,亲手建一个诸侯国。

顾玖抿唇一笑,“其实你就算想争,也没所谓。不过,你父皇肯定会先揍你一顿。”

刘衡一脸生无可恋,“父皇真是一如既往的崇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儿子又想起小时候被父皇用棍棒教育的经历,真是惨不忍睹。”

顾玖哈哈一笑,“你父皇军武出身,脾气暴躁,在所难免。你要理解!”

刘衡偷偷吐槽:父皇在母后面前就特别温柔,对待他们这些子女就特别凶神恶煞。果然是区别对待!

“母后,大哥什么时候能回来?”

“想他了吗?”

“儿子想在离京之前,见大哥一面。”

“你打算何时离京。”

“最迟明年秋天!儿子在海外有一个大摊子,实在是放心不下。”

明年秋天啊!

顾玖笑了笑,说道:“你等消息吧!”

咦?

这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老大能回来还是不能回来?

母后和父皇一样,都喜欢说话说一半,心情好郁闷。

……

景明十二年春。

陈秋连做十轮功课,看了一屋子的书,终于完成了皇后娘娘对他的考验。

皇帝刘诏下旨赐婚。

赐婚旨意一出,众臣哗然。

汝阳公主和陈秋?

陛下这是何意?

“陈壮实人在海外行营,儿子又娶公主,他们陈家眼看是要飞黄腾达。”

“陛下这道赐婚旨意不妥当啊!汝阳要去海外,陈壮实又是海外行营大总管,难不成陛下打算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海外土地拱手让给陈家吗?”

“陈家何德何能,凭什么能得到海外的土地。”

“请命!让陛下收回成命!”

“对!我们要请命,要让陛下收回成命。”

文臣串联。

早朝上,群情汹涌。

一帮御史带头,弹劾陈壮实。

陈述汝阳公主和陈秋这桩婚事,极为不明智。要求皇帝刘诏收回赐婚旨意,要么就是罢免陈壮实。

就为这事,朝臣们在朝堂上都吵疯了。

就差指着刘诏的鼻子骂一句昏君。

只有昏君才会做出如此糊涂的赐婚。

公主婚事,岂能儿戏。

在朝臣看来,刘诏这道赐婚旨意就是儿戏。

是在将海外领土拱手让给陈家,这是养虎为患。

刘诏唾面自干。

最近睡得好,脾气都变得温柔,他不和这帮朝臣计较。

当着所有朝臣的面,他下了一道旨意,召陈壮实回京述职。

朝臣们齐声欢呼。

这是少有的胜利。

陛下老了,不妥协也得妥协。

爽啊!

杨季看着欢呼的朝臣,简直不忍直视。

一群被陛下和皇后娘娘玩得团团转的官员,还有脸欢呼,庆贺!

多大的脸。

知不知道,召回陈壮实,这是皇帝和皇后娘娘早就商量好的事情。

真以为皇帝给汝阳公主赐婚,没考虑到其中风险吗?

这么多年过来,怎么就不知道总结经验,看不透这是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一贯套路。

一个决定,往往伴随着后续一系列的计划和策略。

陛下和皇后娘娘,从不单纯做一个决定。

任何事情,都是在棋盘上做了全盘考虑后才会做出决定。

杨季为广大同僚的智商而忧心。

……

汝阳公主得了赐婚旨意,欢喜异常。

她心情好,特设宴招待宾客,大家共乐!

看在她是公主殿下的份上,大家纷纷上门恭喜。

私下里却在说,“果然是去过海外的人,一点都不矜持!”

“姑娘家被赐婚,就算心里头高兴,也该藏着掖着。哪能公然高高兴兴请宴喝酒。让人误以为她是迫不及待想要出嫁。羞死人了!”

“我看啊,汝阳公主就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嫁。年龄不小了,去了海外几年人也长丑了,又是公主之尊,婚事不好办啊!”

“我倒觉着汝阳公主比起以前更好看。”

“哪里好看,肤色一点都不白,黑黑的。”

“不黑吧!反而觉着挺好看的。”

“你什么眼神!”

“我倒是要问问你,你又是什么眼神。汝阳公主,岂是你能议论的。”

顾家姑娘,组团替汝阳公主出头。

以侯府姑娘为首,对着一群豪门闺秀,你一言我一语怼回去。

“汝阳公主给你们脸面,请你们上门做客,你们偷偷议论主人家,这是做客的态度吗?分明是给脸不要脸。”

两边人马吵闹起来,终于惊动了汝阳公主。

了解了事情经过,汝阳二话没说,直接将非议她的人请了出去。

“本宫不欢迎嘴碎的人做客!既然看不上本宫的宴席,你们就滚吧!”

一个“滚”字,令闺秀们羞愤难当。

此事很快传扬出去。

凡是宴席当日被请出公主府的闺秀,全都落了个没教养的名声,进而影响家族声誉。

------题外话------

只剩下最后一点内容,竟然还卡文。

卡得欲仙欲死,死活都写不出来。

元宝嘤嘤嘤!

好想开新书。

每次写新书都充满了激情,绝对不卡文。

第1135章 皇帝的逆鳞

顾家姑娘组团替汝阳公主出头,赢得了皇后娘娘的赞许。

她让汝阳在宫里设宴,单独招待顾家姑娘,当做感谢。

汝阳欣然答应。

顾家姑娘们接到请帖,都很意外,也很兴奋。

顾瑞的妻子周氏,因为子女都到了婚配的年龄,去年年底就带着孩子们从西北回到京城。

孩子们接到进宫的请帖,她替孩子们高兴。

同时,心里头还有些担忧。

她找到裴蔓。

“我和皇后娘娘不熟悉,想请教弟妹皇后娘娘有何忌讳?我是担心孩子们进宫,说错话做错事,惹皇后娘娘不喜。”

裴蔓告诉她,“要说皇后娘娘有何忌讳,不喜欢哭哭啼啼的小姑娘,算一个吧!”

“如此说来,皇后娘娘喜欢大气爽朗的姑娘。”

“正是!皇后娘娘以前说过,姑娘家虽然天生柔弱,却不等于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哭哭啼啼。哭多了,苦相!”

周氏点点头,“小姑娘遇到不顺,爱哭,这是难免的。但是不能动不动就哭。哭多了,的确惹人厌烦。”

得了提点,周氏心头就有了底气。

她对侯府的姑娘们耳提面命,进宫面见皇后娘娘,一定要守着规矩,不要乱说话,更不要自作聪明自作主张。

宫里的宫人全都训练有素,而且后宫只有皇后娘娘一人,不用担心宫人偏袒谁,算计谁。

凡事按照规矩做,虽然不出彩,但肯定不会出错。

到了宴请这一天,顾家的姑娘们打扮一新,乘坐马车前往皇宫。

汝阳出面接待。

皇后娘娘不在,姑娘们倒是松了一口气。

她们和汝阳大小差不多,相处起来也挺自在的。

御花园叽叽喳喳,全是姑娘们的说笑声。

等到宴席过半,顾玖才出现在御花园。

“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都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顾氏也是个大家族。

侯府一家,大伯父一家,顾府,外加承平伯府……

这么多府邸的姑娘在一起,数一数,也有二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