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619)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天子呵呵两声,“难怪她到现在还没身孕,刘诏也不敢纳妾。朕这个孙儿,是被顾玖吃得死死的,夫纲不振,真是丢人。”

陈大昌笑了起来。可不是,刘诏就是典型的夫纲不振。

“陛下要不要赐两个美人给公子诏?”

天子摆手,“不了,让他们小两口自己折腾去。朕还指望着顾玖替朕赚钱。”

因为要指望着顾玖赚钱,所以不给顾玖添堵,天子显然是爱钱胜过爱亲孙子。

在金钱面前,刘诏也要靠边站。

陈大昌笑道:“老奴听说,诏夫人将南城门外的土地都买了下来。光这一项,少府就进账好几万两。”

“南城门外那么大片土地,才进账几万两?这是贱卖。”

天子不乐意。

土地哪能贱卖。而且还是贱卖给顾玖。

顾玖可是招财童子。

几万两的土地,落到她手上,少说能变出几十万两。

“陛下有所不知,南城门外住了上万流民,是个谁都不愿意踏足的地方。诏夫人买下那里,许多人都在说,这回诏夫人恐怕要亏钱。”

天子蹙眉,“她能亏钱?”

天子不信。

“去,将少府家令叫来,朕要好好问问他。”

对于天子来说,关注顾玖的生意动静,已经成为一项娱乐。

处理政事累了,问问顾玖的近况,总能从中收获乐趣,身心舒畅。

顾玖俨然成了天子生活中的调剂品。

少府家令匆匆进宫,赶到兴庆宫面圣。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天子的脸色,看样子心情还不错。少府家令偷偷松了一口气。

天子朗声问道:“朕听闻顾玖从少府手里买下了南城门外的土地,此事当真?”

“确有此事。”少府家令躬身回答。

天子问道:“据朕所知,南城门外住着上万流民,顾玖买下南城门外的土地,她怎么赚钱?”

“微臣不知。”少府家令战战兢兢。

天子不高兴了,“她从你手中买下土地,你就没问一句?”

少府家令额头冒冷汗,“微臣问了,她没说。还让微臣拭目以待。”

天子哼了一声,“那她有没有说,怎么处理城外的流民?”

“也没说。”

一问三不知,天子心情暴躁。

“你和朕说说,她和你说了什么,你就同意将南城门外的土地卖给她?”

少府家令斟酌了一下,才说道:“诏夫人说,她自有办法料理南城门外的流民。”

“没了?”

“她还说她做别的不行,做生意就没亏过。”

“哈哈……”

天子放声大笑起来,“她口气倒是不小。”

少府家令见天子心情不错,于是趁机提起另外一件事,“启禀陛下,有一件关于诏夫人的事情,还需陛下裁决。”

天子心情不错地说道:“说来听听。”

“诏夫人想通过少府,购买北荣西凉的人口,俘虏优先。”

天子闻言,眉头一皱,“她买人口做什么?”

少府家令不敢隐瞒,“前段时间,诏夫人在南方购买了大量无主之地还有矿山,需要大量的劳力。当地劳力不够,就想到从北荣西凉购买人口。

微臣想了想,此举也算是利国利民。北荣西凉人口少,买下一个人口,就等于是削弱了他们的一分力量。此事事关重大,微臣不敢做主,故请陛下裁决。”

天子说道:“她倒是会折腾,不声不响又跑到南方买土地买矿山。她名下的生意,缴税了吗?”

少府家令点头,“每一笔生意,都如数缴税。这是微臣搜集的诏夫人名下产业缴税清单,请陛下过目。”

陈大昌接过清单,放在天子面前。

天子一页页翻看,看得特别仔细。

少府家令内心一阵庆幸。

他为什么会提前准备好缴税清单,不是因为他事先猜到天子会问什么,而是顾玖事先提醒了他。

顾玖私下里提过两句:天子多疑,又重利。少府又管着天子的私库。只有将每一笔收入支出,明明白白摊在天子面前,方能取信天子。

这句话,少府家令听了进去。

从那以后,少府的账目,每一笔都清清楚楚,任何时候都经得起检查。

考虑到他和顾玖金钱上来往比较多,天子又比较关注顾玖的情况,于是他还做了一份顾玖的缴税清单。

按照不成文的传统,官宦世家,皇室宗亲的生意都不缴税。

虽然律法上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大家都这么干。

少府和户部也不会去追缴。

顾玖不一样,她反其道行之。

她照章纳税。

律法规定要缴多少税钱,她就缴多少,绝不会少一文钱。

她可是立志要做富婆,要开创一个商业帝国。

如果从一开始,她就不缴税,等她名下的生意规模大到让人侧目的时候,全天下都将视她为仇寇,朝廷上下也将对她人人喊打。

届时,她手中每一文钱,都有着原罪。

说不定天子借口她没缴税,与民争利,一纸诏书就没收了她的产业。

到时候她哭都没地方哭去。

看这情况,现实危机比顾玖预料中的更早到来。

她的生意,以她的标准,还不成规模,只是小打小闹,纯属瞎折腾。

可就算这样,却已经引起了这么多人的关注,还引起了天子的重点关注。

她有句MMP不知当说不当说。

幸亏,她防范于未然,从小小的珠花生意开始,她就一直按照律法规定,如数缴税。

少府家令又帮她神助攻,特意替她做了一份缴税清单。

缴税清单,户部税曹那里有每一笔的原始记录,这是做不得假的。

天子翻着顾玖名下产业的缴税清单,越看越咋舌。

顾玖名下的固定产业,如布庄,田庄,药铺,珠宝铺等等,短短几年,就已经缴纳数万两税金。

理所当然,珠宝铺子缴纳的税金最多。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光是一个珠宝铺子,就缴纳了三四万两的税金。

这些还只是零头。

雨花巷码头,不过半年时间,就已经缴纳了五万两税金。

雨花巷房产项目,先后更是缴纳了八万两税金。

粗略一算,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顾玖名下的产业,就已经缴纳了二十万两的税金。

天子咋舌。

缴税这么积极,而且还都是如数缴纳,这叫人怎么好意思再敲顾玖的竹杠?

天子不确定地问道:“她真缴了这么多税?”

少府家令肯定地说道:“清单上面的每一笔,户部都有存档。税金都已经如数入库。陛下可以召户部税曹询问此事。据微臣了解,诏夫人是京畿地区,年缴税最多的人。”

天子皱眉,“朕翻看缴税清单,她的生意规模也不算大,怎么就成了缴税最多的人?”

少府家令斟酌了一下,“因为很多商户,要么不缴税,要么少缴税。诏夫人名下的产业,都是如数缴税,算下来,那些商户自然没有诏夫人缴税多。”

天子心头腾的一下,生出熊熊怒火,“为何有商户可以不缴税,少缴税?户部税曹干什么吃的?”

少府家令额头冒汗,意识到自己捅了马蜂窝。

他急忙补救,“陛下息怒。不缴税,少缴税的商户,多半都是各家下人在经营。本朝传统,向来不朝他们收税。”

少府家令口中的各家,指的自然是那些官宦世家,豪门大户,以及皇室宗亲。

啪!

天子一巴掌拍在桌上,怒火中烧。

看看顾玖缴税的清单,就能估算到,光是京畿一地,每年逃税偷税少说上百万两。

以全天下算,一年少说上千万两的税收进了私人荷包。

户部年年亏空,年年叫穷,一没钱就加税。税加到哪里去了,全加到小民头上。

小民生活艰难,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

而家财万贯的大户,却可以一文钱的税都不缴,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