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781)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中书令大人轻声提醒。

天子回过神来,将手中的笔直接丢了。

这?

这是什么意思?

天子是要反悔吗?

“陛下不如口述,臣等拟定旨意,请陛下过目。”

天子叹了一声,召来太医。

“朕还有多少日子可活?”

太医跪在地上,很想死。

天子说道:“无妨,尽管说来。朕要做到心中有数。不可欺瞒。”

太医顶着巨大的压力,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陛下若是谨遵医嘱,好生调养,至少还有半载。”

“只有半载吗?如果朕不好生调养,是不是连三个月都没有?”

太医不敢说话,沉默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天子嗯了一声,挥挥手,“退下吧。”

太医如蒙大赦,赶紧退出去。

朝臣们当即请旨,“请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尽早立下储君。”

天子闭着眼睛,没有搭理这些朝臣。

朝臣们想死。

他们七嘴八舌,各种劝解,可是天子却不为所动。

朝臣们愤怒了,天子又想故技重施,继续拖延吗?

都到了这个时候,拖延下去,有何意义?难道还要来一次宫变造反才肯立下皇储吗?

朝臣们说话越来越直接,就差没指着天子的鼻子骂昏君。

足足一个时辰,朝臣们足足说了一个时辰,天子才施舍地睁开眼睛。

“你们的意见,朕都知道了。朕今日就立下皇储。李侍中留下,其他人退出去。”

“陛下,这不合规矩。至少要有三位大臣在场才行。”

天子眯了眯眼睛,“李侍中,柱国公两位留下,其余人等退下。”

“陛下……”

“休要再说,不要逼着朕改变主意。”

这?

天子实在是太任性了。

堂堂天子,怎么能如此任性。这是拿江山社稷开玩笑啊。

朝臣们不甘心地退出寝宫。

尤其是中书令大人,尚书令大人,还有孙家族长,心情犹如吃了三斤黄连那么苦。

立传位诏书,向来都是历代孙家族长的荣耀。

这一次,荣耀被剥夺。

孙家族长老泪纵横。

他估摸着,是因为太妃孙氏的原因,孙氏一族被天子迁怒。所以天子不肯再让孙家人书写传位诏书。

多少代人的荣耀,竟然会断送在他的手中。

孙家族长悲从中来。

心头对太妃孙氏极为埋怨。

都是孽债啊!

中书令大人和尚书令大人,不忿李侍中越过他们二人,更得陛下宠幸。

更要命的是,李侍中才四十几岁,正当壮年。还有几十年的仕途。

而他们二人,都已经是六十出头的老人。

年龄上,李侍中就赢了他们。

“不甘心!”尚书令大人嚷嚷道。

不甘心如此荣耀,被李侍中夺走。

“姓李的何德何能,竟然能得到陛下如此信任。简直没有天理。”

“别忘了,李侍中是由睿真崔皇后提拔上来的。”

“真是不可思议。”

皇后娘娘的人,竟然也能得到天子重用。李侍中是头一份。

“睿真崔皇后和仁宣太子死后,李侍中就和楚王府断了关系。他也不怕被世人唾骂。”

“世人唾骂,哪里比得上自家前程重要。”

第475章 立宁王为储君

寝宫内,李侍中右手执笔,面色沉稳,只等天子说出储君名字,就开始书写传位诏书。

此刻,他内心毫无波动。

因为最激动的时刻早已经过去。

这一刻,他只想发挥最佳状态,书写最华丽的传位诏书。在人生履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柱国公伺候在天子身边,“陛下打算立哪位皇子为储君?”

天子眼神浑浊,“朕的儿子里面,有人配做储君吗?”

柱国公说道:“他们是皇子,就有资格做储君。”

“只因为是皇子,就可以做储君,真是便宜了他们。”

柱国公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这话。

天子是有多仇恨自己的儿子啊。

天子说道:“一个个全都是不肖子孙,狼子野心,不配为君。可是因为他们是皇子,他们就得能继承皇位。朕也只能将皇位传给他们。真让人不甘心。”

柱国公迟疑了一下,“陛下息怒!皇子们其实都是好的,只是偶尔犯错,好好教导就成。”

天子冷哼一声,“朕只恨没有早点宰了他们,如今让他们给朕添堵。”

柱国公哭笑不得。

天子是在抱怨,也是在发泄。

天子并不乐意将皇位让出来。

如今,当天子不得不立下储君的时候,他的情绪暴躁到了极点。

在天子眼中,储君就是仇人,专门抢夺他的一切。

他所拥有的一切的,都将被储君继承。

真不甘心。

一个不甘心的天子,自然要将人折腾得人仰马翻。

天子赌气说道:“朕不想立储君。”

“陛下不要开玩笑。诸位朝臣都还在外面等候着,陛下这个时候改变主意,大家又该闹起来。”

柱国公就跟哄小孩子似的,哄着天子。

天子双目赤红,“朕将失去一切,难道还不许朕任性一回。”

“陛下已经任性了一回,后果有多严重,不用微臣提醒陛下也该知道。陛下不能再任性第二回,大周江山社稷经不起一而再地糟蹋。人心也经不起一而再的动荡。微臣恳请陛下,今日务必立下传位诏书。”

柱国公不肯放任天子任性胡为。

天子目光如刀,刺向柱国公面门。

柱国公无所畏惧,直面天子的怒火。

“好,好得很!”天子咬牙切齿,“朕这就立下传位诏书。朕要立宁亲王刘晃为储君。”

果然是宁王。

诸多皇子里面,矮个里面拔高个,也就宁王适合做储君。

柱国公躬身一拜,“微臣替万千百姓叩谢陛下。”

天子红了眼眶,“朕将一切都交了出去,朕成了孤家寡人,一无所有。朕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柱国公给李侍中使眼色,叫李侍中书写传位诏书,不用理会天子的牢骚。

李侍中点点头,执笔书写。

柱国公开始安抚天子,“这是皇位传承,不是掠夺。如同先帝将皇位传给陛下一样。陛下何必钻牛角尖。”

天子冷哼一声,“你是事不关己,自然可以说得如此轻松。问问历代帝王,当他们立下储君那一刻的心情,是如释重负,还是心中悲戚?朕此刻十分悲凉,朕努力了几十年所攒下的一切,都将留给不孝子,真是令人很恼火。”

“宁王虽非大才,却也堪为储君。陛下应该对宁王多一点信心。”

天子冷冷一笑,“宁王不孝,朕说错了吗?”

柱国公面无表情地说道:“储君不能不孝。他既然为储君,定是孝顺的。”

天子心塞,遭受到了十万点的伤害。

储君是他立下的,这枚苦果,只能他自己吞服。

“立下储君一事,可以昭告天下。但是立宁王为储君一事,希望你们二位保密,先不要声张。”

柱国公皱眉,“陛下的意思是密诏?”

天子点头。

柱国公当即反对,“不妥。人心惶惶之际,不能留密诏,恐引起变乱。既然立了宁王为储君,就该昭告天下,以此稳定人心。”

天子恼怒,“朕的话,你也不听吗?”

“臣是在为大周的江山社稷着想。而且储君也需要时间,为日后处理朝政做准备。立密诏,不利于储君接管朝政。”

柱国公理直气壮地反驳,绝不容许天子任性胡为。

“诏书书写完毕,请陛下过目。”李侍中放下手中毛笔,对这份传位诏书,十分满意。

他来到床前,展开诏书,方便天子过目。

天子瞪大了眼睛,逐字逐句将诏书看完,然后“嗯”了一声。

遣词用句极好,精炼却不失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