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门医妃有点毒(887)

作者: 我吃元宝 阅读记录

顾珍摇头,“你误会了,我只是好心提醒你,婚事你别着急。别管是当兵的,还是干别的,总比嫁不出去强。”

顾琳哇的一声哭出来,捂着脸跑了出去。

顾玖摇摇头,“大姐姐何必如此?”

见顾琳跑了出去,顾珍又有些后悔,觉着刚才自己太过刻薄。

她不好意思地说道:“哎,是我不对,一会我给五妹妹道个歉。我也没想到,她和小时候一个样,说她几句就受不了哭着跑掉。”

顾珊抿了抿唇,“这得怪白姨娘。白姨娘私下里不知教了五妹妹什么,把五妹妹教得小气得很。”

自罗夫子过世后,侯府那边就没有再请女先生教书。

一来是如罗先生那般学问好人品好的女夫子很难找,二是侯府的姑娘们年龄渐渐大了,要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学习管家理事。

于是侯府就停了女学。

得等到侯府下一代姑娘们成长起来,侯府才会重新聘请女先生,重开女学。

这样一来,顾琳也就没地方上学,整日在府中不是做针线活,就是和白姨娘闲话,偶尔跟着胡氏学习管家,算算账本。

她倒是想找大房的顾珺一起玩耍,不过顾珺功课很忙。大太太张氏对待顾珺这个庶女,是当嫡女培养。

尽管没有女学,平日里也给顾珺布置了很多功课。

因此,顾珺根本没时间和顾琳玩耍。

姐妹们都出嫁了,顾琳独自在府中,的确很寂寞。

性子有些左性,难以避免。

顾玖说滴:“该提醒白姨娘一声,叫她远着五妹妹,别把一身姨娘做派都叫五妹妹学了去。”

“只怕晚了。”顾珊在府中多待了几年,对顾琳的情况自然更加了解,“白姨娘是生怕大家害了五妹妹,什么事情都要耳提面令。如今五妹妹已经习惯凡事听白姨娘的。你叫她远着白姨娘,她还以为你害她。”

顾玖有些意外,记忆中白姨娘不是这样的。白姨娘虽然是个妾,多少有点见识,是很支持顾琳多学点东西,学得大气一点。

怎么这几年,转了性子?

顾珊说道:“二姐姐自出嫁后,难得回来一趟。每次回来,也就停留几个时辰。后院的情况,你可能都不太清楚。

白姨娘年龄大了,加上父亲的后院又添了几个人,她心里头自己慌了神。生怕五妹妹嫁出去后,嫌弃她,忘了她,不管她。

所以她才要将五妹妹牢牢抓在手里,叫五妹妹凡事都听她的。她自己都变得左性,又来教导五妹妹,能教出什么好来。”

顾玖替顾琳感到可惜。

过去顾琳也爱哭鼻子,还有点笨笨的,好歹是个积极乐观,有点见识的小姑娘。好好培养一番,未必不能有一番格局。

结果在顾琳树立三观最要紧的几年里,白姨娘竟然承担了主要的教导责任。

这就麻烦了。

“五妹妹可怜,府里除了白姨娘,竟然没人管教她。”顾珍感慨了一句,越发后悔之前对顾琳说的那番话。

她不该对顾琳那么凶。

顾珍突然站起来,“我去找五妹妹,给她陪个不是。她的婚事,我也替她相看着。希望能为她介绍一门好婚事。”

说完,顾珍就风一样的冲了出去。

第550章 今儿就放肆一回(三更)

顾玖去见了顾大人。

提醒顾大人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别再让白姨娘管教顾琳。

顾琳到了说亲的年龄,该给她找个嬷嬷,好生调教一番。

顾大人拍着脑袋,“忙得忘了,都忘了五丫头的婚事还没着落。”

顾玖嘴角一阵抽抽。

什么忙得忘了。

这两年顾大人在守孝,忙什么忙啊!

他根本就是没上心,忘了还有个女儿叫顾琳,行五,还没婚配。

平日里,顾琳也不会到顾大人跟前溜达。

一年到头,父女二人能见到一面就不错了。

父女两人长久不见面,顾大人理所当然就把人给遗忘在了后院。

顾大人接着说道:“这事叫你嫂嫂去办。内院的事情都归她管。”

顾玖叹了一声,“父亲好歹也该上上心。除了五妹妹顾琳,四哥顾珩,还有老七顾珲,老八顾珙的事情,父亲也该放在心上。顾珩和顾珲尽管是庶出,也该给他们找个营生,不能叫他们整日闲着。”

顾大人皱眉,发愁,“顾珩以前看着还好,本以为他读书能有出息,结果连考了几次,连个秀才都没考上。我看他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

“读不了书,那就去从军。京营那边,我可以安排。”

“从军?”顾大人十分嫌弃,“顾珽已经从军,顾珩不能再去从军。而且他也吃不了这个苦。”

“父亲怎么知道他吃不了这个苦?父亲问过他吗?”

“不用问,我都清楚。”

顾玖生气了。

她面目严肃地说道:“四哥读书读不出名堂,又不让他从军,请问父亲想让四哥做什么?

不趁着他年轻,替他找个营生,难道要他天天混日子?说句难听的话,父亲在的时候,他还能混日子。

等到父亲百年后,他怕是要讨口要饭。顾家儿郎,沦落那般田地,父亲就不觉着羞愧?”

顾大人脸色难看,“何至于如此。你不要夸大其词,耸人听闻。”

顾玖冷哼一声,“父亲,我这回不是和你商量,而是告知你,家里这些兄弟,必须尽快给他们找个营生。绝不允许他们继续混吃等死。”

“你简直是……”顾大人本想呵斥顾玖放肆,话到嘴边,突然醒悟闺女已经贵为皇子妻,赶紧将放肆二字咽了下去。

“父亲是想呵斥女儿放肆吗?那今儿女儿就放肆一回。”

顾玖是半点没客气。

看着顾大人一副只为自己打算,不管子女死活,不管一家老小未来的态度,她就不打算再客气。

若是兄弟姐妹们,还都是小孩子,顾大人这个态度没所谓。

小孩子嘛,还不到承担责任的年龄。放任几年也没关系。

但是现在,连最小的顾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其他兄弟们,一个个更是老大不小。

就算是在现代社会,二十啷当的年轻小伙,也该想着找工作养活自己。

更何况是在普遍早熟的古代社会。

如果顾玖嫁的是普通人,她大可以不管这些庶出兄弟姐妹的死活。

顾家有顾珽和顾琤支撑门户就行了。

然而,她是皇子妻,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兄弟走向混吃等死的路而不过问。

她也不想眼睁睁看着这些兄弟成为顾珽,顾琤的负担。

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

真到了他们落魄的一天,找到顾珽顾琤跟前,顾珽和顾琤真能一点都不管吗?

在这个宗族为本的年代,顾珽和顾琤做不到。

就算是在现代社会,亲朋好友找上门来,也不能完全拒之门外。就算不耐烦,还是得捏着鼻子,拿出一点精力去应付一二。

顾玖不求这些兄弟能干成多大的事情,只求他们不拖后腿,能有一个养活自己,养活一家老小的营生。

所以她很不客气地和顾大人说道:“一个家族想要繁衍生息,保子孙后代富贵荣华,靠的不是一代人,而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努力不是嘴上说说,更不是每日混吃等死,斗鸡遛鸟。

靠习武从军,读书从文,靠功绩,靠钱和权,靠着大胆心细,严格教养家中子女,才能让一个家族长盛不衰。

父亲对家中子弟放任不管,分明是要将他们养成废物。女儿不知道,他们做了废物,对谁有好处。

现在顾家已经分家,大伯和大伯母不会轻易过问顾家的情况。父亲更应该担起教养的责任,好歹给他们一个营生。他们都是你的孩子,你不能只管生不管养。”

顾玖对顾大人很不满,也没有丝毫的隐瞒。

就差直接将顾大人一张脸撕下来,丢在地上狠狠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