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130)

作者: 凤阿凤 阅读记录

在快能看见长安巍峨阁楼的时候,官道两侧的人逐渐变多,可这群人并非是先前锦绣蚕衣或风流不羁的文人浪客,而是不知从哪来的流民,衣衫褴褛的躺在地上,不进城也不厉害,就在外边守着。

长安不再像以前那样繁荣,暮气沉沉的,放眼望去尽是绝望,还能闻见腐烂的臭味。

这里真的是昔日辉煌的长安吗。

许珍有点怀疑。

驾马向前,许珍不见半点长安该有的风貌,觉得奇怪,连忙凑到小叫花身边问:“这两年间,长安一直是这样吗?”

荀千春道:“不曾,是圣上驾崩之后,才这样的。”

许珍点点头,可以理解,毕竟没了圣上之后,各地战争更加频繁,就连葛喜儿和李三郎,前几日都打了一架。

乱世之中,究竟还有谁能保持本心。

山河动荡,白草萋萋,青松北风吹动,不停抖落乱雪。

在距离长安还有一段路的时候,两人先停下,找了间客栈,随风走入其中,要了个房间。

放下行李,荀千春伸手将一样冰凉的东西贴在了许珍脸上。

许珍还以为小叫花在玩自己,连忙跑到窗边抓了一团雪,也贴到了荀千春脸上。

荀千春笑着叫道:“先生。”

许珍揉了几下她的脸:“干嘛?”

荀千春脸被揉的变了形,解释:“是易容。”

许珍愣了愣问:“你现在就易容吗?”

荀千春指着许珍的脸。

许珍这才明白,小叫花刚刚是在帮自己贴东西易容啊!

自己已经被易容了??

许珍有些激动。

她头一次享受易容的待遇,赶紧跑到棕色木桌前,寻找铜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铜镜中照出一张皮肤微黑,脸上有麻子,宽嘴唇的形象。

许珍觉得太神奇了。

她原本完全不长这样,这只要一片贴纸,竟然就能和几千年后的ps技术相比,太厉害了!

许珍不停抬手摸自己脸蛋,脸上依旧有触感,她再用力抓自己脸颊,发现确实有一层十分轻薄的东西覆在自己脸上,只要用力就能撕下来。

许珍不敢再碰了。

她得了新形象,心情很好的准备出门,荀千春管不住她,只能同样换了张新的面容,跟在身后一块出去。

两人一路走走逛逛。

天色渐渐暗下,金光收拢,灯火燃起,官道上逐渐变得热闹,许珍凑过去询问,只听到一群人争着抢吃的。

似乎是长安城内的官员和贵族,开完了宴会,将不要吃的丢了出来,因此便宜了门口的人。

许珍道:“看起来是浪费,没想到无形中竟还做了好事?”

荀千春说:“不算好事,浪费,永远不算好事。”

许珍看着荀千春的新样子,显然比自己的更加普通,配上背后的斗笠,像是要去田里插秧的,她忍笑说道:“你说得对。”

荀千春看了她一眼。

这张普通的脸顿时透露出一股不同寻常的王者气概。

许珍立马闭嘴了。

渭水吹来一阵风,带来了长安城内的酒气和腐肉气,以及里头热火朝天的吵闹声,许珍起先见外头如此,还以为里面应该也差不多了,没想到里头还是这么热闹。

她有些好奇。

荀千春消息知道的多,给她解释道:“里边还是老样子,有灯会,有太学。”

许珍问:“鸿都学馆也开着吗?”

“不知道。”荀千春说,“不少官员投靠新皇,每次不愁吃穿。”

许珍有些震惊:“不愁吃穿就满足了吗?这群人也太好应付了。但是既然灯会还在,我们入城之后可以去看看。”

荀千春点头。

许珍说:“还要猜灯谜。”

荀千春说:“好。”

许珍兴致勃发:“兔子灯怎么样?之前放在房间里,还挺好看的。”

荀千春说:“好。”

许珍道:“我去年还见了做成玉米样子的,你见过吗?”

荀千春说:“没有。”

两人走在僻静巷子里,声音随风飘散,聊完灯会,开始聊如今宠妃兵力,荀千春不太清楚,之后说到其他的。

又往前走了几步。

许珍忽然瞧见巷口坐着一个人。

那人白发苍苍,戴着破烂的斗笠,身上穿着满是泥巴的宽袍大衫,露出松垮且被冻伤的皮肤。

透过斗笠露出来的半张脸,许珍认出了这个人来。

这人,是流浪落魄的国公。

这位国公,曾经不支持许珍的罢儒和变革,可今日在这个巷口,他老泪纵横的坐在墙角,默默念道:“宫墙倾倒吧,快来个人,推翻这里吧。”

许珍并未驻足。

只是拉着小叫花,继续往前走去。

第76章 七十六个宝贝

长安天气大好, 许珍迫不及待的就想进城,荀千春准备了两张易容的贴纸备用,等到下午人多的时候, 趁着没人注意, 直接抱着许珍跃上城墙。

城墙上千仓百孔,满是战争留下的刀痕,上边没有守卫,看起来荒芜凄凉。

许珍站在城墙上看了会儿,见到城内风华繁荣,人来人往,言笑晏晏, 马车川流不息,满面白色脂粉的男男女女依旧在酒楼二层招客。

她看了一半,又被荀千春抱了下去。

荀千春对长安内城的繁华毫不在意, 也完全不好奇。

许珍偷偷问她:“胡国的皇城是什么样的?”

荀千春道:“先生去看看, 就知道了。”

许珍很震惊:“你竟然都学会吊胃口了?等我们回去得不少时间吧, 你就先告诉我是什么样啊!”

荀千春嘴角微微扬起,告诉许珍:“和平凉差不多,土灰色的墙, 夏日的时候,河边草木旺盛, 牛羊粪便多,蚊虫也多。先生应当不会喜欢。”

许珍幻想片刻说道:“我还以为皇城不用放牧。”

荀千春道:“要的。”

许珍又问:“你既然回了胡国,那有没有恢复鲜卑这个部落?”

荀千春点点头。

许珍问:“现在怎么样了?”

荀千春道:“鲜卑——”她说着, 顿了顿,随后继续说道,“鲜卑没人,留着那块地无用,我改成了牧场。”

许珍说:“你阿母要是知道,怕是能起来揍你一顿。”

荀千春不禁笑道:“先生来揍我吧,我受着。”

许珍满足她,拍了她一下,随后又从兜里掏出一颗胡国带来的奶糖,塞到荀千春手里。

两人又走几步,走到大路上的时候,见到右边有一大群人正围在一起,似乎在辩论什么。

许珍拉着荀千春走过去听。

周围有好事的正在议论,许珍听了会儿,得知是小夫妻闹矛盾,妻被夫郎打了一顿,而夫郎不肯道歉,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所以两人一路告状,告到了大理寺来。

妻正哭着坐在地上喊冤,周围无不是同情的。

那夫郎喊道:“若非你做错事!我怎么会打你!”

周围风向顿时变化:“做错了事??那难怪挨打。”

大理寺少卿坐在门口,没来得及说出半句话。

众人问道:“究竟是做错了什么事情?”

妻喊道:“我不过就是不愿去他姑嫂家,这算做错了什么!”

夫郎忙说道:“当年我们结为夫妻,说的可是要夫妻同心的。而且你嫁过来的时候,说的是万事会听我的,现在不听我的,当然是做错了事情。”

周围有说妻有错的,也有说妻没错的。

少卿听得发困,直打哈欠,他脑子思考了会儿,说道:“确实如此,就判妻有罪吧——”

话没说完,这时忽然有个人从人群中挤出来,嘻嘻哈哈的说道:“我有话说,我有话说!那位郎君,你说夫妻同心,你妻不听你的就是做错了事。可你俩是平等的,她内心不想去,你强行要她去,这分明是你不对啊!”

少卿一听,觉得这也有道理,他问夫郎:“你还有什么要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