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151)

作者: 凤阿凤 阅读记录

许珍给她倒酒。

话说到这里,许珍忽的有些好奇:“逼宫的是谁?”

郡主简单说道:“江南萧乞丐。”

许珍愣了愣,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啥?”

郡主看向许珍,问道:“这人你也认得吗?”

许珍赶忙摇摇头。

荀千春知道内情,没有拆穿,只是面色不悦的举杯喝酒。

郡主看过来的视线充满怀疑,片刻后,郡主继续说道:“那萧乞丐白手起家,有一定的本事,听说是手中有位能人,最近没什么动静,有传闻说,她那谋士跑了,所以才会一直安居江南,没有动静。”

许珍假装恍然:“原来如此!”

郡主又道:“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她又张狂起来了。”

许珍对于这些事情完全不知晓,但不管怎么想,无非就是萧乞丐找了个新谋士,或是长安城中那几人,有人倒戈了。

许珍立马想到了那位讼师。

那人看起来有点本事,不知道是什么来头。

许珍开始细细的思索,而郡主喝太多,被老妪一通责骂,抬起来架在身上,缓步离开。

屋内又剩许珍和荀千春两人。

长安的事情在许珍心中长久记挂着,挥散不去,许珍虽然现在没什么太大梦想,但和众人一样,依旧盼望着乱世早日结束。

她本以为拿到解药,自己就能潇洒解脱,可这几日,想的又有些多了。

最初,她是想帮小叫花夺天下的,但小叫花自己不愿,她便跟着无所作为,顺其自然。毕竟历史这条长河,有独特的流淌方式,不论如何流淌,这条长河必定要混着泥沙和血泪,拥有沉淀,才是充实的。而自己若是有意推动历史,的确可以加速几百年的发展,减少战乱和动荡,却同时也会失去很多东西。

她做过的事情,已经很多,多到或许会影响世界的发展。

这个世界对她来说,曾经是一本书,现在,确实真实的。

许珍忧心忡忡,叹了口气。

之后几日,郡主和老妪先行离开,回雍州地区。并给许珍留了点银钱,让她不要再悲惨的去摆摊了。

许珍表示感谢。

而镇北书信没有来,她和小叫花只好继续等待。

长安已是阴云密布。

里面不知道换了多少人,想要实现抱负的来了又走了,那些打算搅的天翻地乱的继续留着,或是已经被抓起来,关押进牢房之中。

长安现在的这位萧乞丐,和她的谋士,并不像先前两位帝王一样温婉。这两人统制下的长安以及周边领土,渐渐开始走上暴秦之路。

江陵依旧天气晴朗,路边摆摊的吆喝声不停,青山绿水间黄鹤翱翔,灰鸟鸣叫,收租的又跑到铺子和路边摊位上收钱,收的比上回更狠一点。

许珍知道萧乞丐夺宫的事情后,对着现象略微有所了解了。

家里没了宣纸和墨水。

许珍要去书坊卖,荀千春陪她一块去,两人步入云墨坊的时候,那位身穿艳色衣服,面上涂抹桃花妆的中年坊主,坐在柜子边的矮凳上,手中摇晃圆扇,看着许珍和荀千春,竟认出了许珍来。

“你莫不是,先前来我这买过书的许阿珍吧?”坊主声音轻柔,低笑着问道。

许珍记得这位坊主,她看见坊主,就想到了自己刚穿过来的时候,翻着词典艰难写书,还卖不出去的痛苦日子。

她要是没记错的话,自己好像还有一套科普书留在这里。

许珍正要说话,但猛地意识到,自己现在是易容状态!

坊主怎么认出来的?

坊主似是看穿了她的想法,解释道:“虽面容有些变化,可你这几年,身形和走路姿势,倒是一点都没变。”

许珍被坊主的眼力震惊了。

坊主见她如此神情,知道笑着说道:“你最近可真是了不得,我时常能听闻你以前干的事情,可你怎么回江陵来了?”

既然都认出来了,许珍也没什么好隐藏的,她回道:“回来看看,看看山长,还有之前住的地方……毕竟战乱,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打到这里来,我提前来回顾一下。”

坊主哈哈大笑。

她笑了会儿,偏过头,瞧见了许珍的荀千春,询问:“这不会是你当年买回去的小童吧。”

荀千春一身孤傲,看起来就不是普通人,走在路上即便已经易容,却还是容易吸引别人目光。

许珍想到小叫花和云墨坊,还有一层被殴打的关系,连忙说道:“没,不是。”

坊主笑了笑。

荀千春倒是并不怎么在意,她莞尔道:“是我。”

许珍抬头看荀千春。

荀千春说道:“当年坊中小仆骗了先生十两,买了个我,虽然干的事情不厚道,但我现在想想,很感谢坊中奴仆。”

许珍明白了小叫花这意思。

她笑道:“你怎么说情话还得拐弯抹角的,你就不能直说,在这遇见我,就算糟顿打也很开心吗。”

荀千春垂眸看许珍,勾唇说:“先生念书多,能把话说的漂亮,我说不出。”

许珍被她夸得一顿不好意思。

荀千春又道:“就是十两太贵了,若是他们能还回来,就好了。”

许珍精神一振:“说得对。”

她立马看向坊主。

坊主原本听她们打情骂俏,已经面容垮下,听许珍还想从她这抠走十两,顿时恨不得站起来骂人。

她瞥了眼荀千春,暗想:这十两,看起来价格还收低了,当年怎么不收个一百两。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日常梗忘了写回书坊叙旧!!我有罪,今天强行补上

第91章 九十一个宝贝

两人又过了几日轻松日子, 镇北的书信缓慢送来, 上边说兵马已经从西北出发前往长安。

许珍松了口气。

可是郡主那边, 却迟迟没来消息,许珍等待几日, 准备和荀千春直接赶往长安, 就在要出发的时候, 街坊邻里终于有消息流出。

信息不太乐观。

酒楼有人听说,雍州的安乐王,曾经的安乐郡主, 在军帐中被人刺杀未遂, 那名刺客身上,发现了镇北胡国的标志。

胡国刺客的标志形状,就是当年荀千春在边关从军的时候, 后颈的奴隶图案。

而刺杀郡主的凶器, 是先前荀千春经常握在手中的, 一把蓝色小剑。

这把蓝色小剑前几日就被荀千春卖了出去, 不知道被谁买走了, 顺便坑了两人一把。

导致现在一切都指向胡国, 镇北王。

镇北和雍州交界。

如今镇北人心惶惶, 觉得大军远出, 安乐郡主定会来攻打镇北。

而江陵小镇,许珍同样内心不安。

“郡主她,不会觉得是我们派去的杀手吧。”许珍翘腿坐在案几边,从荀千春手中拿过信仔细阅读, 骂道,“这明显就是圈套,她要是真的信了,下次见面时候,你记得打她一顿。”

荀千春看了看许珍,笑着说:“不知她怎么想,但凡事,我都听先生的。”

许珍应了声,她继续读镇北大军的书信,看着看着,叹了口气:“其实看她这么久没写信过来,应当就是怀疑我们了。倒也是,之前一切太过顺利,现在有人给我们使绊子,算是合情合理。”

荀千春点点头。

许珍问道:“要不要去解释清楚?”

荀千春思索后说:“不必。”

许珍问:“为什么?”

荀千春道:“她若是不信我,只能去攻打乌恒和邺城,不会来长安,我依靠自己的兵力,也能攻打。”

许珍点头说:“有道理。”

她抬头看荀千春,觉得这小叫花当真是越来越有脑子了,她原本的确想要写信劝说郡主,可她差点忘了,那个暗中嫁祸的人,既然能选在这个时间用出这一招来,那就肯定是知道很多内情,并且准备充分,留有后手的。

这会儿不该浪费时间。

郡主好像是受伤了,不能动,攻占领地的事情可以拖,但援救蓝衣宠妃的事情,却不能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