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坚强的炮灰在古代教书(153)

作者: 凤阿凤 阅读记录

荀千春已经听完军报,换了衣衫快步往军帐走去,还有人在荀千春身后追着询问道:“主上,这次攻打长安非同小可,你可有作战计划?还有你的身体——”

荀千春听到身体的事情,停下脚步看身后那人,忽然说道:“身体好了。”

身后那人愣了愣:“什么?”

荀千春道:“我身体好了。”她原本就没什么架子,全靠杀人杀出来的一身煞气震慑众人,新兵甚至有人觉得荀千春平易近人的。

这会儿听见荀千春宣布身体好了,很多人都松了口气,纷纷上前跪拜恭贺。

荀千春略微思索,又过片刻,她说道:“还有件事情要说。”

众人屏息等待。

身边将士问:“主上请说。”

荀千春说道:“军帐里的,是我的妻。”

众人以为自己听错了,经常跟在荀千春身边的人小声问道:“主上,你是不是说错了……”

荀千春道:“待长安这里结束,我们便会成婚。”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纷纷喊道:“主上!你是一国之主,怎么能随随便便和一汉人女子成婚!”

荀千春并未听。

她快步入了军帐,走到许珍身边,看许珍在翻书,她白皙干净的手覆上去将书本合拢,然后在许珍耳边说道:“先生,先别看了,晚上带你进长安城。”

许珍眼前一亮:“你打算直接把人偷出来?”

荀千春点点头:“镇北没有放探子,我们亲自去看看,若是可以,就将蓝衣救出,然后再打长安。”

许珍夸赞道:“你心思也太缜密了。”

荀千春嗯了声。

可以说是相当的厚脸皮了。

第92章 九十二个宝贝

入夜之后, 丛林中狼嚎声响起。

许珍急着要去长安, 拉扯荀千春带自己过去, 荀千春似乎还在写信,许珍凑过去看, 见上面几行都是兵法内容, 她好奇问道:“你在和谁写?”

荀千春放下笔, 直言说:“李三郎。”她说着,将手边一张信纸递给许珍看。

许珍借烛光阅读,看见上面写道:“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切不可因一时之气而大动干戈……”

大概意思说的就是, 打仗最优先的应该是谋略瓦解对方, 然后是从外交手段瓦解对方, 最下等的才是攻城。李三郎这小屁孩看来最近学了不少东西, 竟懂得劝荀千春不要冲动, 后边还写了葛喜儿那边的事情。

葛喜儿这两年前期比较活跃, 最近忽然低调起来了, 李三郎和葛喜儿曾煮酒对谈过, 葛喜儿成为乱世君王,不过就是想证明自己的实力。

她以前想考科举,后来天下乱,科举停滞, 她只好用这种办法来证明自己。

许珍感叹不已。

看完以后,她将纸张放下。

但仍然有些讶异:“你不会已经和李三郎他们成为同盟了吧,不然为何,你准备攻城的事情,他们会知道?”

荀千春正好写完,她放下笔说:“还未结盟。他知晓我要攻城,是因为我镇北军人数多,路上有不少人瞧见的。”

许珍问:“他之前有和你书信往来过吗?”

荀千春道:“有。”

说着,她起身去拿衣服,衣服里头装了个信封,里面夹杂不少信件,有李三郎的,还有葛喜儿和谢广的。

原来他们这群人早就暗中有勾结,并不是许珍想的那样单打独斗。

而信中内容,许珍看了以后还是有些感动的。

这群人说来说去的,都是天下苍生,或许夹杂自己内心利益,可立足点,都是为了拯救天下。

他们没有忘了自己的本心。

许珍很欣慰。

“你还记不记得,我先前和你说过,江南那块地方有问题?”许珍忽然想到这件事情。

荀千春点点头。

许珍说道:“现在萧乞丐她行踪不定,不知道是在长安还是江南,但不论在哪,我觉得这会儿倒是个好时机。”

荀千春问道:“什么?”

许珍说:“我以前让她挖金矿,导致好多山都松了,而且那些山正好围成一个圈,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在城池边缘的……我给你张地图,你直接派人过去,利用这些东西,闹一闹吧。”

荀千春点点头:“好,我这就安排。”

她直接走出帐篷。

许珍继续坐在帐中看信,看着看着,内心更加有触动。

如今是人命如草芥。

明明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命宝贵,不得故意伤害。可现在,要她谈什么爱护百姓,已经完全没有这种心思了。

这就像是她很久以前,给一个学生说的故事:某日在官道的分岔路口,正常的跪道上有九个人,而不常用的巷子里有一个人,车辆该开往哪边。

现在很多抉择就是这种情况。

她无法两全。

片刻后,帐外的灯火被吹灭,只有穿着铠甲的巡逻兵走来走去的声音。

荀千春走回来,她和许珍说了说江南那边的安排,随后将帐中的烛火吹灭,从柜子里拿出两张薄贴纸,问道:“要不要易容?”

许珍想了想:“应当就是去监牢找宠妃吧?没什么好易容的。”

荀千春道:“不一定在监牢。”

许珍问:“难道关在宫里?”

荀千春点点头。

许珍说:“那我们两边都去看看。”

荀千春道:“走。”

许珍站起身,她内穿半袖,外边披了一件黑色轻纱,出门和荀千春一道驾马离去。

夏日清夜,柳暗花遮,蟋蟀叫个不停,路边偶尔有流民横横躺着的,也有睁眼瞧见许珍和荀千春的,他们被马蹄卷起的浓烟呛得咳嗽,骂了两句。

长安城早已城门紧闭。

这里自从被夺宫,就下了道宵禁令,打一更鼓前若是还有人在外游荡,那人定会被抓起来关押大牢。

因而此刻虽然不算太晚,城中已经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人,先前的歌舞灯会通通不见,大街上只有掉落叶片随风乱晃,长安冷清的令人觉得陌生。

城墙之上有人把守。

快荀千春早已轻车熟路,直接抱着许珍跑上围墙,监牢在靠近西城门的地方,周围高墙伫立,泥墙残破,时不时有野兽咆哮四起,还有低矮墙边放着铁笼,里面关押胡人长相的枯瘦俘虏。

许珍挪开视线,趴在墙上继续看。

这里的监狱都是露天的,不少关押在铁笼里,铁锈沾满血迹,四周的草都枯萎了。

许珍找半天没找到人,她说道:“你阿姐好友应该不在这里。”

荀千春说:“再看看。”

许珍道:“这外边关的都是不太重要的,还有快死的,她如果还活着……”许珍猛地想到另一种可能,声音压得更低了点,“应当被关押在很里边。”

四周守卫有打瞌睡的,也有正靠墙站立的,两人不方便更加深入,荀千春想直接将守卫都打晕,可这样一来,声势太过浩大,肯定会被人发现。

两人没找到什么结果,只好先离开这里。

没能找到蓝衣,对她们来说始终是个疙瘩,既然不在监牢,那就很有可能在宫中,两人直接往宫中走。

她们去过太多次宫殿了。

第一次去的时候,宫殿还是朱红色,第二次成了幽蓝,如今却是在黑暗中依旧浅的发光的明黄。

因此这次并不怎么担心。

明月中天,银光洒落地面。

两人身穿袍衫,在屋宅后边缓步走着,小心的到达开阳门,她们熟悉的太学殿周边的宫门,推开小门正要入内。

而就在这时。

忽然打更敲锣声在许珍耳边响起!

许珍吓了一大跳!

漆黑夜幕猛的灯火如昼,四周亮起一束束明艳火把,八方都是举着弓箭和长剑的蓝袍侍卫。

许珍心里一个咯噔,知道自己中埋伏了!

她来这里这么久,给很多人想了不少兵计,但很少自己遭遇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