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策之妖孽成双(384)+番外
“陛下……”
“带走!”
话落,便不顾傅思悠的挣扎和喊叫,径自将人拖出了殿中。
皱眉看着地上的一滩血迹,景佑帝的眉头皱的愈紧。
嫌弃的挥了挥手,立刻便有宫人提着木桶上前,仔细将傅思悠跌倒的那处擦拭干净,可血迹擦得了,血腥味却迟迟没有散去。
若有似无的血腥气散在空气中,如一个个难以逃脱的梦魇,无声无息的笼罩在景佑帝周围,让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近来他总是多梦,梦到从前被他杀害的那些人,有大臣、有宫妃,还有……
皇后。
“启禀陛下,奴才有要事禀报。”九殇的声音低低响起。
“都退下。”将杨翥等人都赶到殿外之后,景佑帝方才看向他问道,“何事?”
“官将军到了。”
一听是官重锦回城了,景佑帝的眸光豁然亮起,“在哪儿?!”
“现在御书房等候。”
“更衣,朕这就去见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他又朝九殇问道,“只他一人回来的?可有随从或是轻骑与他同行?”
“回陛下的话,官将军恐走漏了风声,是以只独自回了建安城,身边未带一人。”
“好!”
景佑帝面露喜色,连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跟在他身后往御书房走去,九殇始终微垂着头,叫人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
*
且说另外一边,楚千凝自泰清殿离开后,一路直奔宫外而去。
方才出了宫门,竟意外看到了俞汉远和其他几位老臣,他们似是要一起进宫探望景佑帝,边走边议论着什么。
看到楚千凝的时候,俞汉远本想请个安就赶紧过去,可瞧着她脸色苍白,眉头紧皱,脚下便仿佛生了根一般。
刚想上前询问,就见她忽然晕倒在地。
“公主!”
一见楚千凝昏倒了,俞汉远等人赶紧上前,却见她唇角挂着一丝血迹,唇瓣微微泛青。
如此模样,便是他们不会医术也能猜到发生了什么。
她这是中了毒了!
“太医,赶快去叫太医。”俞汉远刚想着人去侯府传信儿,便见轻罗和冷画从马车上跳了下来,飞快跑向这边。
“世子妃,您这是怎么了?”
“陛下……赐了我一杯毒酒……”楚千凝的眉头紧紧蹙起,额上满是冷汗,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回府……让夫君速速离开……”
“毒酒?!”
“快……晚了就来不及了……”
楚千凝的一番话说的断断续续,却足以让人猜出刚刚发生了什么。
景佑帝赐了一杯毒酒给她,准备要了她的性命,而听她所言,似是此事还牵连到了侯府的世子,又是一条人命。
俞汉远惊疑难定的看着被冷画抱走的楚千凝,许久都未回神。
究竟是怎么回事?
陛下为何忽然对公主下了杀心?!
而俞汉远心中的这个疑问,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宜妃娘娘傅思悠勾结二皇子凤君撷,毒害陛下,意图篡位,如今事情已经查明,陛下便将宜妃关押,另着御林军去了皇子府。
不过——
有一点令人意想不到的却是,宜妃腹中的孩子没了,而害她小产的人正是护国公主楚千凝。
此事是由景佑帝亲口说出来的,自然没有朝臣敢质疑什么。
可私底下,俞汉远的心中却满是疑云。
好端端的,公主害宜妃做什么?
她根本就没有理由啊……
再回想一下见到楚千凝出宫时的情景,俞汉远的心里便冒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公主被赐毒酒这件事有很多问题。
只是……
人都已经去了,再多想什么也是无用。
长长的叹了口气,俞汉远满目忧思的坐在厅中,想起那日他和楚千凝的一番对话,心里不免有些惋惜她的离世。
俞夫人走进厅中的时候,就见自家老爷又在发呆,近来他经常如此,也不知是怎么了。
“老爷……”
“夫人来啦。”起身迎向俞夫人,俞汉远脸上勉强露出一抹笑。
“听闻陛下已经无碍了,您应当高兴才是。”
见他反而闷闷不乐,俞夫人不禁觉得奇怪。
闻言,俞汉远不禁又叹了口气,“陛下是没事儿了……可公主她……”
“公主怎么了?”
“……她被陛下赐了一杯毒酒,香消玉殒了。”说起这件事,俞汉远的眼中不禁浮现出一抹悲戚之色。
“什么?!”
听闻他所言,俞夫人惊愕不已。
前不久方才见过,这人怎地说没就没了呢?
想到那位容貌绝伦的公主殿下,俞夫人的心里就不免有些哀伤,总觉得那孩子命运多舛,之前没了爹娘,又嫁到了侯府那样的人家,如今竟连性命都没了,实在是令人心下哀婉。
“老爷、老爷……不好了……”
忽然,府上的小厮慌里慌张的跑了进来,“出大事儿了!”
“出什么事儿了?”
“宁阳侯府着了好大的火,世子爷守着公主殿下的尸身没能逃出来,葬身火海。”
随着小厮的话说出来,俞汉远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啪”地一声打破了原本平静的夜。
这一晚,侯府火光冲天,火势极大。
直至天明时分,大火才终于被完全扑灭。
谁也不知道这场火是因何而起,有人说是下人不慎打翻了油灯,让灵堂起了火,这才造成了这场悲剧。也有人说,是世子爷自己伤心欲绝,欲随公主而去,是以便选择了自焚。
可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无法令俞汉远信服。
特别是想起楚千凝临死之前说的那番话,他就不免疑心,黎阡陌的死会不会和宫中的那位有关?
否则,世子爷怎么会莫名其妙的葬身火海,难道不是被灭了口吗……
*
黎家出事后,朝中一切如旧。
景佑帝惺惺作态的下旨厚葬他们夫妻二人,百姓自是对他的行为赞誉有加,可俞汉远的心里却始终梗着一根刺。
这日上朝时,他向景佑帝辞了官,终是彻底寒了心。
对于他的离开,景佑帝装模作样的挽留一番,见他心意已定,便也没有不再多言。
而就在他辞官之后,二皇子凤君撷忽然逃出了建安城,准备起兵造反。偏偏祸不单行,北周也忽然兵发东夷。
战事一触即发,打了景佑帝一个措手不及。
凤君撷他倒是不足为惧,可他没想到,北周会忽然掺和一脚。
官重锦回城的事情慎之又慎,根本不可能有外人知晓,除了,九殇!
还没等景佑帝抓他问话,就发现他不见了。
如此一来,倒越发证实了他的猜测。
一想到自己这么久以来信任的人居然别有用心,景佑帝便气得怒不可遏,可如今战事迫在眉睫,他也没时间去理会九殇的行踪。
北境大军没有统帅,短短数日便被打的节节败退。
以往有官重锦威名的震慑,还能让北周人忌惮一二,可如今大军压境,他却迟迟不露面,东夷军心不稳,反助涨了对方的气焰。
无奈之下,景佑帝急封凤君墨为太子,派他亲往北境,以安军心。
不想北周的问题还没解决,就接到了西边的加急奏报,说是黎阡晩生死不知,黎阡舜和莫轻离被西秦皇室扣押,边境将士气恼不已,纷纷恳请景佑帝下旨发兵。
倘或没有北周的事情,景佑帝保不齐就准了,可如今狼烟忽起,若再与西秦交恶,东夷便会四面楚歌,是以他绝不能贸然出兵。
但西秦屡屡挑衅,令一些冲动莽撞的将军忍无可忍,冒死予以反击。
结果消息传回建安城,景佑帝却下旨将其处死。
这般举动无疑令边境将士心寒,素日跟随黎延沧身边的几位将军便有意追随他而去,上刀山、下火海也势必要将公子小姐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