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宁[古穿今](303)
饭后,被她家小安喂食得饱饱的苏大掌柜,拿着大厨顾成列好的采购清单,带着弟弟妹妹们出去买年货了。
随着新春的来临,外出打工和求学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小镇上倒是多了鲜活与热闹。家家户户门前贴好了对联,挂上了红灯笼,还有到处丢炮仗的小孩子,年节的脚步终于近了。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这天一大早,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饺子还是火锅,家家户户都开始为准备晚上的团圆饭忙碌了起来。
当然,也有不用忙碌的,比如已经在酒店预定好了年夜饭的人家,也比如,京城里那些只需要张张嘴、其他自有家政人员忙活的贵夫人们。
只是,就算晚上在老宅的那顿年夜饭根本用不着邢瑜操心,可,早点过去陪着老爷子说说话,还是应该的。毕竟盛君启常年在外任职,没法在老爷子跟前尽孝,她这个做儿媳的,自然要多做些。
说不上辛苦,也算不得委屈,只不过,夜深人静的时候,别人家欢声笑语合家团聚,自己身边却是少了一个最重要的人陪着,邢瑜有的时候也会感伤几分。
好在,儿子很贴心。邢瑜顺着盛行的手,将外套穿上,然后就准备出发回老宅了。
“咔哒”一声,房门开了,邢瑜楞了一下,因为,她和盛行还没走到玄关处,所以,看着推开房门走进来的身影,惊喜中夹杂着错愕,邢瑜笑了。
“回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原本以为盛君启最快也要明天中午才能回来,却是没想到,大年三十的中午刚过,他就回来了。话里带着埋怨,可,邢瑜的心里是甜的。
自然而然地上前帮着盛君启宽了衣,打发盛行去给他放洗澡水,邢瑜轻轻揉捏着盛君启的肩膀,轻声问道:“这么早回来,不会有影响吗?”
对于盛君启这样的领导来说,越是年节的时候,反而越是忙碌。邢瑜从小就习惯了人家过年阖家团圆,她家过年,长辈永远都不在家。然后,等到她长大了、嫁人了,从等爷爷、等爸爸、等哥哥,变成了等丈夫。
明明是团圆夜,却好似永远都等不到团圆,确实是一种缺憾。当然,这种缺憾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求之不得的。
邢瑜虽然很想盛君启能陪在她身边,可,她也不是那种什么事都不懂的娇娇女,比起陪着她,她宁愿盛君启一切都顺顺利利的。
“该做的都做了,该安排的也安排好了。齐林留在金陵了,有事会随时给我打电话。”
“那就好。先去泡个澡吧,换身衣服,咱们先去老宅。老爷子在家里等着呢,你要是累了,等见过老爷子再好好睡一觉。”
“好。”
盛行从楼上下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邢瑜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眉心微微蹙着,不知在想些什么,甚至连他都没发现。
“妈?想什么呢?这么严肃?”
“没什么。”邢瑜回了神,迎上儿子疑惑的目光,笑着摇摇头。
“担心我爸?”
女儿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那么,儿子就是妈妈的宽心大皮袄。盛行略一思索,就知道他老妈是在担心什么了。
人不回来,想得慌,人早早回来了,又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突发状况,这种心情,盛行很能明白,毕竟,他已经习惯了。
“我刚刚问过了,你爸说没事。”这话说出来,也不知道是在安慰谁。
“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再说,我爸你还不放心呐,他什么时候瞒着您过,就连被女秘书偷偷塞了纸条,都得赶紧打电话给您报备,您怕什么!”
“你这孩子,瞎胡说什么!”
“我可没胡说,这还是我亲眼见证的呢!”
“见证什么?”十多分钟的工夫,盛君启就从楼上下来了。
“没什么。”
在他老妈面前可以随意,但在积威日重的父亲面前,盛行还是不敢造次的。偷偷给他老妈递了个眼神,希望他老妈能够替他保密,然后,盛行直接起身准备出门了。
“妈你陪着我爸休息会儿,我先去老宅那边跟爷爷报备一声。”说完,盛行拎起车钥匙走了。
“开车慢着点。”邢瑜在他身后不放心地喊了句。
门板合上,家里就剩下了他们夫妻两个人。停了一瞬,邢瑜再次开了口:“二哥,不能跟我说嘛?”
盛、刑两家是世交,从邢瑜有记忆开始,她就是叫盛君启二哥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声二哥变了味道。后来,盛君启的地位一升再升,他们年纪也都大了,二哥这个称呼,倒是叫的越来越少了。
只是,每次邢瑜想要跟盛君启谈心的时候,才会不自觉地喊出年少时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