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有恙,尔请跪安(38)+番外
屏障外的刘卫桓沉默了一阵,道:“倘若公主一心托付之人并非真心实意对待公主,公主是否会改变心意?”
赵妧心头一凛,他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他知道陆徴言不是真心想娶她?不可能啊,刘卫桓是宋国的太子,怎么会知道楚国的事情,还是关于她和陆徴言的事呢?
赵妧虽然满腹疑惑,却没有当面质疑,仍是按照杜仲晏事先说好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妧妧不知太子何出此言,但是妧妧相信言哥哥……绝不会做出对不起我的事……”说出这话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心口有点痛,声音也微弱了几分。
“虽然子敬说这话唐突了,但子敬与公主一见如故,着实不愿见公主日后为自己做出的决定后悔,是子敬的亲卫亲眼所见,陆侍讲流连风月场所,与别的女子举止亲密。”
“你确定吗?”赵妧陡然提高嗓音,差点失态,但她很快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让刘卫桓察觉她突然的变化。
“子敬以宋国太子身份担保,确实是陆丞相的三公子,翰林院侍讲陆徴言无误。”刘卫桓早前就派人留意楚国朝中最强大的势力,所以对陆家的动态了如指掌,在得知赵妧就是楚国公主,尤其是已经许配给陆家三公子之后,对陆家的人就格外在意。
而这消息对赵妧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如果掌握了陆徴言对她不忠的事实,那么父皇就有理由退了这门婚事!
但是眼前的刘卫桓,他们虽然一见如故,却仅限于谈论《诗经》,先前她并不知晓他的真实身份,才见了一次面就来提亲,赵妧想到前车之鉴,不敢再轻易相信任何有意接近她的人。
何况陆徴言一心向着赵嫱,他真的会流连风月场所吗?
“公主若还是不相信子敬所言,子敬可以为公主效劳,令陆侍讲原形毕露。”刘卫桓见赵妧不出声,又向她提议。
不是她不信,而是她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太子与妧妧先前也仅是一面之缘,为何想要妧妧?”赵妧直言不讳地问他,没有羞赧之色。
刘卫桓低头微微一笑,这位公主果然与别的女子与众不同,丝毫不掩饰内心所想,既然如此,他也不对她隐瞒:“公主很特别,子敬想要这样一位太子妃,仅此而已。”
“特别?因为我有病?”赵妧想不出自己的特别之处,除了身患顽疾。
刘卫桓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没想到这位公主如此率真,对于自己的顽疾竟可以毫不隐晦地说出来,而且一点也不会因此感到自卑。
与她初次见面时,虽然她的衣裳被熏染过,透着一股丁香味,但是他的鼻子从小灵敏,一靠近她便能闻到她自身所带的药香味,那是常年服药产生的一种不可磨灭的味道,他不反感,反而对她产生了怜悯之心,想要呵护她。
因此,回到宋国后,他向他的父皇请示,派人至楚国御史大夫徐昶家提亲,没想到闹出了笑话,徐家根本没有一名唤作“桃奴”的女儿郎。
他意识到自己被捉弄了,而他并不放弃,亲自画下她的画像,伺机而动。
此番出使楚国,他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向楚国皇帝要人,且势在必行!
“公主,时辰不早了,您该回去服药了。”侍立在侧的桃奴眼看他们聊得够久了,而且这个宋国太子一直纠缠不休,实在讨厌,便适时提醒赵妧。
赵妧朝桃奴点了点头,又对刘卫桓说:“妧妧该说的都与太子说了,但愿太子能够明白妧妧的心意,莫要强求,妧妧乏了,就恕不奉陪了。”
“那子敬不打扰了,愿与公主后会有期。”刘卫桓算是识时务,没再打扰赵妧歇息,先一步退出了秋水阁。
等人走远了,赵妧才走出屏障,由桃奴搀扶着回到福康殿。
回去的路上,桃奴忽然告诉赵妧一桩旧事,那是她之前代替赵妧出宫去陆府慰问陆徴言的时候所发生的事,当时她觉得陆三公子对公主一心一意,并没有过于在意,但是今天听宋国太子讲起,她才觉得有蹊跷,觉得此事不能隐瞒公主!
“公主,奴婢想起一事,当日奴婢去陆府看望陆侍讲,临走时听府中的下人在谈论一名女子,当时奴婢赶着回宫复命,不甚在意,如今想来,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这种事你怎么不早说!”赵妧停下脚步,定睛看住桃奴,桃奴着实吓了一跳,赵妧左右环顾,小声说:“到底怎么回事,你与我细细说来。”
桃奴点头,将当初听到的一切告诉了赵妧。
*
赵妧仔细咀嚼桃奴所言,回到了福康殿,此时,杜仲晏正候在殿门口,不知来了多久,他站在廊下靠着柱子,面无表情地闭着眼睛,似乎有些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