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忠犬戒指(43)

作者: 之蓝 阅读记录

庄公公道:“皇上,也许是这些天为万民祈福做法,消耗的精气过甚了,老臣今晚就派人去倪府,明儿让小阁老写好青词送来,着张内翰抄写;明天找蓝道人过来做场法事,将那些不干净的东西驱除了。”

皇帝哽咽着说:“庄伴,今晚你要陪着朕睡,不然朕心里不踏实。”几十岁的老头儿像个小孩子般撒娇。

他求仙问道几十年,内心依然空虚无助。

庄公公柔声哄着他:“哎,老臣守在这陪皇上,哪儿也不去。”

当晚,在府上喝得酩酊大醉的倪孝棠,就被家丁叫醒,听闻是宫中的旨意,他立刻踢飞玉姨娘,翻身起床,用冰水毛巾敷脸,然后振奋精神,写下了一篇构思精巧行文华丽的青词,天蒙蒙亮就差人快马送入宫。

倪孝棠之所以得到皇帝宠爱,不仅因为他深思远虑,懂得为皇帝分忧解难,也源自这一手精美快捷的好青词。

同样的,这一夜,林一闪接到宫里来的消息:厂督有令,明日午后,进宫述职。

入宫这等大事,不敢怠慢半分,第二天,林一闪穿上飞鱼服,头戴尖帽,腰系小绦,入宫。

从西安门进的时候,刚巧遇到金海桥那头过来一队豪华仪仗,林一闪退至宫墙墙根,下跪避让。

仪仗经过时停了一下,凤辇上面坐着个华贵苍老的妇人,问身边人:“这些是哪里来的人?”

“回皇后娘娘,这是东厂进来禀事的番役,张内翰叫进来的。”

林一闪感到一道威严犀利的目光从头顶掠过:“走罢。”

“起驾~~~~!”

这队人是从紫禁城里出来,护送皇后出宫去西山寺礼佛的仪仗。

等他们过去了,林一闪才去万寿宫。

万寿宫附近的一座偏殿里,却是一番书卷气浓郁的光景,中堂的北墙上,挂着嘉靖皇帝生父兴献帝的画像,两旁有当朝大学士题的联幅,和松竹延年的盆景;东西两侧的墙上,紧贴着联排的高大紫檀木巨型书橱,覆盖了两整面墙。

因为皇帝常年在万寿宫清修,所以司礼监在这里设了一个临时办公的处所,随时传递诏命公文。

靠西侧的紫檀木黑漆长案上,两个小太监一左一右拉着青藤纸两端,中间一个青年宦官,手持沾满朱砂墨的狼毫笔,正在誊抄倪孝棠的青词,左手食指上戴着枚硕大的红宝石戒指,发出深邃恢弘的幽幽华光。

有个小太监进来禀报:“张内翰,人到了。”

林一闪奉命进来,先朝北墙上的兴献帝画像叩了个头,然后再转向长案,又叩了个头。

“卑职林一闪,参见督主。”

面白如玉的青年抬起头,他穿着一件大红云雁补子,神态温和高贵。

“起来吧。”张晗道,他的声音柔和娴静,脸庞温润含笑,透出一种很舒服的气质。

第22章 厂督(下)

“起来吧。”张晗道,他的声音柔和娴静,脸庞温润含笑,透出一种很舒服的气质。

“这在宫里,就不要称督主了。”“是,内翰。”

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张晗,宫中人尊称“张内翰”,以书法和温和柔善著名,才思也很敏捷。皇帝偶尔钻研章句时,总喜欢点他侍奉在旁,在灵感枯竭接答不上大臣对句的时候,张内翰奉上盖子下面写着答句的茶盅,皇帝喝茶揭开盖的时候就能对句如流,往往以神来之笔赢得群臣褒赞恭维。

屏退了闲杂人等,林一闪先向张晗禀报了将莲序安插于沈徵身边之事。

张晗说:“这样的人值得留下吗,背叛只有从不和无数次。”他说话温柔款款,和颜悦色。

林一闪对道:“杀了她更加不值得,只会浪费卑职栽培她多年的心血,不如换一种方式加以利用。”

张晗握着笔,端详了一会儿倪孝棠的章句,又回头看林一闪,笑着说:“你还是心软,也罢,就用这个借口饶她一回,再有下次,就不能容了。”

林一闪连声称是。

张晗又说:“进来宫中有一些流言,皇上心里不悦。你要去一趟福建。”

林一闪意识到这才是今日谈话的重点,专注地听。

张晗:“壬寅之叛发生后,皇上曾给曹端妃的父亲曹察赐金安抚,放归其乡;他带着族人回到福建,你过去调查现在曹氏一族中还有哪些曹察的直系存在。尤其是……”

他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突然压低了声音:“曹端妃膝下有两位小公主,壬寅叛乱发生后,推出午门问斩时却不见了一个小的,皇上的心愿是要找到这个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林一闪神色一震,知道事情机密紧要,立刻点点头。

张晗又道:“你这次打算带谁同赴福建。”莲序已经不能用了。

上一篇: 两小无嫌猜 下一篇: 冠以红娘之名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