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婢生猛(143)
万碧忧心忡忡,“当今登基那刻起,皇储一直悬而未决,郡王明明是嫡出却不立太子,那位庶出却不封王,许多人猜测皇上想立那一位。此事一出,郡王嫌疑最大。”
吕秀才笑道,“当今哪有那么多心思,他是忙着玩乐顾不上立储!”
万碧一愣,想想未登基时的宁王,旋而失笑,“皇上大约觉得自己仙去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所以不急。”
“他不急,有人急!”吕秀才双手一击,“自古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拖得越久,对那位越不利。”
“话虽如此,但眼下一团乱,先生可有什么好主意?”
吕秀才哈哈一笑,“最有效的方法,快刀斩乱麻!”
第69章 多事之秋
自重阳节过后,京城的天就没放晴过, 秋雨绵绵, 伴着萧萧北风,一日凉似一日。
在这寒风冷雨中,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在官场民间悄悄传开——刚登基不到一年的德嘉帝, 龙体欠安, 怕是不行了。
可太子还没立呢!
听说皇后和阮贵妃在龙塌前吵了起来, 拉都拉不开。
立哪个?两位皇子各有势力, 宁靖郡王为人谦和,礼让下士,颇得朝臣文人青睐。
但靖江郡王手握东南大军,有勋贵的支持,且最重要一条,他是嫡出!
废嫡立庶,除非嫡子德不配位。
有人说靖江郡王毒害皇上,但马上又有人反驳, 是宁靖郡王栽赃陷害, 人们背地里吵吵闹闹,说什么的都有, 甚至有人因此争论打斗。
内阁紧急责令五城兵马司加强巡逻监察,凡有游民、奸民寻衅滋事,一律抓捕治罪。
大街小巷中,全身披挂的兵勇明显增多,虎视眈眈下, 人们不敢议论朝政。
渐渐地,街上只见行伍之人,平民百姓踪影几乎看不到。
但消息还是一个接一个暗暗在口中流传。
据说东南军要北上拱卫京师,就连西北军也频频传出拔营的消息。
先有三王之乱、后有平王太孙之争,刚太平两年,两个郡王又要打起来,老百姓们哀叹,还让不让人安稳过日子了?
宁王府内同样不安稳。
这日清晨,天阴沉沉的,云很重,几乎压到了房檐,让人无端生出一股烦闷。
在这阴郁的天气中,万碧迎来一位不速之客——罗筱婳。
罗筱婳瘦得脱了形,那尖尖的下巴,莫名令万碧想起纳鞋底的锥子来。
她梳着高高的飞仙髻,簪着硕大的红宝凤钗,穿着烟霞粉对襟褙子,大红提花长裙,一如既往的张扬热烈。
但再精致的妆容,再奢华的服饰,都遮挡不住她眼底的憔悴失意。
她看了看万碧,仍旧一副骄傲的表情,“你很好命。”
万碧笑笑,“多亏了郡王爷。”
罗筱婳一下变了脸,但很快面色如常,嗤笑道,“你不会永远好命。”
“你说了不算。”
“总有人说了算!”罗筱婳站起来冷冷道,旋即转身离去。
就这么走了?万碧纳闷半晌,“她来干嘛?”
小雅坐在脚踏上,捧着秋梨吃得正欢,闻言想了想说,“准是嫉妒您,跑来有的没的胡说八道一通,好给您添堵。”
这样?万碧还是觉得费解。
快一年了,罗筱婳自从离开王府,便销声匿迹,如同没有这个人一样。
眼下京城形势紧张,她却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单纯是为逞口舌之快?
二人相较而言,罗筱婳俨然已败,失败者什么时候会特地跑到胜利者面前耀武扬威?
万碧踱到窗前,外面不知什么时候下起雨来,隔雨帘望去,廊下的灯笼都模模糊糊的。
雨点子没头没脑敲打着,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寒风袭来,冷得她通身寒彻。
灵光乍现,万碧猛然转身,厉声喝道,“让侯德亮即刻过来!”
侯德亮遵郡王爷的吩咐,一直守在王府,听里面传他,忙匆匆赶来,到了房门口,半身袍子都湿透了。
他站在廊下略定了定神,用力拧了拧袍角,才躬身进去。
万碧让他马上传讯给朱嗣炯:“罗致焕有变!”
听说是罗家的事,侯德亮先松懈几分,心想准是刚才罗氏惹她不痛快了,因笑道,“夫人放心,郡王爷早就防着他呐,前俩月揪了个错,罚他回家面壁思过。”
万碧一改往日态度,对他不假颜色,“我叫你去你就去,废什么话!”
侯德亮忙跟头咕噜地赶去宫里找郡王爷报信。
结果这一走,连他也没回来。
万碧不免心焦,她心情不畅,下头伺候的人觑着她的脸色小心翼翼地服侍,整个院子的气氛随之变得压抑。
蒋氏院子也增派了许多侍卫。
宁王府两拨带刀侍卫整日走来走去,时不时发生点摩擦,闹得奴仆们人心惶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