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婢生猛(189)

作者: 瓜子和茶 阅读记录

不多时小雅就回来了,见她心情不畅,便提议道,“那个学问极大的方先生今日来给大殿下授课,娘娘不若去看看,皇上好不容易把人请来,别让大殿下再给气跑喽。”

万碧想到自家儿子,叹一声,起身去往文华殿。

出乎意料,文华殿静悄悄的,鸦没雀静,伺候笔墨的太监说,方先生带着大殿下和陪读的公子去了御花园。

这位先生倒与众不同,万碧不由心生好奇,遂移步御花园,看他到底是如何授课。

塘荷倩影摇曳,清香沁人,因怕惊扰贵人们休息,每日都有宫人粘树上的知了,是以四周非常寂静,只闻夏风拂过柳枝的沙沙声,和不知哪里传来的阵阵虫鸣声。

万碧带着小雅四处看不到人,正纳闷都在哪里呢,忽听假山后草丛中刷刷一阵响动,一人悄悄探出头,接着跟头咕噜地滚了出来。

他头上顶着几片树叶草根,满头满脸都是土,衣服歪歪扭扭,还破了几个大口子。

不是朱祁睿又是谁?

万碧看到儿子的狼狈模样,惊得脸几乎变了颜色,“你和谁打架了?”

朱祁睿哼哼唧唧几声,撂下一句“我先去换衣服”,风风火火就跑了出去。

万碧看到后面追来的人,脸一沉,喝道,“来福,怎么回事?”

来福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道,“娘娘,详情奴才也不清楚,只知道殿下和吕先生打赌输了。”

那小子也有栽跟头的时候?万碧不禁一乐,手一摆让他赶紧跟上去伺候。

用过晚膳,万碧就把这事当笑话和朱嗣炯说了,朱嗣炯也笑道,“君子六艺,方小儒无一不精,难得是为人坦荡洒脱,又有几分跳脱,不是死板的老学究,我选了好久才选中他。”

万碧睨一眼他,“是选的不错,我看睿儿以后可要有苦头吃了。”

朱嗣炯呵呵笑着揽过她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即便他是皇子,也不能太一帆风顺,不然以后稍有点挫折就会受不了。”

“我知道,不过心疼儿子罢了。”

“男孩子该摔打还是要摔打,我想着等他再大些,把他扔到军营里去历练历练。”

万碧心头一跳,“哪个军营?”

“还没定,不急,且等两年再说,放心,也就京畿附近的大营,不让他走远——我还舍不得呢!”

万碧这才放下心,二人正温存着,突闻小雅门外禀报,“陛下,汪总管急事求见。”

听了汪保禀报的消息,朱嗣炯发指眦裂——东南沿海,倭寇上岸,屠了一个县城!

第90章 惊见

景平九年的夏至,是一个闷沉沉的阴天, 黑黢黢的乌云一层层涌过来, 积在房顶上,压在人心上。

偌大的殿堂死气沉沉,跪着的部院大臣个个噤若寒蝉, 头也不敢抬一下, 只用耳朵小心听着龙椅上皇帝的动静。

朱嗣炯刚刚发完一顿脾气, 脸上的潮红还没退下, 胸膛仍剧烈地起伏着,他恶狠狠地盯着下面跪着的一众大臣,咬着牙说,“每到一地,庐舍尽焚,我泱泱大国竟被一个弹丸之地的蛮夷欺辱至此,简直匪夷所思!”

高敬不动声色地扫视了下旁人,缓缓说道, “陛下息怒, 宋祥已出兵围剿,不日定能剿平倭寇。”

立即就有人弹劾宋祥, 他主管抗倭,治下出了此等大乱子,罪责难逃。

高敬没有替宋祥辩解——他在等皇上的反应。

朱嗣炯沉吟片刻说道,“临阵换将是大忌,朕允他戴罪立功, 务必要将倭寇给朕赶出去!”

听得此言,高敬心里便有了计较,“陛下,倭奴生性奸猾,惯会偷袭,待我大军赶到,往往捉不到几个人,是以倭患年年犯,屡剿不灭。”

“老臣以为,治标不如治本,海禁方是上策!”

吕秀才前几日提出要开海禁,重启海外商贸,但开海禁风险巨大,朝堂争辩数日,一直未有论断。

恰在此时,爆发了倭寇屠城的消息。

高敬几句话将倭患引到是否开海禁的问题上,立即引发朝堂论战,唇枪舌战一天,吵得朱嗣炯脑仁疼。

下朝后,朱嗣炯阴着脸,独自坐在御书房。

刚推行新政时,吕秀才就建议一并开海禁。

海外贸易来银子快,朱嗣炯实际上是支持开海禁的,但因担心贸然大改现行政令,会激起朝野动荡,便一直没有同意。

如今新政成绩斐然,为推行海贸创了个好开端,他正跃跃欲试,想要强力推行,哪知却出了这般骇人听闻的事。

别说之前反对开海禁的,就是赞成的人如今也有大半改了态度。

朱嗣炯对宋祥十分不满,但诚如他刚才所说,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所以他不得不继续用宋祥,但心里那股怒火怎么也压不下去。

上一篇: 重生之千金归来 下一篇: 来治傲娇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