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走至尽头。
因为老人家喜欢喝茶,吃罢饭,两人便一起去了浦州有名的茶具店。
林持瀚指着套青瓷茶宠问好不好看,许漫却指向了旁边的那套紫砂猴子。
“这个是不是更好玩一点?”
林持瀚探头一看,眼睛也是一亮。
那套猴子一共六只,三只老猴三只小猴。
小猴翻跟斗,老猴便敲锣;小猴打瞌睡,老猴便盖被子;小猴偷桃子,老猴则在后面举着棍子撵。
“行,就这套!”
林持瀚笑逐颜开。
售货员于是开始打包,林持瀚在店里走了两个圈,向许漫道:“你下午要是没事,一起陪我去见见我爷爷吧?他成天坐轮椅上,特无聊。”
许漫呆了下,正要拒绝,包里的手机却突然震动了一下。
她低头去掏手机,包盖还没打开,手机又震动了起来。
一下一下,断断续续,像是零星落下的雨滴。
第十一章 老来多忘事(二)
许漫打开手机,首先看到就是一张老人严肃的半身照脸。
他穿着身藏青色的衣服,肩背笔挺,目光有些呆滞地看向镜头外。
C类任务,87岁,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失踪2个小时……
她往上翻了翻,很快翻到了信息的源头。
不是方勤转发,也不是应峤和宋繁缕通知的——这个任务的求助人来自野蜂内部。
发消息的正是那个第一次集训时,和许漫交换了位置的闵涛。
“我爷爷离家出走了,我查遍了家附近的摄像头都找不到人!他有阿尔茨海默症!”
许漫呆呆地凝视着那行早翻出来的记录,阿尔茨海默症,还有个更为大众所熟知的名称——老年痴呆。
野蜂每年的寻人任务里,一大半都与之相关。
年迈的老人们犹如失群的孤雁,迷失在或长或短的回家路上,仿佛蹒跚学步的稚童一般无助。
方勤已经整理好寻人启事,附着老人的照片、基本信息、离家时间等资料,图片末尾还有任务群的二维码。
城市寻人不同于别的救援,最有效的其实就是人海战术,多一个人参与,就多一份希望。
许漫瞄了眼集合时间和地点,也飞快地识别二维码入群。
“我送你过去吧。”林持瀚也在骑手群里,自然看到了方勤转发的寻人启事。
许漫点点头,手指有些茫然地在手机屏幕上摩挲了下。
林持瀚一边调头,一边感慨着叹了口气。
时光如白驹过隙,它将懵懂幼童拔节成翠竹一般的少年,又将满头青丝磨砺成苍苍白发。
林家爷爷悲恸于失去的自由躯干,闵家爷爷却连回忆都没有了。
射击馆比闵涛家近,许漫便请他将自己重新送回射击馆。
“你们不是去那个老人家集合?我直接送你过去吧。”林持瀚看了眼导航,分析道,“这样也省得他们等你,浪费时间。”
他说的,也不无道理。
许漫安静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去翻手机。
寻人启事已经转发了,老人的外貌她也看了好几遍了,最后终于发现了不对的地方,赶紧拨电话给方勤:
“小方姐,什么叫‘失踪时可能赤足、裸(和谐)体’?”
方勤那边噪音一片,似乎也在车上,“他把今天穿的衣服给脱在家里了,家人翻遍衣柜,所有衣服都在,日常穿的鞋子也在……”
这……
许漫仰头看了眼车窗外火辣辣的太阳,当真一脸迷茫。
阿尔茨海默症一般是没有感觉障碍的,能感觉到疼痛,自然也能感觉到冷热。
这么热的天气裸着就算了,为什么要打赤脚呢?
闵涛家住在地铁站旁,家门口附近几条道路全是单行道,车流量也特别大。
林持瀚绕了两圈,才终于找到停车位。
许漫老远就看到野蜂的指挥车了,小跑着过去,却发现车里只有一个徐安。
“来了呀?”驾驶座上的徐安拎起一件志愿者马甲,指了指对面的小区:“8栋2单元0102室,他们都进去了。”
许漫接过马甲道了谢,从车上下来,意外地发现林持瀚也跟了上来。
“反正都来了,多个人多份力量,”他推了推墨镜,“我陪你一起找吧。”
这样的帮助,许漫是没办法拒绝的。
两人于是一起往小区里走去。
开放式的老小区楼层不高,不但没有电梯,连摄像头都不多。
闵涛家又在一楼,进出便利,甚至可以形容为四通八达。
两人走到闵家门口,大门都没关,里面隐约传来人声。
许漫当先走了进去,客厅或坐或站都是人,应峤站在闵涛身侧,正听他介绍情况。
“我们小区一共8个摄像头,附近的5个摄像头我全部翻过了。人午饭前还在,吃完饭就不见了!”闵涛眼眶通红,又指了指床上的衣裤,“你看,衣服、裤子都在,鞋子也在!他这走哪儿,都不应该完全没人注意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