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余生当铺(77)

作者: 鲤鱼七七 阅读记录

“阿姜,我很委屈。你什么时候也喜欢我呢?我也明明白白的喜欢你呀。”冥王开始缠人模式。

孟七送了个大白眼给他,没好气的问道:

“东西给我拿来了吗?”

冥王认命的叹了口气,从怀中拿出一个木偶。陈阿娇亲手雕刻的那个桐木小人,此刻栩栩如生躺在孟七手心。

陈阿娇一直希望将小人送给刘彻,常伴左右,如今怕是难圆一梦了。

“也罢,我替你转送吧。”孟七自言自语。

第八章 【08】

一晃又一个月过去了。

深秋已至,长安城满地的梧桐落叶连成一片金色海洋。是个丰收的季节,远方传来了好消息。

车骑将军卫青深入险境,率兵奇袭匈奴圣地龙城,俘虏数千人,多为匈奴达官贵人。一时震惊边界,匈奴单于派使者求和汉武帝,并承诺送牛羊万匹,粮食万担。

在这之前,汉武帝不断接来另外三路,北征匈奴的汉军战败消息。卫青首次出征,大获全胜,

这也是自大汉抗击匈奴来的首次胜利,意义不言自明。武帝大喜之下,封卫青为关内侯,并将皇后印玺交由卫子夫,以夫人之位,暂代皇后之职,统管六宫。

长安城内,为庆祝国之喜事,家家户户,商铺酒楼门前统统挂上了大红绸缎,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而长安城外,长门宫内,却人烟稀少,冷冷清清。

陈阿娇面无表情的听着管事嬷嬷的禀告,心里却不断的重复着孟七说过的话:

“哦,若我告诉你,那个桐木小人是你的阿彻命人动了手脚,你该如何自处?”

如何自处?阿彻,你为何不给我一个解释?她心问。

嬷嬷仍在絮絮叨叨:

“我听说那卫夫人,已拿了皇后印玺。若您再不想想办法复宠,等她真生下皇子,这皇后宝座便要改弦更张了。娘娘,奴婢看着您长大,不想您就老死在这长门宫内。”

呵?皇后宝座?她根本不在乎。但是,她想再见阿彻一面,问问他为什么?

陈阿娇长长的叹了口气:“罢了,嬷嬷。我听说中郎官司马相如文采过人,善写诗赋。你从库房取黄金千两,替我求赋一篇。”

管事嬷嬷欣喜,领命而去。

司马相如不亏为当世才子,三日后,一篇《长门赋》便到了陈阿娇手中。通篇洋洋洒洒,陈阿娇记不住,倒是有两句话她看了一眼便印象深刻:

“曾许我常来看望,却为新欢而忘故人。”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她反复念了几句,倏忽笑开,是啊,停留在原地的,始终只有她一个人而已。年年岁岁,不敢相忘。

阿彻,什么时候,你已经离我这么远了,远得连一个解释都不愿意给我。

是我太自信,也太骄纵,愿意相信你一直都在。却不曾想,人心易变,旧情难守。

“将这《长门赋》送入宫中,务必要送到陛下的手里。”陈阿娇从身上取下一块兔子形状的贴身玉佩给嬷嬷,那是从前,阿彻亲手为她打磨的。又仔细的叮嘱道:“若守卫的不让进,便去大公主府里求助。”

如今她只是一个废后,她无法确定自己的心意,是否能够送到阿彻的手上。

阿彻,我只等你一次,给彼此一次机会。

阿彻,请你不要让我失望。

信封和玉佩畅通无阻的送到汉武帝手中。刘彻屏退了左右,仔仔细细的读着《长门赋》,一遍又一遍。

“阿娇,你说长门宫冷,记得多加衣服呀!”

他将信封放下,拿起玉佩贴着面颊。一向刚冷的脸上,难得浮出了几丝笑容。他们大婚之时,刘彻差人从远赴东海寻来了十颗夜明珠,镶嵌在凤冠上,莹莹生辉,衬得她貌美无比。他总是想给她最好的,生怕这世间的一切,都配不上她。

可是阿娇仍然不满意,她气嘟嘟的将凤冠一放。

“阿彻,我不要这些东西。我要你亲手做的。”

“好,你想要什么?”

“玉佩吧,我要贴身带着,就好像你常常在我身边。对了,我要小兔子的形状,阿娇最喜欢兔子了。”

“好。”他应允。

后来,他请来了长安城最好的玉匠,手把手的教他雕刻,足足磨了大半年,才将小兔子玉佩做出来。

拿到的那刻,阿娇欣喜异常。她开开心心的说:

“阿彻。我以后也要为你刻一个木偶。恩,就按我的样子雕刻吧。你要时常带在身上,看到它就像看到我一样哦!”

她果然记得,只是她心心念念,辛辛苦苦雕刻出来的人偶,却被他安排在暗处的宫女做了手脚,变成了拉她走下皇后之位的利器。

一滴眼泪从刘彻眼角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