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的一千零一夜(103)+番外
“闭嘴!”公子负刍大喝一声,“这家里只有我和父王长相肖似,我才是父王真正的血脉!这个王位本来就该是我的!”
“你简直是一派胡言,不知所谓!”熊犹上前一步,正想要和负刍理论,却被一群士兵团团围住。
“我看你是死到临头还嘴硬!今日我便替天行道,替父王肃清王室血脉!”公子负刍抽出长剑,一下刺入太后李环的胸口。
熊犹惊愕地看着李环缓缓倒下,喉中发出嘶哑的长啸,“不!”
太后李环鲜浓的血液霎时溅满了公子负刍狰狞的脸庞,他从尸体上拔出剑,用袖子细细抹去剑上残血,转头看向一脸悲痛的熊犹,“别急,接下来就轮到你了。”
在熊熊火光的映衬下,他整个人宛如妖鬼降世。
当夜楚宫内血流成渠,次日,令尹李园一族也被满门抄斩,公子负刍当即自立为王。
楚王熊负刍的成功谋反绝非侥幸,上位后,他立刻废除了前任楚王熊犹推行的变法之策,这是他获得楚国国内几十位封君支持的先决条件。不同于他胸怀大志的两个兄弟,熊负刍只想安安心心地做一个被架空的傀儡君王【注】。
*
咸阳宫中,赵政拧着眉听完了驿使的禀报。凝思半晌,他附在李宦侍耳边吩咐了几句。
李宦侍听罢,叹着气打躬出了殿门。
就在方才大王下了命令,让所有知情人对楚宫发生的惨剧守口如瓶。
李宦侍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赵政如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模样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大王要向王后隐瞒这件事,明明他们君后之间早已深情不再了,不是么?
更何况,难道对大王来说,迟到的痛苦就不是痛苦了么?
待李宦侍走后,赵政怔怔地发了会儿呆,待回过神来后,他才恍然发现将军蒙恬竟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殿内。
蒙恬这回是来述职的,除此之外,他还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前不久,末将似是在燕赵的边境看到了长安君成蟜。后来末将派人去查探了一番,原来当年长安君侥幸从崖底逃脱,后又改头换面,化名樊於期,如今是做了燕国的将军。”
说完,蒙恬下意识地咽了下口水,忐忑地握紧了双拳。
他违逆父亲蒙武的命令,抛开了明哲保身的念头,只是因为不想再一次欺骗自己儿时的玩伴、如今效力的君主。
“亡命之徒,不足为惧。”赵政沉吟片刻,从鼻中轻嗤出一声。
蒙恬看着赵政冷硬的面容,想从里面找出一丝不忍、半分不舍,却什么也没发现。
他正失落着,忽见赵政冷眼冷笑道:“那燕王喜和太子丹都是愚蠢懦弱之人,成蟜他竟然会选择投靠燕国,真是蠢钝如猪,愚不可及!”
蒙恬不忍地问道:“那大王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当然是修书一封,派人寄往燕国,寄与燕王喜。不出一月,他必会呈上成蟜的人头。”赵政的眼底幽沉如水,杀意顿起,“叛国之将,死不足惜!”
蒙恬呆呆地站在原地,只觉背后浮起一层冷汗,他记忆里那个纯真重情的少年君王,竟是一去不复返、再也无处可寻了。
*
冬天的燕国是一个被雪覆盖的国度,纯净美好,不带一丝杂质。
晌午时,太子丹扬着鞭离开了燕宫,胯.下的健硕黑马在路上不停地打着响鼻。马蹄踩过,在道上留下一串串黑泥白雪的印记,那是这个满目清白的世界里不为人知的、肮脏的一面。
来到樊府前,太子丹下了马,重重地叩开了大门,不带一丝迟疑。
就在方才,他的父王告诉他,秦王悬赏黄金千斤、封邑万户要取樊於期的首级。
为了燕国的安危,他必须亲自砍下樊於期的脑袋献给秦王。
太子丹在仆童的引领下进了室内,他对着手心呵了口气,搓了搓手,吞吞吐吐地对樊於期说明了来意。
听着听着,樊於期在火盆边烘手烘脚的动作停在了半路。片刻后,他缓缓转过身子,对太子丹展颜一笑道:“行啊!”
室内暖意融融,窗外寒风萧萧,终是敌不过人心薄凉冷如冰。
--------------------------------------------------------------------------------
作者有话要说:【注】历史上没有这一段变法,纯属作者君艺术创作~
战国末期楚国的这段历史也堪称狗血,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深入了解一下。
第56章 第五十五夜
太子丹望着樊於期的笑脸, 心头一梗, 忽然说不出话来了。
五年前, 他被父王派去前往秦国作人质,去时他信心满满, 他与赵政的父王子楚曾同在赵国作质,与赵政也有过几面之缘, 想必那秦王定会对他礼遇以待。